学校体育学课件
❖ 根据学生主要器官系统机能的发育特点,在学校体育的教学 和锻炼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1)小学和初中阶段,应采用各种练习,全面发展身体, 尤其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走、跑、跳、投、攀、 爬、悬垂、支撑,平衡、协调等)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坐、 立、走、跑等),并应抓紧学习各种运动技能,以增强他们 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培养形成优美的身体姿态。
❖ (2)少年、儿童肌肉的生长主要表现为长度的增加,横切 面积小,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大肌群发展快而 较早,小肌群相对发展晚。
❖ (3)到性成熟阶段,骨组织内无机盐增多,水分和有机物 减少,骨密质增多,骨骼变得粗硬。肌肉横切面积增加,身 体各部围、宽度指标增加。
❖ 3、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 ❖ 小学和初中学生胸廓小,肺容积、肺活量小,呼吸肌弱、
❖ (4)中学以后男女学生的机能能力差异日趋明显,体育活 动中应注意区别对待.女生还应特别注意月经期的医务监督 和体育卫生。大学生的男女差异和个别差异更为明显,应特 别注意区别对待和培养个性。加强道德意志品质教育。
❖ (三)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特点 ❖ 1、 身体素质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减慢,直到成熟为止。
所以.从出生到成熟的生长发育曲线,以青春发育突增期开始为 分界,大体上分两个波阶(见表1—1,表1—2)。
第一波段是出生到10岁。第一波段男子生长的比例小于女子。 第二波段是11—20岁。第二波段男子的生长比例大于女子。
❖ 2、身体形态的生长发育具有性别差异
❖ 学生的身体形态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性别不 同而有所差异。10岁前男女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的差 异性不很明显,但出现高速增长的年龄,以及年增 长值和年增长率不同。一段女子为10--12岁,男子 为12一14岁,即女比男早2岁.而结束也早2岁。所 以女生10岁左右一般都高于男生,面由于男子多数 指标在第二阶段都比女子高,波幅也比女子宽,以 后形成男生体格比女生高大。
❖ 2、曲折发展阶段(1958一1965)
❖ 3、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 4、改革开发、新的发展时期(1977今)
❖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 l、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 *、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 *、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特征
❖ *、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
❖ 一, 学生的生理发展特征与学校体育 ❖ 学生生理的主要特征,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形态发
育、身体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发展等三个方面。
(一) 身体形态发展的特征与体育 身体形态是指人的体格,体型和身体姿势。人体的发育,从受 精卵到长大为成年人,是一个长达20多年的连续发展过程,有其 自身的规律,有性别、种族、地区、时代和个体的差异。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我国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发展具有以下几
❖ 2、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 *、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学校体育向具有中国特色的方向发展
❖ *,学校体育向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方向发展
❖ *、学校体育的竞技性进一步加强
❖ *、学校体育逐步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 *、学校体育管理逐渐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 思考题:l、学习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形式与发展,你是否对 学校体育产生新的认识?
呼吸表浅、呼吸频率快,呼吸调节能力差,运动时负氧债的 能力也较差。高中和大学生呼吸肌增强,呼吸频率减慢,呼 吸深度加大,肺容积、肺活量也增大。因此,呼吸系统功能 随年龄增长而日趋旺盛。
❖
❖ 4、心血管系统的发育特点 ❖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发育最晚完成的系统。学生心血管系统
的发育特点是:中、小学生的心脏发育心肌纤维细,心收缩 力较弱,因而心率快。心脏每搏输出量小。此阶段运动时主 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大心输出量。但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口径 相对大,血液外周阻力小,收缩压低。心脏每搏输出量的相 对值(每千克体重心输出量)和大学生差不多。植物性神经 系统对心脏调节功能还不完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明小学生的心脏可以承担 适量的负荷,但负荷强度不宜大,且节奏要合理,才能有利 于健康。
❖ (2)由小学生和初中学生大脑皮层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不 平衡,应使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的内容多样化。组织教法多变 化,防止长时间重复单一内容的身体练习。练习的密度、负 荷量可适当大些,但强度不宜太大。高中和大学生的负荷强 度和量可大些,以增强心肺功能,为一生健康打下基础。
❖ (3)中、小学生不宜进行大负荷的力量练习,特别是静 力性力量和力量耐力练习,应多采用伸展练习。大学生除发 展大肌群力量外,还应注童发展小肌群的力量。
❖ 2、骨骼肌肉系统的发育特点
❖ 骨骼肌肉系统又称运动系统。骨骼的发育一般在20一25岁 左右完成,肌肉要到30岁左右才能发育完成,它们的发育有 以下特点:
❖ <1)中、小学生的骨骼发育表现为长骨生长快,软骨组织、 骨组织内水分和有机物多,无机盐少、骨松质多,骨密质少。 骨的韧性大,不易骨折,关节囊、韧带延展性好,活动范围 大,但坚固性差,易变形。骨化过程旺盛,适当运动有利于 骨的生长,过量负重,则易影响骨化过程和引起运动损伤。
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性别差异。中国学生体质 与健康研究组,1987年通过对学生进行650米跑, 立定跳远,斜身引体、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立位 体前屈、50米X 8往返跑,800米跑和1000米跑的 测试与研究表明,男女学生身体素质的发育速度不 同,表现出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根据学生身体 素质增长速度的特点和增长速度的基本趋势,可将 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 、 稳定 增长期。男生各项素质指标的高峰,除速度 (50米跑)7—8岁出现外,其它指标均在12--16岁期 间出现;女生各项素质指标,除城市女生的柔韧性 外,其它素质高峰期出现在7—9岁。柔韧和耐力素 质到18—19岁又出现高峰。一般说,到19岁后,无 论男生,还是女生的各项身体素质都进入下降期。
❖
2、你是怎样认识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特征和发展趋
势的?
❖ 学校体育学课程的要求:
❖ 1、上课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穿拖鞋。班长上课前认 真统计人数(迟到、早退、课中擅自离开教室扣5分,旷课 一次扣10分,旷课三次扣一个教分)
❖ 2、上课认真记笔记(检查、批改)
❖ 3、认真完成每次的作业(平时分)
❖ 2、在身体素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存在一个连续的增长速 度较的快时期,而且还有一个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一般 说来,在身体形态突增期1—2年后,即出现身体素质发展的 敏感期。由于男女学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 差异,所以身体素质的敏感期也不相同。
❖ 3、各种身体素质增长的速度有快有慢,出现高峰的时间也 有早有晚,因此各种身体素质发展的顺序也有先有后。在不 受外界教学刀训练因素影响的自然增长情况下: *、男生从小学大学的全过程中,速度、灵敏、速度耐力和 腰腹力量增长领先;其下肢爆发力;增长稍缓慢的是臂肌静 力性力量耐力。 *、女生各项素质发展的程序,随年龄的变化,在不同阶段 表现出不同特点。7一12岁间,同男子一样,速度、灵敏、 速度耐力、腰腹肌力量的增长领先,其次是下肢爆发力,臂 肌力即静力性力量耐力增长缓慢。而13 -一17岁即进入青春 期后,速度、灵敏、速度耐力和下肢爆发力增长领先,其次 是腰腹肌;最慢的仍是臂肌力。
第一章: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
❖ 教学目标:结合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和 学校体育的特征,将学校体育融合汇入当今社会自 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潮流之中,从而不断扩展 了学校体育视野,丰富学校体育的内涵
❖ 教学内容: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简述、我国现 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与发展趋势。
❖ 教学重点: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 教学难点: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 教学步骤:参照下列顺序进行学习
个特征: 1、身体形态的生长发育具有波浪性与阶段性 身体形态的发育、发展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种发展不是直
线上升,而是波浪式的。总的趋势是开始生长很快,以后逐渐减 慢,其中有两次高速增长期(称突增期或高峰期)。第一次增长高 峰:在胎儿到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称第一高峰期)。出生第二年略
低于第一年。以后增长速度减慢,增长速度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次增长高峰:出现在青春发育期,17岁以后,增长速度逐渐
❖ 4、每次的作业也是期未考试的重点复习题
❖ 5、通过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完善个人品质,热爱体育事业, 为人师表,热爱学生,业务过硬,教态庄重,仪表整洁。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对象——学生
❖ 学校体育的对象是身心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 青少年儿童,他们既是学校体育的客体,处于受培 养教育的地位,又是学校体育的主体,学校体育的 一切成效都体现在他们身上。因此,全面地了解学 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采取适宜的体育形式和手段, 对于全面达到学校体育的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人体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顺序,一般在7岁以前遵循“头尾律” 的生长程序,即先头部、上身次之、下肢在后。7岁以后则遵循 “向心律”的生长程序,即从肢体远端到近端的发育顺序:足--小 腿——下肢——手——上肢——躯干。
❖ 根据学生身体形态生长发育的特点,在学校体育过程中应注意加 强学生合理的体育锻炼,以增加骨路和肌肉的营养供应,加造骨过 程,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在第二次生长发育突增期,由于脊椎骨 的生长速度快,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容易出现脊柱异常现象。因此 应特别注意学生坐、立、走、跑的正确姿势,同时应加强胸、腰、 腹部肌肉的锻炼,促使身体形态向健美方向发展。在青春期,于学 生的下肢增长较快,下肢在身高中的比例增大,有利于增加跑、跳、 踢等动作的幅度,应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多开展体操、球类、游戏 和舞蹈等活动,以促进运动器官,特别是四肢和上体肌肉的发展, 使学生体格健壮,体型匀称。
❖ (二) 学生身体机能发育的特征与学校体育 ❖ 1、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 学生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有如下特点: ❖ (1)中、小学生的神经过程,兴奋与抑制不均衡、兴奋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