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电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管理职能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设的电影局负责。
国家对影院行业实行许可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电影片的发行、放映活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全国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的行业行政管理部门。
在影院完成投资建设后,即可向电影主管部门申领《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
经营电影放映业务,须报县级以上地方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该证实行年检制度。
2、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电影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主要涉及行业资质管理、行业业务标准审查和质量管理、产业体制改革等方面。
二、行业上下游情况
行业的上游主要为影片发行和院线公司分销管理。
我国电影产业链主要包括电影制片、电影发行、院线、影院四个环节,主要参与主体包括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公司和影院。
其中,制片商主要负责影
片制作,需要投入巨资拍摄影片,经营风险最高;发行商从电影制片商方面获取影片发行权后,
主要负责影片在全国范围内的发行和营销;
院线公司从发行商处获得电影拷贝后,负责向其所属影院进行发行(按照现有体制,发行商不能直接向影院发行影片)。
影片发行方的主要收入为影片发行代理费,一般为总票房税后金额的4%-6%,由制片方从分完账的收入中支付;院线公司的主要收入是影片发行管理费,一般为总票房税后金额的2%-5%,由旗下各加盟影院从分完账的收入中支付。
行业的下游主要为衍生产品开发,包含电影相关的广告、音像、软件、旅游、娱乐、玩具、服装等行业利润开发。
目前在好莱坞完整的产业链条中,与影院相关的银幕层面价值实际远远不如衍生产品。
我国的电影产业还处在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初步形成了从制片、发行到放映的基本链条,相关衍生行业的开发刚刚走上轨道。
三、产业规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选择在影院观影,人们的影院观影习惯正在稳步形成。
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整体在高速增长,但呈现出结构不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