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互救及创伤急救
单选
1、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中毒者进行急救时,应采用[ ]抢救。
A.仰卧压胸法
B.俯卧压背法
C.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法
D.心前区叩击术
【答案】C
2、出血颜色暗红,出血时缓慢流出,属于[ ]出血。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心内血管
【答案】B
3、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应立即采用( )法进行抢救。
A.人工呼吸B.清洗C.心脏按压【答案】A
4、电击伤伤员的现场救护,需首先立即[ ]。
()
A.脱离电源
B.包扎伤口
C.进行心肺复苏
【答案】A
5、对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时应[ ]。
()
A.超过骨折段上、下关节
B.超过骨折段下关节
C.超过骨折段上关节【答案】A.
6、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和组织肿胀,在早期应选用[ ]。
()
A.局部按摩
B.红外线照射
C.冷敷
【答案】C.
7、现场急救应优先转运[ ]。
()
A.已死亡的病人
B.伤情严重但救治及时可以存活的伤员
C.经救护后伤情已基本稳定的伤员
【答案】B.
8、创伤急救时,对失血伤员应该[ ]。
()
A.先止血后搬运
B.先送医院后处置
C.先搬运后止血
【答案】A.
9、创伤急救时,对骨折伤员应该[ ]。
()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固定后搬运
C.先送医院后处置
【答案】B.
10、井下发生人员重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对受伤者应(),并报告调度室。
A.送出地面
B.立即抢救
C.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
【答案】B
11、当物体扎入人员的身体时,应采用的救助方法是()。
A.拔出扎入的物体
B.拔出扎入的物体实施加压包扎
C.固定扎入的物体后送往医院
【答案】C
12、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出血伤员应该()。
A.先止血后搬运
B.先送医院后处置
C.先搬运后止血
【答案】A
13、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骨折伤员应该( )。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固定后搬运
C.先送医院后处置
【答案】B
14、创伤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窒息或心跳呼吸刚停止不久的伤员人应该( )。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固定后搬运
C.先复苏后搬运
【答案】C
15、对于脊柱受损的伤员,上下担架最好由()人共同操作。
A.1
B.3
C.4
【答案】C
16、井下用担架抬伤员时,应将伤员头部(),这样使后面抬担架的人可以随时观察伤员的变化情况。
A.向前
B.朝后
C.抬高
【答案】B
17、井下发现气体中毒或窒息人员的处理程序是()。
A.先报调度
B.立即救人
C.先自保后立即救人
【答案】C
18、昏迷的主要特征是()。
A 意识丧失
B 随意运动消失
C 以上都是
【答案】C
19、当伤员发生腐蚀性气体中毒时,应采用()人工呼吸法。
A.口对口
B.拉舌头
C.两臂扩张
【答案】B
20、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伤员,应立即采用()进行抢救。
A.人工呼吸
B.胸外按压
C.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两者结合
【答案】C
21.大腿上的止血带的标准部位位于大腿[ ]。
A.中下1/2交界处
B.中下1/3交界处
C. 中下1/4交界处
D.中下1/5交界处
【答案】B
多选题
1、现场急救人员停止心肺复苏的条件[ ]。
(ACD)
A.威胁人员安全的现场危险迫在眼前
B.伤病者出现微弱喘息
C.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
D.由医师接手并开始急救
2、关于搬运的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BCD)
A.必须在原地检查伤情
B.呼吸心跳骤停者,应先行心肺复苏,复苏后再搬运
C.一般伤员可用担架、木板等搬运
D.搬运过程中严密观察伤员的面色,呼吸及脉搏等,必要时及时抢救
3、抢救被埋、被堵人员时,首先用(BD)等方法判断遇险人员位置。
A. 掘小巷
B. 呼喊、敲击
C. 临时支护
D. 生命探测仪器
4、用担架搬运伤员,向担架上抬放伤情重伤员时,3人站在伤员一侧或两侧,每人抱抬(ACD)部位,动作一致,平稳托放担架上。
A. 一人抱伤员背部和颈部
B. 一人托住头部
C. 一人托住腰和后背
D.一人抱臂部和大腿
5、火场烧伤处理如何消除皮肤受热?(ABCD)
A.用清水或自来水充分冷却烧伤部位
B.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等包裹伤面
C.伤员口渴时可饮少量淡盐水:紧急处理后可使用抗生药物,预防感染
D.伤员发生休克时,可用针刺或使用止痛药止痛;对呼吸道烧伤者,注意疏通呼吸道,防止异物堵塞
6、电烧伤如何急救?(ABCD)
A.触电后,电流出入处发生烧伤,局部肌肉痉挛,且多为Ⅲ度烧伤
B.迅速关闭电源,使烧伤者脱离电源
C.伤员转移至通风处,松开衣服。
当伤者呼吸停止时,施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跳动时,实施胸外按压;并可注射可拉明等呼吸兴奋剂,促使自动恢复呼吸
D.同时进行全身及胸部降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伤口用消毒纱布包裹,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药等包扎处理。
7、井下急救应遵循哪些原则(ABC )
A.对于出血伤员必须先止血后搬运
B.对于骨折伤员必须先固定后搬运
C.对于窒息或心跳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
8、矿井中发生火灾、爆炸、水灾、冒顶等事故后,伤员可能出现的受伤情况包括( ABCD )
A.中毒、窒息
B.烧伤
C.大出血
D.骨折
9、井下出血较多的伤员一般表现为( ABCD )
A.脸色苍白
B.出冷汗
C.手脚发凉
D.呼吸急促
10、如何判断伤员的神志情况。
( BCD )
A.体重
B.呼吸
C.心跳
D.瞳孔
11、现场止血的方法有[ ]。
(A B CD)
A.直接压迫止血法
B.动脉止血点按压法
C.加压包扎法 D .止血带止血法
12、关于对烧伤人员的急救正确的是[ ]。
(AB C D)
A.迅速扑灭伤员身上的火,尽快脱离火源,缩短烧伤时间
B.立即检查伤员伤情,检查呼吸、心跳
C.防止休克,窒息,疮面污染
D.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
13、使用止血带应注意[ ]。
(B CD)
A.扎止血带时间越长越好
B.必须作出显著标志,注明使用时间
C.止血带下放衬垫,避免勒伤皮肤
D.缚扎部位原则是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
14、现场创伤急救技术包括:(A BCD)
A.骨折固定
B.伤员转运
C.止血
D.创伤包扎
判断题
1、发现有人触电,应赶紧拉他脱离电源。
(×)
2、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大约要吹10次。
(×)
3、发现骨折以后,必须迅速给以固定,以防止神经、血管和周围组织进一步损伤。
(√)
4、骨折伤员固定伤处力求稳妥牢固,要固定骨折的两端和上下两个关节。
(√)
5、遇有触电致伤者急救时首先要用绝缘体切断电源,也可用手直接拉开触电者。
(×)
6、伤员四肢骨折有骨外露时,要及时还纳并固定。
(×)
7、在没有绷带急救伤员的情况下,可用毛巾、手帕、床单、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绷带包扎。
(√)
8、现场急救技术包括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止血,包扎,骨折临时固定,伤员搬运。
(√)
9、怀疑胸部受伤伤员应立即背送医院抢救。
(×)
10、单侧下肢骨折时,如无固定物,可将双下肢绑在一起进行固定。
(√)
11、井下长期被困人员解救后,禁止用矿灯照射其眼睛,抢救搬运过程中,应蒙住伤员眼睛,以防伤员失明。
(√)
12、救出冒顶压埋伤员后,应尽快清除伤员口鼻中的污物,使其呼吸通畅。
(√)
13、用止血带止血时,应将止血带紧紧扎在伤口上。
(×)
14、骨折后将骨折肢体在原位固定,是错误的现场急救的方法。
(×)
15、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简单止血方法是:一般用纱布、绷带包扎好伤口,就可以止血。
(√)
16、有人员出现窒息和中毒情况时,应当立即在现场采取救护措施。
(×)
17、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呼吸16—18次,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
(√)
18、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上述措施要持续到伤员恢复自主呼吸或伤员真正死亡时才能停止。
(√)
19、井下伤员止血时,如果没有止血带可以使用铅丝来代替。
(×)
20、井下伤员的肢体受到挤压后,不得按摩、热敷或绑电缆皮,以免加重伤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