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情境,创新课堂
摘要:政治课要不断常教常新,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会使课堂充满生机,而情境的设置,又给课堂增添了一些活力。
带着生机与活力的政治课,给予了教师与学生珍贵的生命体验。
同时,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会转化成教师的共识与积极地实践,这种能够升华学生情感
的教学方式,将成为师生珍贵的创新体验。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设情境创新课堂
政治课要不断常教常新,新的思想、新的观点会使课堂充满生机,而情境的设置,又给课堂增添了一些活力。
带着生机与活力的政治课,给予了教师与学生珍贵的生命体验。
在这里,师生在情境中一起探究、思考、感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求知乐趣,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究竟该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呢?
一、富有趣味的情境
兴趣是增强课堂感染力的润滑剂,它会激发学生求知热情。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情境也是多姿多彩的,其中不乏轻松、活泼、有趣的情境。
教师可以选择那些有趣的生活情境来活跃课堂气氛,增添学生求知的乐趣,让现实生活以活泼有趣的形式在课堂
教学中展现。
例如,教师在教《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一课时,先请班里两名学生作为村长的候选人准备竞选演讲,剩下
的学生则是全体村民,上课时,由课代表主持此次“村长竞选”活动,
两位准备充分的候选人开始演讲,他们言辞表情仿若朴实的农村人,言语中透露出了对该村美好前景的设想,实事求是的从村里的实际情况出发,叙述了要领导村民走上小康之路,使村里的经济跨上一
个新的台阶。
“村民们”都认真的听着,时而笑声连连。
两位村长候选人演讲结束后,由主持人宣布村民开始投票,只见同学们认真地
做着选择,投出了自己理性的一票。
最后,由教师引导并提问,此次村长竞选活动体现了哪些选举方式?学生们带着对活动的兴趣,立
刻就回答出来了直接选举和差额选举。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背景下,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学生在建构意义时要通过原有的认知结构,从环境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生成新的意义建构。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否主动获取信息,能否获取有效信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有无兴趣和兴趣高低。
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激发求知的欲望,唤起探究的热望,才能使学习成为一段愉悦的经历,成为一种快乐的体验。
新课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从有趣的情境创设开始,以快乐的探究经历和欢乐的心情体验,使
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而不是枯燥的被动接受。
二、突出效果的情境
兴趣是拓展思维的动力,而要使之变得持久,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情境中进入认知的矛盾,激发思维
的冲突,感受到智慧的挑战,这样,才会有持续的探究乐趣,保持长
久的兴趣所在。
这就是突出效果的情境。
例如,教师在教《经济生活》中的“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有对夫妇筹资开了个小饭馆,夫妻俩既当老板
又当服务员。
他们把农民卖不出去的小南瓜加工成美味食品,远近闻名。
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们又开起了连锁店,取名为“小南瓜”,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
教师设计的探究题是:1、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这对夫妻的创业经历对你的家
庭和你将来的就业、创业有何启示?2、这对夫妻的做法是怎样体现正确的择业、就业观的?3、分组开展“学生就业、创业设计”讨论,并进行交流评比。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们集思广益,出谋划策,结合自身体验,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
布莱希特有一句名言:“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思考”。
上述案例中的情境材料本来就源自教材,但由于教师设计了有一定思维质量的、能调动学生主体意识的问题探究情境,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思考激情,就会使课堂绽放出别样的精彩。
三、巧设爱的情境
人的情感总要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景下产生,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触及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教师创设的情境应当是有情之境、有爱之境,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要通过以情激情、以爱育爱,来实现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设置爱的情境就是让情境充满爱心,饱含情感,富有感情。
例如,教师在教《文化生活》中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为了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越传越旺,使学生认识到“不是只有英雄人物才是民族的脊梁,平凡的中华儿女也可以成为民族的脊梁”。
我列举了我们祖国的同胞在遇到危难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四川汶川地
震中,我们的抢险军人奋勇救灾,人民群众捐资捐物,这些感人场面成了我们抗震救灾精神的真实写照。
为了进一步升华学生情感,我播放了温总理亲临救灾现场的视频,当总理说:“再大的灾难也打不倒英勇的中国人民”这句话时,同学们已热泪盈眶。
这难道不是值得弘扬的中华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一个人包括青年学生,在自己的
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都可以践行崇高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这个情境从选材的立足点,到情境推进的着力点,再到情感升华的着眼点,都围绕情感展开,以爱心为前提,以情感为主线,升华了
情感。
有人说:“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教学中,教师自己要有丰富真挚的情感,有真切诚挚的爱心,要把教学内容提升到德育的高度,培养学生积
极的道德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任何情境如果没有教师的感情投入,没有爱在其中,就会失去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只有教师有了爱心,有了感情,情境才能真正“鲜活”起来。
通过政治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熟悉的、新鲜的、真实的生活化情境,会转化成教师的共识与积极地实践,这种能够升华学生情感
的教学方式,将成为师生珍贵的创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