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形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
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它相当于企业的一个“截面”,通过对“截面”信息的解读,可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态是否正常。
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数,即在某一时刻所出现出的数字,但是换一个时点,数字可能会产生变化。
所以,为了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资产负债表,不能只看一个时期的报表,必须连续看几个月乃至几年的表,这样才能有一个更准确的判定。
一、从资产负债表看公司风险偏好公司资产负债结构风险评估测评表风险偏好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愿意承当的风险大小,企业风险偏好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领导人的管理风格有关。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企业,其风险高低的指标参照值是不同的,比如50%的资产负债率在普通工业企业就已经偏高,而在房地产企业就不算高,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
在评判企业风险偏好高或者低时,其评判标准应结合本企业自身的行业、规模大小、企业性质以及公司的战略方向,设计出合适自身的评判指标及数值。
二、从资产负债表看公司战略转型公司的战略转型对公司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仅主营业务会产生重大变化,公司的经营管理方式、组织架构、业务范畴乃至企业文化都可能产生很大的改变,公司战略转型后的每一个变化都能在资产负债表上有所体现。
例,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变化: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占总资产的比重大幅提高,公司有可能由轻资产领域进入重资产领域,公司可能由服务行业进入制造业。
应收账款变化:应收账款金额及占活动资产比重大幅增加,公司可能进入竞争更猛烈的红海领域,信誉赊销力度加大,也可能公司以前的业务模式以现销为主,新参与的行业以赊销为主。
也要结合周转天数来看,如果周转天数很短,那么转型多是成功的。
例,存货变化∶存货金额及占活动资产比重大增,公司可能由无存货的服务业进入生产制造业,也有多是制造业之前的转型,但转型不成功导致产品积存严重。
也多是转型之后规模扩大,生产的产品量大幅增加所致。
对存货的判定也要推敲到存货周转天数,周转天数越短,表明公司经营状态越良好。
第一,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找到公司转型是否成功、转型进展是否顺利的验证,比如说应收账款增加虽然很多,但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很快,表明公司的销售回款情形良好,公司的转型正向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二,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可以把控转型风险,比如在转型连续投入的进程中,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失衡,负债率是否过高,有息债务的负担是否过大,公司的长期资产是否比重过高,公司的资产质量是否因转型而恶化,等等,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监控,可以了解公司转型风险变化程度,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重要信息。
三、从资产负债表看公司决策成败1、从资产负债表看应收账款控制成效应收账款的管理第一要有应收账款管理的理念,即销售出去的货物,如果货款没有收回来,那任务就未完成,事迹为零。
应收账款的管理思路,必须有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的体系。
事前销售时对新客户要考察、分析、了解、掌控他的信誉背景,老客户、新客户要区分对待,赊销额度要有相应的标准。
事中要时刻关注客户的动向,逾期应收账款要引发重视,抓紧催收,要有专人负责。
事后要有清欠的制度和措施,对于长期形成的逾期应收款要分情形对待,保理或诉讼。
采取一切相应的措施尽最大可能追回欠款。
(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运算公式:平均应收账款×360天÷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该指标是最有效的指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表明回款的速度越快。
(2)应收账款增长率运算公式:(本期期末数-上期期末数)÷上期期末数×100%辅助指标,应收账款增长得快不一定说明应收账款管理得不好,需要结合营业收入增长情形来分析。
如果营业收入增长快,应收账款增长相对公道,如果营业收入增长慢乃至负增长,而应收账款增长很快,那可能说明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
(3)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运算公式:应收账款÷总资产×100%应收账款仅看金额不能肯定多或少,通过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的相对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判定应收账款是不是过量。
比重没有统一标准,与企业的行业、性质等相干。
例,对一些赊销较少的公司来说,可能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10%就已经很多,但对一些以赊销为主的商业贸易公司,指标可能20%都不算很多。
2、从资产负债表看存货管理成效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活动资产,它的存在占用了大量的活动资金。
一样情形下,存货占工业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商业贸易企业则会更高,因此存货的管理利用情形,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
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十分重视存货的管理。
(1)存货周转天数运算公式:平均存货×360天÷营业本钱平均存货=(期末存货+期初存货)÷2(2)存货增长率运算公式:(本期期末数-上期期末数)÷上期期末数×100%(3)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运算公式:存货÷总资产×100%存货并非越少越好,如果存货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产量需求,或者是不能满足销售需求,存货的降落反而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所以存货管理也不能走极端,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决策。
3、从资产负债表看预算决策成败财务预算时需要编制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期结束,企业一样要把实际产生额与预算报表对照进行分析,从而可以看出公司的预算决策实行成效。
对预算决策成败的分析需要结合公司的预算目标来进行。
比如公司在编制预算时的目标主要是着落应收账款、存货的占比及增长率,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公司的活动负债,着落资产负债率,那在预算分析时就需要重点分析这些目标的完成情形。
四、关注资产未必是资产,负债未必是负债1、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销售出的货物或服务暂时没有收回货款,反应的是企业对客户的债权。
有些应收账款可能永久不能收回,但是会计并没有做冲销,这一部分应收账款实质上已经成为坏账,已经是企业的缺失了,但它仍旧在“活动资产”中列示。
2、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属于活动资产,是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产生的各种应收、暂付款项,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等。
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是形成其他应收款特别现象的重要原因。
资金拆借不触及商业贸易往来,不签订购销合同,相互之间不需要开具发票,出借人和借款人只是资金往来,多数情形下是关联公司的资金往来。
关联公司的资金拆借挂在其他应收款上的余额,很多时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资产。
假设一个母公司转给子公司一笔往来款,母公司将此笔款计入其他应收款,但是子公司收到之后去投资股市、基金或者期货,可能经营亏掉,终究子公司没法偿还这笔钱,这笔钱就可能变成了一笔坏账,母公司只能将此笔应收账款长期挂在账面上。
虽然没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可以冲减坏账准备,但是,现实工作中,资金往来由于有很多笔,子公司会偿还一部分,但会连续借更多,其他应收款挂账金额会越来越大,很多企业就不会再做冲销坏账准备处理,且冲销坏账准备需要提供证据,以证明这些往来款确切没法收回,因此大多数企业不会做冲销其他应收款的处理。
3、预支账款预支账款是指企业依照购货合同的规定,预先以货币资金或货币等价物支付供应单位的款项。
预支账款有时候也会成为关联公司之间转移资金的工具。
例如甲、乙两家公司,二者存在关联关系,也存在一些业务合作关系,比如甲公司的一些业务会托付给乙公司做,甲、乙公司确切存在真实的购销关系。
由于是关联关系,因此甲公司会常常预支乙公司一些货款,而乙公司给甲公司开发票并不及时,有时一年才开一次发票,甲公司可能会在一年中连续不断地给乙公司提供预支款,这样逐渐会积存金额很高的预支款在甲公司账面,导致甲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支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高。
预支给乙公司的钱可能早已花光,预支账款的钱应当进入营业本钱或期间费用,但由于乙公司并未及时给甲公司开发票冲预支款项,导致这些预支款仍旧以“活动资产”的情势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4、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获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
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有时并不代表是真正的投资,有时它仅是企业用来转移资金的手段。
例如在某些情形下,一个公司需要向另一个公司(多数情形是属于关联公司)转移资金,如果通过其他应收款会太明显,隐藏性差,通过预支账款但是二者没有实质性商业关系,难以通过签订购销合作合同来运作,此时就会推敲通太长期投资,其目的并不是真正投资获取收益,只是为了把资金转移到被投资单位,这样长期股权投资实质就是往来挂账,只是资金拆借的一种情势,这些钱即便被花掉了,也永久都不可能收到投资收益。
这种情形下的长期股权投资并不具有资产的特点。
5、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核算超过一年以上摊销的支出,而一年以下的需要摊销的支出,原则上直接计入本钱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在资产负债表的“非活动资产”中列示。
长期待摊费用本质上并不是资产,它就是本钱或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支出已经产生,已经没有交易价值和变现价值,所以在大多数时候分析公司资产质量时,如果长期待摊费用占比较大,那有必要对资产的质量表示怀疑。
如果有些固定资产改进支出,金额较大,且改进之后会导致固定资产的价值明显增加,这样的长期待摊费用还是具有一定的资产价值,注意要区分对待。
6、应对账款、其他应对款应对账款是用以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
其他应对款与其他应收款相对应,反应的是企业在商品交易业务以外产生的应对和暂收款项,核算范畴包括应对租入固定资产或包装物的租金,存入保证金,应对、暂收所属单位、个人的款项,应对职工兼顾退休金等。
有些应对账款需要作为例外情形看待。
例如,关联公司之间的应对账款。
由于关联公司交易可能会存在违抗公平交易的原则,相互之间为了调解利润等问题,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信息表露都做了详细规定。
即便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完全遵从公平交易,依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这样形成应对账款,在做财务分析时仍应铛铛作例外对待。
其原因是关联公司之间交易形成的应对账款与其他负债相比,刚性付款很低,何时付款、付多少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债务风险大大着落,乃至可以忽视。
对于关联公司之间的资金往来形成的其他应对款,并不完全具有负债的所有功能,其到期还款方式存在很大的灵活性,即便到期了,如果公司账面没有资金也不必偿还。
所以,在做债务分析时也应当把这部分其他应对款从活动负债中减除,同时增加股东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
在进行债务风险分析、偿债能力分析时,应当对关联公司之间形成的、不具有刚性付款条件的债务适当剔除,同时增加股东权益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这样运算出来的资产负债率、活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就会更符合企业的真实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