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及其主要性质

高中数学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及其主要性质

高中数学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及其主要性质
一、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正弦函数图象的作法:
(1)描点法:关键是选定一个周期,把这个周期分成四等份,根据三个分点及两个端点所对应的函数值确定出的点,确定函数图象的大致形状;
(2)几何法:一般是用三角函数线来作出图象。

注意:①的图象叫正弦曲线;②作图象时自变量要用弧度制;③在对精确度要求不太高时,作的图象一般使用“五点法”。

2、正弦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为,值域为;
(2)周期性:正弦函数具有周期性,这可由诱导公式来推导,其最小正周期是。

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3)奇偶性:奇函数;
(4)单调性:在每一个闭区间,上为增函数,在每一个闭区间,上为减函数。

3、周期函数
函数周期性的定义:对于函数y=,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使得当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那么函数y=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如果在周期函数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的正数就叫做函数y=的最小正周期。

4、关于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函数图象在其对称轴处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且相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间的距离为其函数的半个周期;
(2)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是其对称中心,相邻的两个对称中心间的距离也是函数的半个周期;
(3)函数取最值的点与其相邻的与x轴的交点间的距离为函数的个周期。

5、正弦型图象的变换方法
(1)先平移后伸缩
的图象
的图象
的图象
的图象
的图象。

(2)先伸缩后平移
的图象
的图象
的图象
的图象
的图象。

二、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由函数可知,用平移变换法可以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也可以使用“五点法”得到,同时还要学会用这两种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

(2)余弦函数的性质可类比正弦函数的性质得到。

2、正切函数与正、余弦函数的比较
(1)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不是全体实数,这与正、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有着较大的差别;
(2)正、余弦函数是有界函数,而正切函数是无界函数;
(3)正、余弦函数是连续函数,反映在图象上是连续无间断的点;而正切函数在定义域上不连续,它有无数条渐近线(垂直于x轴的直
线),其图象被这些渐近线分割开来;
(4)正、余弦函数的图象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分别为
),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分别为
);而正切函数的图象只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为;
(5)正、余弦函数既有单调递增区间,又有单调递减区间;而正
切函数只有单调递增区间,即正切函数,在每一个区间上都是单调递增函数。

三、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已知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角,所得的角不一定只有一个,角的个数要根据角的取值范围来确定。

例1:已知sin(q+p)>0,cos(q-p)>0,则下列不等关系中必定成立的是______。

A. tan<>
B. tan>cot
C. sin<>
D. sin>cos
分析:由正弦、余弦函数图象可以确定出的取值范围,进而可
求。

求出的范围后,也可以根据正弦、余弦、正切、余切函数图象的特点比较大小。

解答:由已知得 -sin q>0且 -cos q>0,即sin q<>和cos q<>同时成立,
则2k p+p q<>k p+,kÎZ,于是k p+k p+,kÎZ,此时必有tan<>,
-1<><>,即tan<>,所以答案为A。

例2:求下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1);
(2);
(3)。

分析:利用函数周期性的定义和最小正周期的概念来解题。

,的最小正周期是;的最小正周期是。

解答:(1)
,最小正周期。

(2)
,最小正周期。

(3)
,最小正周期。

例3:求函数
的值域。

分析:解此题的关键是统一函数的名,然后利用换元法将其视为
二次函数求解。

在做题时,有时会出现形如y=a sin2x+b cos x+c型的函数,其实质同本例的情况一样,特点是式中同时含有sin x与cos x,且其中一个是二次,另一个是一次,处理方法是先应用sin2x+cos2x=1对原式进行变形,使函数式只含有一种三角函数,再应用换元法,将其转化成二次函数来求解。

即设,先化为二次函数,再求其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解答:原式化为。

令,则
,由二次函数图象可知,当时,;当时,。

故所求函数的值域为。

例4:试判断下列各函数的奇偶性。

(1)(2)
分析:函数具有奇偶性,则其定义域在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所以判定函数的奇偶性时,应首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在解答这道题时,也可以先化简再判断奇偶性,但在化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等价性,否则就可能会出错。

解答:⑴定义域为,k∈Z,
且有

所以函数为偶函数。

⑵定义域为R,且有
,所以函数是奇函数。

例5:已知函数=A sin(w x+j)+k (其中A>0,w>0,0j<>p)一个周期的图象上有最高点(,3)和最低点(,-5),则=。

分析:根据已知所给的点的信息可列出两个方程,再由正弦型函数的图象特点,结合图象变换的规律可求解出各个变量的值。

题目中给出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确定了振幅A与竖直方向的平移量k,这是本题的突破口。

求的一般方法是找到一个已知点,然后将其坐标代入即可。

但当已知点不是最高点或最低点时,要特别注意应由该点所在区间的单调性来确定的取值。

解答:由已知可得k=-1,A=4,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有=,则T=p,
=p,w=2,并有2´+j=,解得j =,所以
=4sin(2x+)-1。

例6:如何变换的图象可得到函数的图象?
分析:应先通过诱导公式将其转化为同名三角函数。

无论哪种变
换都是针对字母而言的。

例如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而不是,把
的图象的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得到的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而不是。

解答:

在中以代替,有。

根据题意,有,得。

所以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函数
的图象。

例7:(1)直线(a为常数)与正切曲线
相交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是。

(2)设函数,若对任意,都有
成立,则的最小值是。

(3)为了使函数在区间上至少出现50次最大值,则的最小值是。

分析:对于一些没有直接指出三角函数最小正周期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通过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准确找出隐含的最小正周期的个数,将问题化归为我们熟悉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及正切函数的最小正周期问题加以解决。

因此,正确理解题意,进行等价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公式是,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公式。

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对正确理解题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解答:(1)由正切曲线的图象可知,直线(a为常数)与正切曲线
相交的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恰好就是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

(2)由正弦曲线的图象可知,、分别是函数的最小值、最大值,的最小值就是相邻两点间
最小值、最大值横坐标之间的距离,等于函数的个周期,故
的最小值。

(3)∵函数在区间上至少出现50次最大值,∴在区间上至少含有个周期。

∴,得,故的最小值是。

例8:求函数
的值域并指出它的单调递增区间。

分析:根据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可知只需对自变量区间[0,2p]上的函数性质加以研究即可,再由反三角函数的性质可知应按自变量Î[0,],[,p],[p,],[,2p]四种不同的情形来求解。

本题综合考查了三角函数与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但两个式子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却不同。

解答:
,所以,是以2p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若,则,
若,则,

若,则,,

若,则,。

函数
的图象如图所示,所以函数的值域是,它在上严格单调递增,在
上严格单调递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