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种植管理的步骤与方法
灵芝是多孔菌科腐生真菌,别名红芝、赤芝。
灵芝的子实体分菌盖、菌柄、子实层3部分,成熟后的子实体木栓化,皮壳组织革质化,有红褐色光泽。
菌盖肾形或半圆形,上有环状轮纹及辐射状皱纹。
子实层连着苗盖,为相互平行的菡管,呈白色或淡褐色。
菌柄侧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灵芝种植管理的步骤与方法。
初期的培养室最好设有培养架,分3-4层横向排列。
培养室选择通风、光照条件较好的地方。
培养室事前冲洗干净,并用福尔马林(甲醛)蒸气消毒24小时。
在温度、湿度都适宜的条件下,菌丝2-4x即可萌发生长,一星期左右向周围及料内扩展,10天后菌丝便布满料面,并向料内深入。
当菌丝已全部长满料并普遍长入料内2-3厘米时,即可松盖,要增加袋内的通气条件,促进菌丝加速生长。
一个月左右于实体原基即开始形成并逐步发育成菌蕾。
菌蕾形成后,将袋放倒,成卧式横排培养,每排可重叠10-12袋,提高培养室的利用率,也便于管理,更适合于灵芝生长发育。
此时培养室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千方百计创造适合灵芝生长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等良好的环境条件。
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90%-95%。
每天向空中喷雾4-5次,经常保持地面湿润。
喷水切不可直接喷到子实体上和袋内,以免诱发杂菌,导致菌体霉烂。
在正常温度下,每天早晚开窗通风1-2小时。
若温度低于20℃,通风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