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现五原则-品保部
三现五原则对策法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alan-zhu@
1
何 谓 三 现 五 原 则
三现 现物 现场 现状 事实把握 1. *机种、零件名称/号码 机种、零件名称 号码 机种 *发生场所 环境 使用条件 发生场所/环境 发生场所 环境/使用条件 *发生现象 问题 发生现象/问题 发生现象 *发生日期 发生日期 *引擎号码 引擎号码 *发生件数 严重性 发生件数/严重性 发生件数 *行驶里程 耐久性 行驶里程/耐久性 行驶里程 *制造日期 批量性 制造日期/批量性 制造日期 *出车日期 库存性 出车日期/库存性 出车日期 *不良现物品质确认 不良现物品质确认 *量产中品质水准确认 量产中品质水准确认 *开发阶段品质水准比对 开发阶段品质水准比对 *设计变更履历 设计变更履历 *其它异常履历 其它异常履历 *标准确认 图面、作业、QC工程检验 标准确认(图面 工程检验…) 标准确认 图面、作业、 工程检验 查明要因 2. 真因追查 4M分析 5W分析法 特性要因图 再现试验 NG再现 再现 OK再现 再现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alan-zhu@ 4
一、解析对策应有科学的数据依据
疑问点: 疑问点:常发生的直觉判断 1.焊接强度不足 对策:焊道加长2mm 正确吗? 焊接强度不足→ 2mm, 1.焊接强度不足→对策:焊道加长2mm,正确吗? 2.模温不足变形 对策:模温提高10℃ 没问题吗? 模温不足变形→ 10℃, 2.模温不足变形→对策:模温提高10℃,没问题吗? 思考:加长2mm、提高10℃如何得到的? 2mm、 10℃如何得到的 思考:加长2mm 提高10℃如何得到的? 直觉+经验≠ 直觉+经验≠事实 100个直觉或经验不如 100个直觉或经验不如1个数据 个直觉或经验不如1 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1.科学的根据 1.科学的根据=实验数据 科学的根据= 2.有实验的数据才能决定新的标准 2.有实验的数据才能决定新的标准 3.要去试验出焊道加长2mm及模温提高10℃是最好的条 3.要去试验出焊道加长2mm及模温提高10℃是最好的条 要去试验出焊道加长2mm及模温提高10℃ 件作业。 件作业。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alan-zhu@
10
七:解析对策应再现验证证明
疑问点:你如何知道解析不良原因是正确的吗? 疑问点:你如何知道解析不良原因是正确的吗? 思 考:科学的实验是最好的证明→再现试验。 科学的实验是最好的证明→再现试验。
分析方法:正向再现与反向再现。 分析方法:正向再现与反向再现。 1.正向:将不良要因排除(不良条件修正)后会制造出良品。 1.正向:将不良要因排除(不良条件修正)后会制造出良品。 正向 2.反向:以不良条件生产会制造出不良品。 2.反向:以不良条件生产会制造出不良品。 反向 若上述二项再现试验结果结果与假设违背,则肯定所解 若上述二项再现试验结果结果与假设违背, 析出的不良原因必定有偏差。 析出的不良原因必定有偏差。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alan-zhu@ 6
三:解析对策不能增加不必要成本 疑问点:利润很高吗?增加成本没关系吗? 疑问点:利润很高吗?增加成本没关系吗? 说明: 说明: 1.利润 售价-成本。成本增加,自然利润降低。 1.利润=售价-成本。成本增加,自然利润降低。 利润= 2.解析对策成本面结果有三种 解析对策成本面结果有三种: 2.解析对策成本面结果有三种: a.成本增加: a.成本增加:需有增加的合理理由 成本增加 b.成本不变动 成本不变动: b.成本不变动: c.成本下降: c.成本下降:理想状态 成本下降 3.成本增加部份由供应商吸收 成本增加部份由供应商吸收, 3.成本增加部份由供应商吸收,虽然不影响现有利 润,但总体成本仍是增加,也不是好的对策。 但总体成本仍是增加,也不是好的对策。
标准类反映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源流回馈
5.
编制:朱兰锋
3
(标准化)
S.O.P修订 修订
三现五原则对策注意事项 : 1.解析对策不能无科学数据根据 1.解析对策不能无科学数据根据 2.解析对策不能以偏盖全 2.解析对策不能以偏盖全 3.解析对策不能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3.解析对策不能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4.解析对策不应以变更设计来改善制程变异 4.解析对策不应以变更设计来改善制程变异 5.变化点应分析明确 5.变化点应分析明确 6.解析对策应回馈标准 6.解析对策应回馈标准 7.解析对策应再现确认 7.解析对策应再现确认 8.解析对策应依据三现 现物、现场、现状) 解析对策应依据三现( 8.解析对策应依据三现(现物、现场、现状) 9.解析对策应检讨制程面 解析对策应检讨制程面、 9.解析对策应检讨制程面、流出面 10.解析对策应五层分析内容连贯 10.解析对策应五层分析内容连贯
五原则
◎现状把握目的 1.针对问题,全盘调查事实 1.针对问题, 针对问题 2.掌握变异 机遇/非机遇原因) 掌握变异( 2.掌握变异(机遇/非机遇原因) 3.归纳可疑方向 3.归纳可疑方向
*问题→要因→真因 问题→要因→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查明真因
alan-zhu@
不良原因 流出原因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alan-zhu@ 9
六、解析对策应回馈标准
疑问点:如何保证以后不会再发?这样对策就不会再发吗? 疑问点:如何保证以后不会再发?这样对策就不会再发吗? 欠缺什么? 欠缺什么? 思考:1.作业者不知道 不清楚,则不良问题仍然会再发。 作业者不知道、 思考:1.作业者不知道、不清楚,则不良问题仍然会再发。 * 必须让作业者明白怎样才能作出良品。 必须让作业者明白怎样才能作出良品。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alan-zhu@
11
八、解析对策应依据三现(现物、现场、现状) 解析对策应依据三现(现物、现场、现状)
疑问点:有至现场去看吗?是否实车确认、实物、实地确认? 疑问点:有至现场去看吗?是否实车确认、实物、实地确认? 说明: 说明: 1.未三现,可能会得到错误的讯息,或疏略重点信息。 1.未三现,可能会得到错误的讯息,或疏略重点信息。 未三现 2.选择性事实:三现的目的,在于针对问题,全盘掌握事实, 2.选择性事实:三现的目的,在于针对问题,全盘掌握事实, 选择性事实 而未三现,可能仅知道部份事实。 而未三现,可能仅知道部份事实。 3.有三现,才能相信自己,说服别人。 3.有三现,才能相信自己,说服别人。 有三现
标准回馈 明确 作业者知道 怎样去做 作业者品质 意识提升
2.作业标准四项重点:内容、首顺、时间、结果。 2.作业标准四项重点:内容、首顺、时间、结果。 作业标准四项重点 3.重要的标准类别 作业标准、图面、零件检验标准、 重要的标准类别: 3.重要的标准类别:作业标准、图面、零件检验标准、 控制计划、试验规范、标准样品等。 控制计划、试验规范、标准样品等。 4.保证不会再发:真因→对策→ 4.保证不会再发:真因→对策→回馈标准 保证不会再发
解析对策必须遵守三现主义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alan-zhu@
12
九、解析对策应检讨制程面、流出面 解析对策应检讨制程面、
疑问点: 疑问点: 1.为何会流出 为何会制造出?为何设备检不出? 为何会流出? 1.为何会流出?为何会制造出?为何设备检不出? 2.流出面的解析对策经常被疏忽 流出面的解析对策经常被疏忽。 2.流出面的解析对策经常被疏忽。 思考:顾客所反映的问题必定是制造面、流出面共同发生, 思考:顾客所反映的问题必定是制造面、流出面共同发生, 仅对策制造面或流出面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仅对策制造面或流出面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1.制造面 分析4M的变化点→真因对策。 制造面: 4M的变化点 1.制造面:分析4M的变化点→真因对策。 2.流出面 流出面: 2.流出面: a.分析制造中的流程 作业环境、作业检验工程标准; 分析制造中的流程→ a.分析制造中的流程→作业环境、作业检验工程标准; b.分析检验的流出面 检验标准、限度样品、自动检测、 分析检验的流出面: b.分析检验的流出面:检验标准、限度样品、自动检测、 防呆装置。 防呆装置。
对策内容的 效果确认 4. 效果确认 实际品质水准 效果确认
临时对策的执行成效 永久对策的执行成效 *零件的品质特性 制程能力的改善 零件的品质特性(制程能力的改善 零件的品质特性 制程能力的改善) *完成品的品质水准 完成品的品质水准 *耐久品质水准确认 耐久品质水准确认 *市场品质状况确认 市场品质状况确认 *图面 图面 *零件检验标准 零件检验标准 *作业标准 作业标准 *试验规范 试验规范 alan-zhu@ *限度样品 限度样品
解析对策必须考虑成本
质量培训专用教材 编制:朱兰锋 alan-zhu@ 7
四、解析对策不应以变更设计来改善制程变异
疑问: 疑问: 1.变更设计就不会有问题了吗 变更设计就不会有问题了吗? 1.变更设计就不会有问题了吗? 2.变更设计可能有新问题 甚至比现在的问题更严重。 变更设计可能有新问题, 2.变更设计可能有新问题,甚至比现在的问题更严重。 3.制程中4M问题未改善, 3.制程中4M问题未改善,变更设计就不会发生相同的 制程中4M问题未改善 问题吗? 问题吗? 说明: 说明: 1.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不详 不能更改设计。 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不详, 1.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不详,不能更改设计。 2.原设计时 经过耐久的验证及市场的考验, 原设计时, 2.原设计时,经过耐久的验证及市场的考验,其可靠度 很高。 很高。 3.未依图面制作及未依原设计制作而产生的问题 市怨、 未依图面制作及未依原设计制作而产生的问题( 3.未依图面制作及未依原设计制作而产生的问题(市怨、 厂异… 经常发生。 厂异…)经常发生。 4.依图面设计制作有保障 依图面设计制作有保障。 4.依图面设计制作有保障。
2
何 谓 三 现 五 原 则
~ ~
3. 适当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