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魅力的语文课堂
摘要: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是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魅力的课堂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有魅力的课堂则是需要靠教师的学识、才能、职业激情和对学生的无私关爱与鼓励去创造的。
关键词:魅力语文教学兴趣主体合作
所谓魅力,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是一种扣人心弦的、激励追求的感染力。
而教学艺术的魅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的教学功力而启迪学生的一种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教学吸引力。
有魅力的课堂,是教学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也是理想教学效果得以实现的保证。
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课堂实效性,而且能够体现课堂需要与学生成长需要的和谐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乐教的情趣,还要有会教的本领。
一、学海无涯兴趣为舟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于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有了变化,在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下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地位,使学生们成为自己学习的真正主人。
而学生们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学习兴趣在激励学生们学习中的重要性。
所以在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调动,充分发挥学生们在语文学科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一)营造乐学的环境
每个人做事时都是受一定环境影响的,学习更是如此。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有着一定的情感孕育其中的,而情感教学需要一定的氛围、情境作为依托。
这就是我们现在语文教学提倡的情境教学,因此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学生们创造一种有益于学习语文的情境非常重要。
作为语文教师来说为学生营造乐学的环境就要充分的把握好课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的要求来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幽默、富有感染力,这样才会使学生们喜欢听语文课、爱上语文课;注意教师的亲和力,尽可能的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其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二)教师要做真正护花的园丁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从教育本身来看,它是教师的教育学生
的学的双向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交流之外,更多的还是语言、情感的沟通,所以我们常说教育是爱的教育。
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去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才能够更好地做好学科教育,才会真正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教师的爱不是盲目地、无原则的爱,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有原则、有分寸的,我们对于学生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做有益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事。
所以在对待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有对于学生们的赏识、表扬、肯定、鼓励,来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也要及时的对于他们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及时指出、批评、引导和纠正。
做到宽严有度、严爱适当。
(三)精心设计教学流程
语文课堂要想真正征服学生,首先就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能够使学生们信服,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上好自己的语文课,要科学、合理地来设计语文教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安排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语文课堂,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
二、多彩课堂学生为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真正的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勇敢地抛弃旧有的教师主宰课堂的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要结合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们的实际需求来打造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使学生们能够积极地参与进来,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收获知识也能够不断地提高个人能力和素养。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教育教学实际效益;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关注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真正做到立足学生发展,确立三维目标;立足学情,整合课程资源;力争使我们的每一位学生身心得到协调的发展。
三、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事半功倍。
合作学习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互助互学,集思广益,让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这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而且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使其智力品质与非智力品质同步开发,有助于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去吸取知识、认识世界。
(一)明确分工人人参与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的职责,进行一定的分工,包括“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和“汇报员”等。
人人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角,而绝不是“配角”或“听众”,使学生产生责任感,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组内分工还必须是轮流交换,从而促使小
组成员间的角色互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把握时机精心设计
教师要吃透教材,预知学生可能提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根据学生提出来的各种问题,把握好讨论的契机,及时导入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探讨问题,从而取得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三)杜绝锦上添花注重合作学习效度
合作学习并非只是追求课堂气氛的热烈,因为热烈的课堂气氛并非都是有效的,关键在于能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是否能学到知识,培养应有的能力。
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必须考虑某篇课文是否有讨论的必要,某一问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
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适合学生学习和能力现状,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解决学习中的诸多问题,使语文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独特魅力,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深刻思考并努力做到的。
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地追求、创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做一个有魅力的语文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益,让语文课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语文课犹如一朵朵俏立枝头的迎春花,散发出迷人的芬芳。
参考文献:
[1]卢东升.浅谈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J].新课程:中学,2010(4).
[2]黄永芳.让语文课堂插上激情的翅膀[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3]蒋文通.艺术留白在高中语文课堂建构中的实践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姚萍.语文课堂有效性探究[J].陕西教育:教学,2010(6).
(责编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