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拖拉机(二)复习题及答案

汽车拖拉机(二)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1.传动系统的基本功能1)减速增矩:将发动机的高转速、小扭矩转变为驱动轮的低转速、大扭矩.应当有适当的传动比2)变速变矩:当车辆的使用条件变化时,要求其牵引力和行驶速度也能变化,与之相适应。

3)改变方向:当车辆的发动机为纵向布置时,发动机曲轴与驱动轮轴互相垂直,需要改变动力传递方向。

要实现车辆向前行驶或倒车,需要改变驱动轮旋转方向。

4)平顺离合:实现发动机无负荷启动、车辆平顺起步、顺利变换速度挡位、发动机不熄火情况下停车。

能接通和切断动力传递路线。

2.后轮驱动汽车、轮式、履带式拖拉机的动力传递路线汽车: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式: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中央传动、差速器、最终传动、半轴。

履带式:组成:离合器、传动轴、变速器、中央传动、左右转向离合器、最终传动。

3.离合器的分离过程、接合过程、摩擦力矩的变化过程分离过程:踩下踏板,分离轴承向前移,分离杠杆拉动压盘,弹簧被压缩,压盘向后移。

摩擦面之间出现分离间隙Δ1+Δ2,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接合过程:松开踏板,弹簧伸展,压盘将从动盘压紧在飞轮表面。

离合器又处于接合状态。

Δ1+Δ2消失,出现Δ。

离合器经常处于接合状态,称为常压式离合器。

离合器接合的摩擦力矩变化过程:随着弹簧对压盘压力的逐渐加大,摩擦力矩也逐渐加大。

当摩擦力矩未达到阻力矩时,从动部分不动,存在相对滑磨.当摩擦力矩能克服阻力矩时,从动部分开始转动,但转速低于主动部分,继续相对滑磨。

当摩擦力矩超过阻力矩时,主、从动部分转速一致,滑磨结束,传递的转矩等于阻力矩。

滑磨过程使车辆平顺起步,但造成摩擦副发热、磨损。

当从动盘摩擦片磨损变薄时,自由间隙Δ变小。

踏板总行程:自由行程——消除自由间隙Δ工作行程——产生分离间隙Δ1+Δ2当自由间隙等于零时,离合器打滑,接合不可靠。

如自由间隙过大,则分离间隙变小,分离不彻底。

自由间隙要调整适当。

4.联动双作用离合器、双联离合器的特点联动双作用离合器——主、副离合器只用一套操纵机构,并且按顺序操纵。

双联离合器——主、副离合器分别用两套操纵机构。

5.两轴式、三轴式变速器的变速原理、动力传递路线两轴式:1)滑移齿轮换挡方式:前进时只有一对齿轮传动,传动效率较高,噪音较低。

在输入轴与输出轴间加倒挡轴和倒挡齿轮,可使输出轴反转.2)接合套换挡方式:一根轴上的空套齿轮与另一轴的固定齿轮为常啮合。

接合套与轴为花键联接,移动接合套,与空套齿轮上的齿圈啮合,可得到不同的挡位。

三轴式:滑移齿轮式:第一轴齿轮与中间轴齿轮常啮合。

移动第二轴上各滑移齿轮与中间轴齿轮啮合,可得到不同的挡位。

第二轴前端齿轮还可与第一轴接合套啮合,得到直接挡。

在中间轴与第二轴之间设倒挡轴和倒挡齿轮(未画出)。

6.组合式变速器的变速原理由挡位较多的主变速器和只有两挡的副变速器串联而成,采用两根变速操纵杆。

用较少的齿轮得到较多的传动比。

7.变速器的换挡过程、无冲击换挡的措施8.同步器的功用接合套与接合齿圈未达到同步时,锁住接合套,使其不能与齿圈进入啮合,防止冲击;依靠摩擦促使接合套与齿圈尽快达到同步,缩短换挡时间。

9.自动变速器的组成1)液力传动装置2)辅助变速机构3)液压控制系统4)电子控制系统10.电控自动变速器的基本原理电子控制系统(ECU)根据传感器检测的发动机转速、油门位置、车速等信息,确定换挡时机,然后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电磁阀操纵液压系统,改变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挡位,实现对行驶速度的自动控制。

11.十字轴万向节保证等角速度的条件为了实现等角速度传动,可将两个十字轴式万向节组合。

安装时需保证两个条件:1)万向节两轴间夹角α1 = α2 ;2)第一个从动叉与第二个主动叉处于同一平面内。

第一万向节的不等速效应被第二万向节的不等速效应抵消。

输出叉轴4 与输入叉轴1 的角速度相等。

12.汽车、轮式拖拉机驱动桥、履带式拖拉机后桥的组成汽车驱动桥的组成: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

轮式拖拉机驱动桥的组成:中央传动、差速器、最终传动、半轴、桥壳。

履带式拖拉机后桥:由中央传动、转向机构、最终传动组成。

13.最终传动的布置型式和特点第二章思考题1.汽车行走系的组成由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组成。

车架——全车的装配基体。

前后轮——分别支承从动桥和驱动桥。

悬架——将车桥与车架弹性连接,减轻在不平路面行驶时车身所受到的冲击和振动。

2.车桥的类型:转向桥、转向驱动桥、驱动桥、支持桥3.拖拉机前桥的特点双前轮分置式:行驶稳定性好,轮距可调节,应用广泛。

双前轮并置式、单前轮式:转弯半径小,适宜于高秆作物的行间作业,但稳定性较差,仅用于少数中耕型拖拉机。

4.前轮定位的项目和作用1)转向节主销后倾作用:保证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并在转向后使前轮具有自动回正作用。

2)转向节主销内倾作用:使前轮具有自动回正作用,并使转向操纵轻便。

3)前轮外倾作用:使转向操纵轻便,防止前轮松脱,提高安全性。

4)前轮前束作用:减轻由于前轮外倾造成的轮胎磨损。

5.外胎的帘线排列类型:普通斜线外胎、子午线外胎6.悬架的定义、功用定义:车架与车桥之间一切传力装置的总称。

作用:1)将车架与车桥(或车轮)弹性地连接在一起;2)传递两者之间的各种作用力和力矩;3)抑制和减小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的振动;4)保持车身和车轮之间正确的运动关系;5)保证汽车拖拉机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7.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的基本结构和特点独立悬架——车桥为断开式,每侧车轮单独与车架弹性连接. 特点:每个车轮能独立上下运动,互不影响。

车轮接地性好,行驶平顺性好,但结构复杂,在小型汽车中应用较广。

非独立悬架——左右车轮安装在整体式车桥的两端,车桥通过弹性元件与车架相连。

特点:当一侧车轮跳动时,会影响到另一侧车轮。

结构简单,在大型汽车中应用较广。

8.减振器的原理:利用缩小油路方式,产生阻尼力来起减振效果。

当车架和车桥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的油液反复地从一个腔室通过孔隙流入另一腔室。

孔壁与油液的摩擦及油分子的内摩擦,形成阻尼力,使振动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第三章思考题1.轮式车辆顺利转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实现顺利转向的条件是什么?顺利转向的要求:全部车轮作纯滚动而没有滑动。

各车轮的轴线应相交于一点O,称O点为瞬时转向中心。

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 使车轮偏转,偏转程度决定车辆转弯半径。

2) 两前轮偏转时,内侧前轮偏转角α大于外侧前轮偏转角β:若前后轮同时偏转,则:3)两侧驱动轮在同一时间内走过的路程不相等,外侧轮转得快,内侧轮转得慢:2.转向系统由什么组成?分别有什么作用?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差速器组成。

转向机构——将人的操纵变为转向轮的偏转,并保证两侧转向轮的偏转角满足cotβ-cot α= M / L 关系。

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差速器——使两驱动轮以不同的转速转动。

3.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什么?有哪些类型?功用:将转向器摇臂的摆动传到转向轮,使转向轮按一定的规律偏转和回位。

类型:转向梯形式——由梯形四杆机构和其他一些杆件组成。

双拉杆式——由两个转向摇臂和纵拉杆以及其他一些杆件所组成。

4.转向梯形有哪些形式?特点是什么?后置梯形——横拉杆在前轴的后方,横拉杆比前轴短。

前置梯形——横拉杆在前轴的前方,横拉杆比前轴长5.差速器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直线行驶时:两侧驱动轮的阻力相等,即两侧半轴齿轮上的阻扭矩相等,半轴齿轮与行星齿轮轴以同样的转速转动。

行星齿轮随差速器壳公转,无自转。

两侧半轴的转速与差速器壳转速相同。

转弯时:地面使内侧驱动轮受到的阻力加大,两侧半轴齿轮的阻扭矩不等。

行星齿轮除公转外还有自转,内侧半轴的转速降低而外侧的加快。

内侧半轴的转速低于差速器壳,外侧的高于差速器壳。

6.普通差速器的转矩分配特点及其影响如何?差速器的转矩分配特性:用锁紧系数K 表示:K =M2 / M1普通差速器内摩擦力矩很小,K =1.1~1.4,可以认为无论左右驱动轮转速是否相等,转矩总是平均分配:M1 ≈M2平均分配转矩对通过性能的影响:在良好路面:直行或转弯都是理想的。

在坏路面:当一侧车轮接触泥泞路面时,附着力很小,路面只能产生很小的反作用转矩。

虽然另一车轮在好路面,附着力较大,也只能分配较小的转矩。

总驱动力小,不能克服行驶阻力,不能前进。

7.差速锁的作用是什么?将两个半轴连成一体,转矩不再平均分配给两半轴。

8.履带拖拉机如何转向?靠改变传给两侧履带的驱动力矩而实现转向。

减小一侧履带的驱动力矩,转大弯.完全切断一侧的驱动力矩,转较小的弯。

切断一侧驱动力矩后再加以制动,转更小的弯,甚至原地转弯。

第四章思考题1.制动系统的功用是什么?使行驶中的车辆强制减速或停车。

2)下长坡时限制车速。

3)拖拉机还可以用单边制动来协助转向。

4)保证停放的车辆原地不动,防止滑溜。

2.汽车应具有几套制动系统?分别起什么作用?一般应包括两套独立的制动系统:行车制动系统和驻车制动系统。

作用:行车制动系统:使车辆降低行驶速度甚至停车。

由驾驶员用脚来操作,又称脚制动系。

驻车制动系统:使已停驶的车辆驻留原地不动。

由驾驶员用手来操作,又称手制动系。

3.制动器的结构有哪些类型?如何进行制动?带式制动器——旋转元件是金属圆筒(制动鼓),制动元件是铆有摩擦衬片的环形钢带,当制动带勒紧制动鼓外圆表面时,产生摩擦力矩。

鼓式制动器——制动元件是带摩擦片的制动蹄,当制动蹄压靠到制动鼓内圆表面时,产生摩擦力矩。

促动装置的形式:液压油缸、凸轮。

盘式制动器——旋转元件是以端面为工作面的金属圆盘。

钳盘式——以制动块夹紧制动盘的一部分工作面。

全盘式——以环形摩擦片压紧制动盘的全部工作面。

4.试述气压制动的过程。

大气气压表踏板压缩空气空压机储气筒制动阀制动气室制动器发动机大气由空气压缩机、储气筒、制动阀、制动气室等组成。

空压机产生的压缩空气进入储气筒贮存。

制动时:由踏板操纵制动阀,接通储气筒到各轮制动气室的通路,压缩空气进入制动气室,推动制动器起制动作用。

解除制动时:松回踏板,制动阀将制动气室中的压缩空气排入大气。

5.试述液压简单制动的过程。

以施加在踏板上的人力作为制动能源。

广泛用于轻型和中型汽车。

由制动主缸、制动轮缸、油管、踏板等组成。

制动时:踩下踏板,主缸的活塞向右移动,油液经出油阀压出,通过油管送到制动器轮缸,使制动器起制动作用。

解除制动时:松开踏板,轮缸中的油液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压开回油阀流回主缸。

6.理想制动的目标是什么?制动的理想目标:保持滑移率S 始终在μs 较大、μb 最大的范围,得到充分大的侧向力及最大地面制动力。

7.车轮抱死有什么后果?当制动器制动力足够大时,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前轮抱死、后轮滚动:前轮容易侧滑,制动时丧失转向能力,附着力没有充分利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