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针灸学实验

实验针灸学实验

第二章实验针灸学实验实验一动物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方案【实验目的】学握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和方法。

【实验对象】2.0 -2. 5kg健康家兔。

【实验材料】兔台、动物秤,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注射器、银子、玻璃分针。

实验步骤】1.称重:用动物秤称重,以千克(kg)计算。

2.麻醉:以20%氨基甲酸乙酯按5ml/ kg的标准,于耳缘静脉注射,实行全身麻醉。

应注意:1)在实验中,常选用耳外缘皮下静脉进行注射,拔去耳背外缘部分的毛,用手指轻弹血管,使静脉扩张。

(2)术者用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夹住静脉近心端耳部,使静脉充盈,另一人用拇指和无名指固定兔耳的远端,并把住头部,避免家兔躁动。

(3 )术者手持注射器,尽量在血管的远侧端,与血管的角度呈15度左右,将针头刺入静脉。

然后用一手的拇指和食指、中指将针头夹持固定在耳上,另一手缓缓推动注射器筒芯,将药物注入静脉。

(4 )如果注射阻力较大或出现局部肿胀,说明针头没有刺入静脉,应立即拔出针头,在原注射点的近心端重新刺入。

(5)在进行静脉注射时,首先需将注射器内的空气驱尽,以免将空气注入静脉形成气栓。

(6)此外,注射速度应尽量缓慢而均匀,以免扰乱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而致家兔死亡。

3.手术:(1)将麻醉后的家兔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

(2)于颈部正中,上腹部及大腿内侧剪毛。

(3)在颈部沿正中线切开皮肤5〜7cm ,用止血钳于正中线分开肌肉,暴露气管,在气管两侧可见到与气管平行的左右颈总动脉,伴颈总动脉而行有神经束,其中包含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及减压神经。

(粗细:迷走神经一交感神经一减压神经)要点:①分离颈神经时用左手托起颈部,使颈部组织充分暴露。

②用止血钳、玻璃分针轻轻剥离组织,然后用四根线分别将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减压神经作以标记。

(4 )于剑突下3〜4cm纵行切口,剥离空肠。

(5)于下肢股内侧纵行切口,剥离股动脉,坐骨神经。

(6)观察子宫(雌兔)。

4.处死:于耳缘静脉注射空气,造成气体栓塞致死。

【思考题】1.在麻醉动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家兔耳缘静脉注射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二针刺(灸)“素醪”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的调整作用【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针刺(灸)“素醪”穴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的调整作用,进而理解“素醪”穴用于急救的部分机理,并掌握动物血压测量的实验方法。

【实验对象】2. 0 〜2. 5kg健康家兔1只,雌雄不拘。

【实验材料】Digitallab 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血压换能器、动脉插管、静脉套管、动脉夹、常用手术器械1套、20ml和5ml注射器、5号注射针头、艾条、兔台、量筒(100ml)>烧杯(500ml)、三通管、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5 %枸椽酸钠、纱布、棉球、缝线。

【实验步骤】1.调整生理记录仪及血压换能器至正常工作状态。

动脉插管通过一段胶管(不宜过长)与血压换能器相联,换能器另一开口与三通管联结牢固。

经三通管向血压换能器压力仓及胶管和动脉插管中注人5%枸椽酸钠,勿使其中有气泡。

2.取家兔1只称重,用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5ml / kg剂量于腹腔注射麻醉。

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台上,颈部及腹股沟部剪毛备皮。

3.分离出一侧颈总动脉,长约 2.0〜3. 0cm,穿入双股缝线,先于远心端结扎,用动脉夹夹住动脉的近心端,用眼科剪在动脉中部剪开一小口,用注射器注入少许5%枸椽酸钠,插入动脉插管,结扎固定。

4.切开腹股沟处皮肤,切口2.0〜3. 0cm,分开肌肉,在股静脉下方找出较细、颜色淡红的股动脉,分离出股动脉2.0〜2. 5cm,穿双股结扎线,结扎其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其近心端,在其上用眼科剪剪一小口,注射入少许5%枸椽酸钠,插入动脉插管,结扎固定,以备放血。

5.为防止实验过程中凝血,在耳缘静脉注入 5 %枸椽酸钠适量(1ml / kg) o约3分钟后,打开颈部动脉夹,记录一段正常血压为对照值。

兔正常血压通常在13. 3kPa (lOOmmH)左右。

6.待血压稳定后,迅速于股动脉处放血,使血压下降至6. 6kPa (50mmH)左右,立即停止放血,并量出其放血量,放血量约为体重的 2 %左右。

7.待血压稳定在某一较低水平后,针刺(灸)“素醪”穴,观察并记录血压的变化。

8.停针刺(灸)后观察血压变化情况15〜20分钟。

9.比较针刺(灸)后血压变化程度及持续时间,写出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1.注射麻醉药时,前1 /2量可较快注入,待动物较安静后,后1/2剂量应缓慢注入。

同时注意兔的呼吸情况,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注射。

2.在分离颈总动脉时,小心勿损伤其附近的神经(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及减压神经),勿损伤通向甲状腺的血管。

3.注意动脉插管与颈动脉的位置,勿使其扭转而影响血压测量。

4.气候较冷时,要有手术灯照射动物以保温。

【实验结果】记录家兔颈动脉血压值(mmHg )【思考题】1.若欲验证针刺(灸)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血压的调整作用需注意哪些实验环节?2.请设计一个验证穴位功能相对特异性和补泻手法效应差异性的针灸升压抗休克实验。

实验三针刺对家兔心肌缺血性心电图的影响【实验目的】熟悉动物心电图描记方法,学会一种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复制,验证针刺''内关”穴对家兔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实验对象】2.0 -2. 5kg健康家兔2只,雌雄不拘。

【实验材料】Digitallab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2 0%氨基甲酸乙酯,毫针,G — 6805电针,兔台,手术器械一套。

【实验方法】1.两只家兔一只作实验兔,一只对照,分别称重。

2.将两只家兔以20%氨基甲酸已酯5ml /kg于腹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兔台上。

3.于家兔胸骨处剪毛。

4.将黑色检测电极联于右下肢、白色检测电极联于左上肢、红色检测电极联于胸骨柄左侧lcm处。

5.将检测电极与微机连接,记录心电图(程序:开机T输入信号T选择通道 3 T心电图T描记心电图,增益选择、显速、参数设置视实验情况而定)。

6.将实验家兔电针“内关”处理20分钟,于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 5u/kg),于注射后1'、3'、5'、10'各记录数据一次,对照兔除不做针刺外,其他处理与实验兔相同。

7.比较二者心电图变化之异同。

【思考题】1.垂体后叶素导致心肌缺血的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内关”穴可治疗心肌缺血?实验四针刺对实验性肺水肿家兔呼吸状态的影响【实验目的】本实验在于了解哮喘动物模型制作方法及针刺对其呼吸状态的影响。

【实验对象】2.0 -2. 5kg健康家兔1只,雌雄不拘。

【实验材料】Digitallab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兔台、手术器械1套、气管套管、5ml和lml注射器、20%氨基甲酸乙酯、50%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15mm毫针、缝线、棉球、纱布。

【实验步骤】1.家兔称重后,按5ml/kg由耳缘静脉注入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家兔。

2.将家兔仰卧位固定于兔台上,并在颈部、剑突下剪毛备用。

3.作气管切开后插入气管插管;剑突下切皮,连接膈肌放电测量装置(注意:连结膈肌的针灸针互相不能接触)。

4.由呼吸和膈肌放电测量装置记录家兔呼吸运动正常值。

5.由气管沿管壁缓慢注入50%葡萄糖注射液0. 5ml / kg,分别记录注入葡萄糖后即刻,5分钟,10分钟时呼吸波形,观察其呼吸频率、幅度的变化;膈肌放电情况变化。

6.针刺家兔的足三里穴,加电针5分钟后出针。

分别记录行针时,取针后5分钟,10分钟的呼吸波形。

7.再次按半量注入50%葡萄糖注射液,记录数据变化。

针刺家兔的合谷穴,持续运针5分钟后出针。

分别记录行针时,取针后5分钟,10分钟的呼吸波形。

8.对比二穴对哮喘模型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呼吸波形如接近正常状态时,可向气管内补注50%葡萄糖注射液0. 5ml。

实验五针刺不同穴位对小白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实验目的】针刺对能量代谢有明显影响。

本实验在于观察针刺对健康小白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以及不同穴位是否存在功能相对特异性。

【实验对象】20克左右小白鼠9只,雌雄不拘。

【实验材料】50ml广口瓶9只、15mm毫针6支、秒表9只、钠石灰、胶布若干。

【实验步骤】1.小白鼠禁食12ho2.在广口瓶内分别装入钠石灰2g,盖上盖子备用。

3.9只小白鼠随机分为A、B、C三组,做好标记。

4.实验时,分别将每只小白鼠用胶布固定在木制实验板上,A组小白鼠针刺双侧足三里穴,B组小白鼠针刺双侧环跳穴,手法以捻转为主,平补平泻,行针5分钟后拔针。

C组为对照组,除不给予针刺外,余同针刺组。

5.将上述处理后的每只小白鼠分别装入盛有钠石灰的广口瓶内,迅速盖紧盖子,立即用秒表开始计时。

6.随时观察瓶内小白鼠情况,发现小白鼠呼吸停止,立即按下秒表,记录死亡时间。

7.从小白鼠开始装入瓶内至呼吸停止为小白鼠耐缺氧时间,比较各组小白鼠耐缺氧时间有无差异。

或将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按上述实验分组后分别整理,以对小白鼠耐缺氧时间进行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

【注意事项】1.小白鼠装入瓶内后,瓶盖要塞紧,必要时用蜡烛熔化封住瓶塞四周,防止漏气。

2.钠石灰要新鲜干燥。

3.每只小白鼠体重尽量相近,差异保持在土lg范围内。

【思考题】钊•刺对小白鼠耐缺氧时间影响的可能机制是什么?实验六针刺对家兔奥狄括约肌肌电的影响【实验目的】胆石症是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率较高。

针刺“日月”、“期门”穴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调节胆囊、胆管运动和奥狄括约肌活动。

本实验以奥狄括约肌肌电活动为指标,观察针刺对其调整作用。

1.掌握奥狄括约肌肌电的记录方法。

2.观察针刺“日月”、“期门”穴对家兔奥狄括约肌肌电的调整作用并进行比较。

【实验对象】2. 0 〜2. 5kg健康家兔1只,雌雄不拘。

【实验材料】Digitallab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兔台、30号1寸毫针、手术器械1套、20 %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浓盐酸、液体石蜡。

【实验步骤】1.家兔禁食18〜20小时。

2.兔称重,麻醉(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ml / kg )后,仰卧位固定于兔台上,颈部、上腹部剪毛备用。

3.做气管插管手术,接人工呼吸机。

4.在剑突下正中做8cm切口,暴露奥狄括约肌。

用直径200卩m铜漆包线2根,两端分别用细砂纸刮去漆膜约lcm 长,端面用剪刀剪成斜面,横向穿过奥狄括约肌表面的浆膜层,反转后套人预先套在铜线上的塑料管内,向下推动塑料管接触组织,弯曲铜线以防止脱落。

周围用消毒干棉球封盖,并滴加适量的37C-38C石蜡油。

术后30〜40分钟开始实验。

肌电信号输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记录,定标电压lOmmf lmV纸速lmnf s,时标为10秒。

5.标记正常奥狄括约肌肌电活动。

6.针刺“日月”、“期门”穴(手法运针,平补平泻,每秒捻转1次)5分钟,观察肌电活动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