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院系:电子信息学院班级:电气11003班学号:201005792序号:33姓名:张友强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摘要:磁是人类生存的要素之一。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磁场,由于地球自身运动导致的两极缩短、赤道拉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原因,地球的磁场强度正逐渐衰减。
外加高楼林立、高压电网增多,人为地对地球磁力线造成干扰和破坏。
所以,现在地球的磁场强度只有500年前的50%了,许多人出现种种缺磁症状。
科学家研究证实,远离地球的宇航员在太空中所患的“太空综合症’’就是因缺磁而造成的。
由此可见磁对于生命的重要性。
磁场疗法,又称“磁疗法”、“磁穴疗法”,是让磁场作用于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使磁力线透人人体组织深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磁疗的作用机制是加速细胞的复活更新,增强血细胞的生命力,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纠正内分泌的失调和紊乱,调节肌体生理功能的阴阳平衡。
关键词:磁疗、电磁生物体、生物磁场、磁疗保健电磁场与电磁波简介:电磁波是电磁场的一种运动形态。
电与磁可说是一体两面,电流会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则会产生电流。
变化的电场和变化的磁场构成了一个不可分离的统一的场,这就是电磁场,而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形成了电磁波,电磁的变动就如同微风轻拂水面产生水波一般,因此被称为电磁波,也常称为电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实际生产、生活、医学、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没有发现电磁波,现在的社会生活将是无法想象的。
生物电磁学是研究非电离辐射电磁波(场)与生物系统不同层次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应用的边缘学科,主要涉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和生物学。
其意义在开发电磁能在医学、生物学方面的应用以及对电磁环境进行评价和防护。
生物电磁学与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的不同主要体现在:1、后者的作用对象是具有个体差异的生命物质;2、后者的作用对象是根据人为需要而选取并加工的电磁媒质或单元而前者的作用要让测量系统服从于作用对象。
生物电磁学的研究内容主要设计五个方面:1、电磁场(波)的生物学效应,研究在电磁场(波)作用下生物系统产生了什么;2、生物学效应机理,研究在电磁场(波)作用下为什么会产生什么;3、生物电磁剂量学,研究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什么;4、生物组织的电磁特性,研究在电磁场(波)作用下产生什么的生物学本质;5、生物学效应的作用,研究产生的效应做什么和如何做。
正文:(一)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静电场的最常见的一个应用就是带电粒子的偏转,这样象控制电子或是质子的轨迹。
很多装置,例如阴极射线示波器,回旋加速器,喷墨打印机以及速度选择器等都是基于这一原理的。
阴极射线示波器中电子束的电量是恒定的,而喷墨打印机中微粒子的电量却随着打印的字符而变化。
在所有的例子中带电粒子偏转都是通过两个平行板之间的电位差来实的。
1.磁悬浮列车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
列车前进时,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方向就反过来,即原来的S极变成N极,N极变成S极。
循环交替,列车就向前奔驰。
稳定性由导向系统来控制。
“常导型磁吸式”导向系统,是在列车侧面安装一组专门用于导向的电磁铁。
列车发生左右偏移时,列车上的导向电磁铁与导向轨的侧面相互作用,产生排斥力,使车辆恢复正常位置。
列车如运行在曲线或坡道上时,控制系统通过对导向磁铁中的电流进行控制,达到控制运行目的。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的构想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于1922年提出。
“常导型”磁悬浮列车及轨道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
只是把电动机的“转子”布置在列车上,将电动机的“定子”铺设在轨道上。
通过“转子”,“定子”间的相互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前进的动能。
我们知道,电动机的“定子”通电时,通过电磁感应就可以推动“转子”转动。
当向轨道这个“定子”输电时,通过电磁感应作用,列车就像电动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着做直线运动。
2.电磁泵利用磁场和导电流体中电流的相互作用,使流体受电磁力作用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推动流体运动的一种装置。
实用中大多用于泵送液态金属,所以又称液态金属电磁泵。
电磁泵按电源形式可分为交流泵和直流泵;按液态金属中电流馈给的方式可分为传导式电磁泵和感应式电磁泵;按结构不同可分为平面泵和圆柱泵等。
传导式泵中,电流由外部电源经泵沟两侧的电极直接传导给液态金属;感应泵中,电流则由交变磁场感应产生。
电磁泵没有转动部件,结构简单,密封性好,运转可靠,因此在化工、印刷行业中用于输送一些有毒的重金属,如汞、铅等;在原子能动力工业中用于输送化学性质特别活泼的金属,如钠、钾、钠钾合金;在铸造企业中可以用来做铝、镁等活泼金属的定量泵,但现在主要为军工等大型企业使用。
3. 磁流体发电机磁流体发电中的带电流体,它们是通过加热燃料、惰性气体、碱金属蒸气而得到的。
在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下,这些物质中的原子和电子的运动都很剧烈,有些电子甚至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结果,这些物质变成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离子以及原子核的混合物,这就是等离子体。
将等离子体以超音速的速度喷射到一个加有强磁场的管道里面,等离子体中带有正电荷、负电荷的高速粒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分别向两极偏移,于是在两极之间产生电压,用导线将电压接入电路中就可以使用了。
磁流体发电的另一个好处是产生的环境污染少。
利用火力发电,燃烧燃料产生的废气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这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利用磁流体发电,不仅使燃料在高温下燃烧得更加充分,它使用的一些添加材料还可以和硫化合,生成硫酸钾,并被回收利用,这就避免了直接把硫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利用磁流体发电,只要加快带电流体的喷射速度,增加磁场强度,就能提高发电机的功率。
人们使用高能量的燃料,再配上快速启动装置,就可以使发电机功率达到1000万kW,这就满足了一些需要大功率电力的场合。
目前,中国,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以及欧洲共同体等,都积极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4.微波炉微波炉(microwave oven/microwave),顾名思义,就是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
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
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
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再经过波导系统,耦合到烹调腔内。
在烹调腔的进口处附近,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器,因为搅拌器是风扇状的金属,旋转起来以后对微波具有各个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够把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烹调腔内。
微波炉的功率范围一般为500~1000瓦。
从而加热食物。
(二)电磁场与电磁波在医学上的应用1.电磁波在医疗上的应用在科学上,称超过人体承受或仪器设备容许的电磁辐射为电磁污染。
电磁辐射分二大类,一类是天然电磁辐射,如雷电、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除对电气设备、飞机、建筑物等可能造成直接破坏外,还会在广大地区产生严重电磁干扰。
另一类是人工电磁辐射,主要是微波设备产生的辐射,微波辐射能使人体组织温度升高,严重时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但是对电磁辐射,要正确认识,而且要科学防护。
事实上,电磁波也如同大气和水资源一样,只有当人们规划、使用不当时才会造成危害。
一定量的辐射对人体是有益的,医疗上的烤电、理疗等方法都是利用适量电磁波来治病健身2.生物电磁场保健将人体置于姜氏场导舱内接受载有青春信息的植物幼苗发射的生物电磁波。
结果发现:人体红细胞膜的渗透脆性降低,韧性增强;甲状腺素、性激素分泌增加;免疫功能提高;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无明显变化。
提示:植物幼苗电磁波有助于红细胞功能的发挥,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青春活力,提高性功能,增强免疫力从而对人体发挥返老还青和医疗保健作用。
3.激光治疗激光是6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光源。
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农业、卫生医疗和科学研究,也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新方法。
用它既能切割组织,又能同时止血,能使肿瘤组织迅速气化和雾化,从而使肿瘤在瞬间消失。
激光对组织具有热、压、光和电磁场效应的作用。
热效应:激光能使肿瘤组织在几秒种的短时间内,局部温度高达200-1000摄氏度,使其变性、凝固坏死,继而气化消失。
压力效应:激光本身的光压和由高热导致的组织膨胀引起的二次冲击波,加深了肿瘤组织破坏。
光效应:激光被肿瘤组织吸收后,可增强热效应,使肿瘤组织被破坏。
电磁场效应:激光是一种电磁波。
能产生电磁场,可使肿瘤组织离化、核分解而被破坏死亡,如有残癌也可自行消退,这可能与免疫有关。
激光制造成激光器、激光手术刀用于治疗体表肿瘤,眼耳鼻咽喉肿瘤、神经肿瘤等。
4.EMF系统EMF系统是由(株)日本MDM公司开发研究生产的新一代脑外科手术器械。
根据其作用原理,我们俗称之为“电磁刀”。
EMF系统利用高频电磁能对机体组织进行汽化,切割和凝固。
因该系统外周围优良组织的热损伤小且不需要对极板,因此尤其使用于脑外等精密外科。
对硬性及深部微小脑瘤的去除极为有效。
EMF系统与常规的电刀相比,在原理和设计上都有很大区别。
EMF系统用于汽化,切割和凝固的输出功率很小(49W以下),为一般电刀所不及。
不需要对极板这一特点使单极手术刀用于脑外手术成为可能。
没有烧伤感电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危险,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与激光刀相比,不需要眼球保护镜和其它保护附件,操作时对患者和医生均无危害。
手术时与患部直接接触,医生可以灵活掌握调节。
与超声波刀相比,EMF系统对于硬化深部微小肿瘤的汽化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HandPiece非常轻便且呈弯曲状,使视野不受影响,并有利于长时间手术。
刀头部分可以任意弯曲,适用于各种手术需要。
5.微波治疗微波是指波长在1毫米至1米范围内的非电离辐射高频电磁波。
70年代后期微波技术在医疗上得到应用。
科学家研究发现,微波治疗有3种:一是大剂量高热治疗肿瘤,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降低肿瘤细胞分裂速度,增强化疗、放疗效果;二是用于局部生物体组织的凝固治疗,具有不炭化、不产生烟雾的特点;三是小剂量的温热治疗,可以解痉、止痛、消炎并促进伤恢复等。
6.电磁波消毒利用电磁波的场效应和热效应,在5-l0分钟内能迅速达到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消毒要求,对成捆、成扎的纸币、成叠的毛巾、医疗器械具有穿透力强,无残留药毒性的消毒特点,是当今消毒领域的新突破。
(三)在军事上的应用1.雷达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雷达所起的作用和眼睛和耳朵相似,当然,它不再是大自然的杰作,同时,它的信息载体是无线电波。
事实上,不论是可见光或是无线电波,在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都是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C,差别在于它们各自占据的频率和波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