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1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
2011级《财政学》参考版(第八章税收原理)
► 主要溯源于托马斯.霍布斯(T.Hobbes)提出的“利益 交换说”(Benefit Exchange Theory)—— 税收乃人们享受政府的公共事业服务而付出的代价。 ► 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学说 税收既有财政收入功能,也有调节经济功能。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当代西方如何认识税收的基本属性?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税率:基本形式及相关概念
● 税率:三种基本形式及简要比较
► 比例税率 proportional tax rate 统一比例税率 差别比例税率 (行业差别、产品差别、地区差别) ► 定额税率(即固定税额) fixed-sum tax rate ► 累进税率 progressive tax rate 两种累进方式: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 注意:税率档次爬升(bracket creep)及其影响 ► 税率形式的比较:对财政收入、纳税人负担的影响 ● 税率:三组相关概念 (参见教材PP218-219)
第八章
引 言
税收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taxation
第一节 什么是税收
The definition of tax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The terminology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es
第三节 税收原则 Principles of taxation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第一节
一、何谓税收? The definition of tax 税收的一般含义
什么是税收
税收法定主义(Legalism of tax revenue) 二、税收的基本属性 The nature of taxation 三、税收的“三性” (税收的形式特征) The “three features” of taxation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税收与税收法定主义:基本含义
● 何谓税收? 关于税收的概念界定,存在多种表述,其中之一: 税收——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社会公共 权力,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 分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 税收法定主义 (也存在多种表述)
税收意味着相应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无偿转移,纳 税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存在转嫁税收负担的动机;但 是,纳税人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税收负担的转嫁, 则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或影响。
本章主要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来自税收原理:本章主要问题
● 如何理解税收概念?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之间有哪 些重大差异?
小结:如何判定某种财政收入是否属于税收? 在相当程度上,凡是具有上述“三性”形式特征的 财政收入均属于税收。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第二节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一、税收术语 The terminology of taxation 二、税收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of taxes 小知识:历史与现实中的税收形态
托马斯.霍布斯
“人们为公共事业缴纳的税款,无 非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付出的代价” 拥有依法征税的权利 政 府 部 门
负有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
当代资产阶级 税收理论
约翰.洛克
负有依法纳税义务
拥有享用公共产品的权利
社 会 公 众
J.M.凯恩斯
矫正外部效应、协调收入分配、刺激有 效需求、优化产业结构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税收法定主义(Legalism of tax revenue)——征税主 体必须依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须依且仅依法 律的规定纳税。“有税必须有法,‘未经立法不得征 税’”,被视为税收法定主义(或税收法定原则)的经典 表达。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税收的基本属性
● 马克思主义关于税收的定义 ► 马克思:“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 任何东西”。 ► 列宁:赋税就是国家不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简略归纳:税收与国家直接相联且是政府存续的经济 基础,具有特定分配关系(强制、无偿并由国家支配)。 ● 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税收的学说 (简单图示)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The tax shifting and the tax incidence
小结、复习思考题、课外读物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税收原理:引 言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具有不同于其他财政 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的形式特征)。 政府征税必须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法律法规,有关一种 税的法律法规(税收制度)必须具备一系列要素。 税收不仅涉及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以及纳税 人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对经济运行与社会生活会产 生广泛影响,因此,政府征税应遵循并贯彻落实诸如公平、 效率等原则。
●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制度或规定才能将税款征 收上来?(税制要素有哪些?) ● 对现实中名目多样的税收(具体税种),主要可以从哪 些角度进行分类? ● 在制定、调整和评价税收制度与政策时,应确立哪些基 本的原则(指导思想与准则)? ● 纳税人对于其依法缴纳的税款,是否总是真的由其本身 承担?纳税人对其履行的纳税义务通常会作出什么样的 反应,其行为目标是否总能实现?
——劳役税、实物税、货币税
中央财经大学 财政学院 Shigang
税收术语
● 纳税人 tax payer(纳税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 负税人(tax bearer) 扣缴义务人 ● 课税对象 object of taxation(税收客体) 某个税种征收与否的基本界限,各个税种相互区别的 主要标志 税源 税目——规定一个税种的征税范围(广度) ● 课税标准(计税依据 taxation basis) 价格 自然单位 ● 税率 tax rate 税制的核心要素,反映一个税种的征税深度 ● 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tax capacity & tax effort ● 起征点和免征额 含义及两者的异同 ● 课税基础(税基)tax base 相关术语辨析:与税源、课税对象的关系
税收的“三性”(形式特征)
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税收具有三项特征,即税 收的“三性”——对此“三性”不能做绝对化理解(参 见陈共主编,《财政学》第六版,PP213-215):
● 强制性 (补征税款、加收滞纳金、罚款、刑罚)
● 无偿性 (联系财政支出,则具有整体、一般报偿性)
● 固定性 (相对稳定,维护征纳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