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新闻部门从事秘书、档案、公关、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通过文秘方向的专业学习,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政府机关文秘工作(参加公务员考试)、企事业单位文秘工作及新闻部门的文秘工作等,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达到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方面的要求。

具体如下:1.素质结构(1)品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品质,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奋发进取、乐于奉献、敬业求真爱人向善的精神;具有良好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专业素质:具备与专业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式;掌握系统的秘书理论和实务知识;具备秘书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强的公关、协调和社会调查能力。

(3)身心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敏锐的心灵感悟力,稳定理智的情绪控制力,良好的人际协调与心理承受力。

2.知识结构(1)具有现代化高级秘书人才应有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系统的秘书理论和秘书实务知识;(3)了解秘书职业的历史、秘书工作的国内外发展状况;(4)熟悉各种文体的特性,重点是应用文体;(5)熟悉现代化办公设备,包括计算机、电话、电传、复印、传真等工具的使用;(6)具有一定的信息采集、情报收集处理方面的知识;(7)具有一定的关于市场经济及其法规、商务沟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8)具有文件处理与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9)具有一定的电子政务知识。

3.能力结构(1)具有较强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2)具备较强的文书处理与应用文体写作能力;(3)具有较强的办公室管理和事务处理能力;(4)具备熟练应用现代化办公设施与软件的技能;(5)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6)具备以会务为核心的组织和服务能力;(7)系统掌握会展策划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会展策划能力;(8)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具备处理一般涉外商务文书的技能;(9)具有较强的公关能力及处理和协调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4.毕业前应具备的技能及证书(1)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取《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达到国家二级乙等)(2)参加秘书资格证考试,获取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秘书证书》(3)参加全国大学英语考试,达到国家规定标准(4)通过江苏省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达到一级水平二、学制与学位学制:基本学制四年(弹性学制3-6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三、毕业条件本专业学生需修满170学分(见下表)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四、指导性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说明备注:1.专业综合选修模块(包括专业选修和跨专业选修)中,学生需选修10学分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及29学分的跨专业课程;2.在跨专业选修中,学生至少选修4学分的管理专业课程及4学分的社会工作专业课程;3. 学生每学期最多可选8学分专业综合选修课程;4. 加“*”的课程为核心课程。

(二)主要课程说明1.课程名称:写作本课程主要讲授写作基础理论、常用文体知识,分析各类范文,评改各种文章,并进行相应的写作训练。

培养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写作基本理论知识,比较熟练地写出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文风端正的文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2.课程名称:现代汉语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讲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和修辞的基础知识,以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拼读和听写普通话音节,初步掌握朗读的技能,能书写规范的汉字,具备纠正错别字的能力;理解词汇发展的途径及其规范,掌握词义及其辨析方法,提高分析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具备分析句子和改正语法的能力;具备运用修辞方法改进文风的能力。

3.课程名称:古代汉语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讲授古代汉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诗词格律、古书注释、古书句读、工具书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的古代文化常识。

通论、文选、常用词各占一定比例。

学习和训练方法主要有质疑、答疑等口头和书面练习。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鉴赏评论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的能力,本课程主要内容有: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属性,文学的真实性和典型性,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创作方法,风格流派、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语言以及文学鉴赏,文学评论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古今中外文学实践,尤其是结合当代的文学实践,运用课堂讲授、讨论,课外自学、作业、写评论文章等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文学鉴赏和评论的能力。

5.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完整、有重点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研读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作家作品,了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而能比较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面貌: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鉴赏、分析、评论一般文学古籍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文学史知识和文学作品选读两部份,强调阅读作品,引导学生钻研有关参考资料,通过课堂讨论和短篇书面作业,培养分析、鉴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6.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比较系统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主要成就、基本规律和经验教训;掌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正确分析和评价他们的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分析、鉴赏中国现当代各类文学作品的能力。

本课程包括文学史知识和文学作品选读两部份,强调阅读作品,引导学生钻研有关参考资料,通过课堂讨论和短篇书面作业,切实培养分析、鉴赏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7.课程名称:外国文学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过程,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鉴赏、评论和教学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为研究外国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包括外国作家作品和外国文学史知识,以欧洲近代文学流派为重点,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等,要求学生掌握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分析评论作品的方法,切实提高阅读、欣赏和评论外国文学作品的水平。

8.课程名称:文书学文书学是以文书和文书工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主要包括公务文书的性质、特点、作用、种类、体式和撰写的要求及现行机关文书工作的规律、原则、制度与方法等。

该课程主要讲授文书工作的任务与要求,文书处理的程序与方法、立卷、归档以及公务文书的种类、体式、撰写要求与方法。

本课程讲授秘书与秘书工作的概念,秘书工作的任务、特点,秘书的素质与修养,秘书与决策,秘书与调查研究、信息资料、公共关系,秘书与文书,秘书与写作,秘书的工作方法及办公自动化10.课程名称:档案管理学本课程讲授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原则,了解档案的种类和写作、管理的要求,掌握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移交和销毁等环节的工作要求和工作方法,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细则。

五、实践课程安排与说明(一)综合实践课程备注:1.以上实践课程不含实验课教学环节;2.毕业论文(设计)完成时间不少于半年,停课4周用于毕业论文撰写、修改及答辩等工作。

(二)主要实践教学课程说明1.科研训练:学生通过参加教学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己参加卡外科技创新活动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习惯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2.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了解社会实际,撰写调查报告,考查学生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能力,增进学生对社会认识。

3.毕业实习: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专业实(见)习,加强相关专业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4.毕业论文:根据本科专业论文写作要求,撰写毕业论文,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参加毕业答辩,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附: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安排表(含订单式培养相关项目)说明:文秘方向的社会实践(调查)安排在暑假中进行。

学生在四年中有三次暑假调查,每次2周。

通过调查认识社会,认识专业。

每次暑假结束后,提交1篇调查报告。

六、创新能力培养设置创新教育学分旨在鼓励学生从事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研究活动,开发学生智力、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具体计分方法为:1.科技创新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取得相应成果或自主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获得成果,可视具体情况认定学分(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结题后获得2.0学分,校级结题后获得1.0学分),最多不超过2.0学分。

2.科学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每篇计4.0学分,其他公开发行的省级本学科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计2.0学分。

3.学科竞赛参加全国和江苏省举办的各类科技及人文社科等大赛,取得各级奖项者可获得相应学分:获国家级一等奖计4.0学分,二等奖计3.0学分;获省级二等奖以上计2.0学分,三等奖计1.0学分。

重复获奖以最高奖项计算,最多不超过4.0学分。

4.各类证书经权威部门认证的各类专业技能证书、行业证书,如、秘书证、非英语专业的六级等,获得一项计2.0个学分。

注:各类创新学分的具体认定可参考相关实施细则执行。

执笔人:赵国乾审批人:秦林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