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静脉输液和输血
1.已知输入液体总量与计划所用输液时间,计算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 液体总量(ml)× 点滴系数
输液时间(min)
2.已知每分钟滴数与输液总量,计算输液所需要的时间。 输液时间(小时)= 液体总量(ml)× 点滴系数
每分钟滴数×60(分)
(二)输液泵的临床应用
优点:能将药液长时间微量、均匀衡定、精确地输入体内。
2.计划 (1)病人准备 (2)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舒适、安全。
3.实施
床旁核对
核对 备药 挂瓶排气 选择静脉 处理 物品
操 作 前
备 输液器
操 作 中
消毒皮肤 核对排气
操 作 后
更换 药液
成功穿刺
固定调速 核对记录
完毕 拔针
头皮针穿刺方法
二、静脉输液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
• 晶体溶液分子量 小,在血管内存 留时间短。 • 种类:葡萄糖溶 液、等渗电解质 溶液、碱性溶液 、高渗溶液
• 胶体溶液分子量 较大,在血管内 存留时间长。 • 种类:右旋糖酐 、代血浆、血液 制品
• 静脉高营养液能供给 病人热能,维持正氮 平衡。 • 种类:复方氨基酸、 脂肪乳剂
与输血操作有关
(一)与输入血液质量有关的输血反应
1.发热反应
(1)原因:①输血用具、血液保养液被致热源污染; ②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③多次输血后引起发热。
(2)临床表现:发冷、寒战、发热,体温升高至38~41℃。
(3)预防:①严格管理输血用具、血液保养液; ②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防止污染; ③若病情允许,尽量避免多次输血。 (4)护理措施:①轻者可减慢输血滴速或暂停输血。严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 ②遵医嘱给予退热、抗过敏药物或激素类药物; ③剩余血液和输血用具送化验室检查。
概念
无菌溶液
输入
静脉
无菌药液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 1.液体静压:输液瓶与静 脉之间必须存在一定的 高度差 2.大气压:输液瓶液面必 须与大气压相通(软包 装液体除外) 3.通畅:输液管道必须保 持通畅
一、静脉输液的原理及目的
(二)静脉输液的目的 1.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2.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 血压。 3.补充营养,供给热能,促进组织 修复。 4.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3.实施
建立通道
准备卧位
间 接 输 血 法
再次核对 消毒输血
核对调速
严密观察 再输盐水 完毕处理
直 接 输 血 法
查对解释
抽抗凝剂 抽输血液 处理记录
【注意事项】
(1)一次只能为一个病人采集血标本。 (2)输血前必须经两人认真核对。 (3)输血前、后及两袋血液之间,都应 输入少量生理盐水。 (4)输入全血与成分血时,应首先输入
(二)循环负荷过重反应
1.原因(1)输液速度过快。 (2)病人心肺功能不良。 2.临床表现 咯粉红色泡沫样痰。 3.预防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与输液量。 4.护理 (1)立即停止输液。 (2)安置病人端坐位,双腿下垂。 (3)加压给氧,20%~30%乙醇湿化氧 气。 (4)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平喘、强心、 利尿和扩血管药物。 (5)必要时四肢轮扎。 (6)心理支持。
基础护理学
第十一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周春美 刘志健
学习目标
1.掌握静脉输血前的准备工作;静脉输液和输血的注意事项。 2.熟悉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的种类及作用、常用输液部 位;静脉输血的目的、血液制品的种类及适应证。 3.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输液微粒污染;自体输血。 4.能正确实施周围静脉输液和间接输血法;能正确计算输液速 度与时间;能准确判断与处理输液和输血反应、输液故障。
八、常见输液反应及防护
(一)发热反应
1.原因 输入致热物质。 2.临床表现 发冷、寒战、发热。 3.预防 加强责任心;把好药液配制关;
合理用药。 4.护理 (1)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 (2)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3)对症处理。 (4)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
(5)作好记录,查找原因。
三、临床补液原则
先盐后糖 先晶后胶
先快后慢
液种交替
见尿补钾
四、常用输液部位
五、常用静脉输液法
(一)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1.评估 (1)病人的年龄、病情、意识及心肺功能等。 (2)病人用药史和目前用药情况。 (3)病人的心理状态、对输液的认识及配合程度。 (4)病人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及肢体活动度。
七、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溶液不滴 茂菲滴管 液面过高 茂菲滴管 茂菲滴管液面 自行下降
液面过低
针头滑出血管外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溶液不滴
针头阻塞 压力过低
静脉痉挛
墨菲滴管 液面过高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 滴管侧壁无调节孔
墨菲滴管 液面过低
反折滴管下端输液管,挤捏滴管
墨菲滴管 液面下降
检查有无漏气和裂隙
静脉留置针
又称套管针,可以 保护血管,减少反 复穿刺造成的痛苦
适用于长期输液、年老 体弱、化疗、脱水、大 手术后及危重的病人
静脉留置针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核对排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核对床号、姓名、药液
操 作 过 程
成功穿刺 完毕封管
●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放 平穿刺针继续推进0.3~0.5cm ●一手先将针芯后撤0.5cm后再固定,另一 手将外套管沿血管方向全部送入静脉,退出 针芯 ●封管液(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1~2ml 或肝素稀释液)
一、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
(一)血型
1.ABO血型 2.Rh血型
(二)交叉配血试验
1.直接交叉配血试验 2.间接交叉配血试验
二、血液制品的种类及适应症
全血
红细胞
血 液
白细胞
成分血 血小板 凝血制剂 血浆
其他血液制品
(一)全血 (二)成分血 (三)其他血制品
三、静脉输血的目的及原则
(一)静脉输血的目的
成分血(尤其是浓缩血小板),其次为新
鲜血,最后为库血,保证成分血新鲜输入。 (5)加压输血时必须有专人守护,避免
发生空气栓塞。
(6)输完的血袋送回输血科保留24小时。
五、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
(一)成分输血
根据血液成分比重不同,将血 液的各种成分加以分离提纯,依据 病情需要输注有关的成分。
(二)自体输血(最安全输血方法)
采集病人体内的血液或收集病人术中 丢失的血液,经过洗涤、加工、再回输给 病人本人的方法。
六、常见输血反应及预防
发热反应 溶血反应 过敏反应 细菌污染反应 传染性疾病
常 见 的 输 血 反 应
与输血质量有关
与大量快速输血有关
急性肺水肿 出血倾向 枸橼酸钠中毒 酸碱平衡失调 体温过低
空气栓塞 微血管栓塞
学习难点
1.头皮针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 法 2.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3.输液循环负荷过重反应的护 理措施 4.间接静脉输血法 5.溶血反应的护理措施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静脉输液
第二节
静脉输血
第一节 静脉输液
导入情景
心内科病房上午9时接收了一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呼吸道感染”的70岁的老大爷。医生询问完大爷的病 史和为其进行体格检查后,开了四组输液医嘱:① 5%葡萄糖250ml+丹参20ml;②5%葡萄糖250ml +环 磷腺苷60mg;③0.9%氯化钠250ml + 氨曲南2g;④ 5%葡萄糖500ml+VitC3.0g。 请问: 1.护士如何安排输液顺序? 2.护士在为病人输液时如何选择合适的血管?输液成 功后如何调节滴速? 3.病人从早晨10:00开始输液,输液滴速为50滴/分, 几点可以输液完毕?
4.评价
(1)家属及年长儿理解输液的目的并主动配合,患儿无不适。 (2)护士无菌观念强,操作熟练,动作轻巧。
(3)护患沟通有效,彼此需要得到满足。
【注意事项】
(1)告知患儿家长,避免发生意外。
(2)加强巡察,保证输液顺利。 (3)小儿在拔针后需按压3~5min。
六、输液滴速的调节
(一)输液速度的计算
九、输液微粒污染
(一)输液微粒的来 源
1.生产不完善或管理 不严格 2.盛放药液的容器不 洁净 3.输液器具不洁净 4.输液环境不洁净
(二)输液微粒污染 的危害
1.堵塞血管 2.形成血栓 3.形成肺内肉芽肿 4.过敏反应 5.形成肿块
(三)预防措施
1.制剂生产方面 2、临床操作要求 (1)采用密闭式一 次性输液器 (2)输液前严格检 查药液质量 (3)净化输液操作 环境空气 (4)严格无菌技术 操作和查对制度
5.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度, 对病人关心体贴,确保安全。
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
1.静脉输液的目的、静脉输血的目 的 2.头皮针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法 3.输液速度的计算 4.常见输液故障及排除法 5.常见输液反应及防护 6.输血前的准备、常见输血反应及 防护 7.间接静脉输血法
补充血容量 补充血红蛋白 补充血浆蛋白
(二)静脉输血的原则
提倡成分输血
同型血输血
交叉配血相容 才能输注
补充血小板和各 种凝血因子
补充抗体和补体
吞噬、吸附、中 和毒物作用
四、静脉输血法
(一)输血前准备 1.备血 禁忌同时采集两名及以上病人的血标本。 2.取血 查血液的有效期(采血日期)、血液质量和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核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血液种类、剂量。
1.原因 (1)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 (2)加压输液时无人守护。 (3)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2.临床表现 心前区闻及持续响亮的 “水泡声” 。 3.预防 (1)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空气。 (2)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 (3)拔除导管时,必须严密封闭穿刺点。 (4)加压输液时应专人守护。 4.护理措施 (1)立即通知医生。 (2)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卧位。 (3)高流量氧气吸人。 (4)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