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

天然产物化学第一章

天然产物化学本身也已不再是原先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 而是逐步发展成生测指导下的分离提取、结构鉴定,及半合成 修饰和全合成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三、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四、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1. 一次代谢
一次代谢指在植物、昆虫或微生物体内的生物 细胞通过光合作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柠檬96年,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1892种天然药物。其 中57.8%来自植物,23.6%来自动物,14.5%则为矿物
清代的赵敏学,《本草纲目拾遗》,又补充了1021种。 在中国,天然药物又称为中草药,它与中医一起构成了中华民
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
2. 天然产物与药物开发
天然药物之所以能够防病治病,其物质基础在于所含的有效成 分。 研究中草药的有效成分,目的在于研究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理化性 质与生物活性的关系,阐明其作用机理;
已有报道,在三叶薯芋Dioscorea deltoides的愈伤组织培养过 程中加入适量胆固醇,薯芋皂甙元的含量可以由植物干重的 1.5%提高到2.5%。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三、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四、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三、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1.发展史
东汉时期,汇编了第一本有关天然药物的著作《神农本草经》。
另外对探索中草药加工工艺,改进药物剂型,控制中药及其制 剂的质量,使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天然药物往往含有结构、性质不同的多种成分,且有效成分的含 量一般较低。所以,为了开发研究药物,必须从复杂的中草药组成成 分中提取、分离和鉴定出有活性的单体纯成分。
有时,为了改变药效或毒性,还需对其结构进行修饰,以创制 出更好的药物。
这些化合物称为二次代谢产物(secondary metabolites)。
3. 二次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常见的基本单位: C2单位(醋酸单位):如脂肪酸、酚类、苯酚 等聚
酮类化合物; C5单位(异戊烯单位):如萜类、甾类等; C6单位:如香豆素、木脂体等苯丙素类化合物; 氨基酸单位:如生物碱类化合物; 复合单位:由上述单位复合构成。
是指具有特征结构和生理活性 并可通过结构改造优化其生理 活性的化合物。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述 二、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 三、天然产物化学与药物开发 四、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四、天然产物化学发展动向 1. 研究方法和手段向高、新方向发展
某些具有活性的天然产物含量很少,例如植物生长激素油菜素内酯在油 菜花中的含量仅为10-12左右,这就要求新的分离技术不断产生和发展。
作用: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
(槐治花疗米辅助S药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 降低血管脆性、防高血压和 动脉硬化的治疗辅助药
一、概 述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将波谱解析方法(NMR、 MS、IR、UV)用于推导化合物的结构,甚至用X-Ray晶体衍 射来确定化合物结构的发展,以及分离手段的进步,天然产物 化学的发展速度大为加快,发现的新化合物数目大为增加,微 量成分、水溶性成分的分离、提纯;稳定性差的活性物资的分 离等也不再是难题了。
4. 天然化合物的主要合成途径
1)莽草酸途径——生成芳香化合物,如酚、氨基酸等; 2)β-多酮途径——生成多炔类、多元酚、前列腺素、四
环素、大环抗生素; 3)甲羟戊酸途径——生成萜类、甾体; 4)氨基酸途径——青霉素、头孢菌素、生物碱; 5)混合途径——如由氨基酸和甲羟戊酸生成吲哚生物碱,
由β-多酮和莽草酸生成黄酮类。
在现代药物研究中,每一次具有轰动效应的药物出现 都伴随着一种或一类新型天然产物的发现,
如: 鸦片中镇痛活性成分和金鸡纳树皮中抗疟活性成分— 吗啡和奎宁;
青霉菌中抗菌活性成分——青霉素;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首先发现于杨树中; 降压药利血平首先来自萝芙木; 长春碱、喜树碱、紫杉醇等抗癌药物皆来自天然产 物。
上述过程对维持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过程, 且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故习惯上称之为一次代 谢过程。
糖、蛋白质、脂质、核酸及其聚合衍生物等对机 体生命活动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则称为一次代谢 产物(primary metabolites)。
2.二次代谢
在特定的条件下,一些重要的一次代谢产物,作 为原料或前体,又进一步经历不同的代谢过程,生成 表面上看来似乎对生物体本身无用的化合物,如生物 碱、萜类、甾体、多酚等。这一过程因为并非在所有 的生物体内均能发生,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来说又不 起重要作用,所以称之为二次代谢过程。
某些天然产物结构很复杂,例如:沙海葵毒素(palytoxin, C130H229N3O53, 相对分子质量为2679),分子内共有64个手性中心,这 就要求结构测定方法不断创新。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以此为母 体,进行结构改造合成出具有更好效果的药物或农药, 是目前医药研究和农药开发的常规思路之一。例:
O C H 2 BG lc O H
水杨苷
C O O H O
O C H 3
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
H
OO
O
HO
H
O
青蒿素
先导化合物
H
OO
O
HO
H
OCH3
蒿甲醚(抗疟疾病)
5.生物合成的重要性
生物合成是天然药物化学学科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了解生物合成的有关知识,不仅对天然化合物进行结构 分类或推测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会有很大帮助,而且对植 物化学的分类以及仿生合成等学科发展均有着重要的理 论指导意义,对采用组织培养方法 进行物质生产也有着 实际的意义。
例如,了解目的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有 意喂养关键的前体物质,可能大大提高目的物质的收率。
一、概述
例如:
HO C H
CH3 CH NHC H3
L-ephedrine 左旋麻黄素
l -e p麻h黄e dErpihneedra左spp旋.中麻,黄平喘素、解痉
(麻黄 Ephedra spp.中〕 平喘、解痉
一、概述
HO
OH OH
O
Rutin 芦丁
OH O
r ut inos e
Rut来in源:槐芦花米丁Sophora japonica 的花蕾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