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方法

重金属检测仪器选择
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砷等金属或类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铜、锌、镍、钴、锡等。

我们从自然性、毒性、活性和持久性、生物可分解性、生物累积性,对生物体作用的加和性等几个方面对重金属的危害稍作论述。

通常认可的重金属分析方法有:紫外可分光光度法(UV)、原子吸收法(AAS)、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等。

1.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AAS)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它与主要用于无机元素定性分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辅相成,已成为对无机化合物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主要手段。

原子吸收分析过程如下:1、将样品制成溶液(空白);2、制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分析元素的校正溶液(标样);3、依次测出空白及标样的相应值;4、依据上述相应值绘出校正曲线;5、测出未知样品的相应值;6、依据校正曲线及未知样品的相应值得出样品的浓度值。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大概10-30万左右,可以作为重金属土壤修复的检测仪器。

是重金属土壤修复研发试验中,定量、定性检测的精密仪器。

而且国标中重金属的检测就是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
其检测原理是:重金属与显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可于重金属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

在特定波长下,比色检测。

分光光度分析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物质本身对紫外及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定;另一种是生成有色化合物,即“显色”,然后测定。

虽然不少无机离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但因一般强度较弱,所以直接用于定量分析的较少。

加入显色剂使待测物质转化为在紫外和可见光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来进行光度测定,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手段。

显色剂分为无机显色剂和有机显色剂,而以
有机显色剂使用较多。

大多当数有机显色剂本身为有色化合物,与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一般是稳定的螯合物。

显色反应的选择性和灵敏度都较高。

有些有色螯合物易溶于有机溶剂,可进行萃取浸提后比色检测。

近年来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显色体系受到关注。

多元配合物的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组分形成的配合物。

利用多元配合物的形成可提高分光光度测定的灵敏度,改善分析特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大概1-8万左右,可以作为重金属土壤修复的检测仪器。

但是显色剂的选择比较复杂,仪器操作也比较复杂,定量分析相对困难。

所以这个仪器可以作为重金属土壤修复小试阶段时,粗略检测药剂修复土壤效果的检测仪器。

3. 其他的重金属检测方法
原子荧光法(AF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X荧光光谱(XRF)、电化学法—阳极溶出伏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分析等方法都能进行重金属的检测。

但是,虽然检测精密度高,但是步骤多,仪器比较昂贵,而得到的效果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效果相似。

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大概10~40万
X射线荧光光谱仪,大概30~上百万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大概150万以上
电化学工作站,大概6~上百万
4. 我们的建议
根据国标,重金属的检测采用的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而且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的精密度很高,可以作为重金属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而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精度比较低,操作也相对复杂,但是这个仪器的价格比较便宜,可以满足重金属土壤修复研发的小试阶段重金属含量的检测要求。

所以我们认为,对于重金属土壤修复的研发,建议购买的仪器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精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粗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