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课练习题

第七课练习题

高二政治自主练习(9、29)1.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今天看来,孔子的观点仍有其合理性和严谨性。

该观点( )①认识到了公平是效率的重要保证,完全合理②忽视了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严谨性③主张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具有一定合理性④强调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毫无借鉴价值可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近年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备受关注。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虽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但其重心是初次分配领域。

下列选项中,居民收入属于这一分配领域的是( )①某市低保家庭定期获得的低保收入②农民王大伯承包5亩土地获得的收入③老王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④小张凭一项发明参股某企业获得的收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得到国家保护和社会认可。

下列选项中,属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的是( )①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②股票持有人获得的股息、红利、股票交易收入③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④国有企业职工的年终资金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4.2012年7月,财政部决定发行2012年记账式贴现(五期)国债。

本期国债期限182天,经招标确定的发行价格为98.829元,折合年收益率为2.4%。

居民购买国债( )A.获得利息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B.成为其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C.所得利息是劳动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D.所得利息属于资本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取得的收入5.在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的同时,近年来,财政部、教育部等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新的资助政策和措施,如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等。

这一系列资助政策的实施(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②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④说明我国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③6.山东省政府近日决定,自2012年3月份起再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比去年提高l50元左右。

这有利于A.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促使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7.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③扩大财产性收入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8.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①建立工资正常增长的保障制度②降低物价,使物价的增幅低于收入增幅③调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收入差别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满意度A.①②③B. 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必须A.正确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个人的关系C.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10.某城乡结合部民营企业职工李某2011年年终获得老板给的1万元全勤年终奖和9万元土地入股的分红。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这10万元都是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②这10万元都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③其中的9万元是凭借土地所有权获得的收入④都属于非按劳分配收入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1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们之所以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基于()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③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④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为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充分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样做()①可以防止出现两极分化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③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④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A.②④B.③④C.①②D.②③13.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对“两个同步”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A.实现同步富裕,共享经济发展成果B.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增加财政收入C.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D.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14.十八大再次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这一论断表明()A.初次分配要重视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D.要做到社会成员的平均分配15.在人民网十八大关键词的调查中,“收入分配”一词赫然在列。

分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于,它()A.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B.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C.是提高效率的必要前提D.是社会再生产的决定环节16.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加快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下面内容为甲乙两位同学对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原因的辩论,其中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现实的生产力状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③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原因④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A.②④ B.③④C.①②D.①④17、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③个体劳动所得、按劳动要素分配均属按劳分配④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和农民承包土地所得均属按劳分配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④18.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到3000元。

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在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

全年他共得工资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

同时,他利用节假日在一家私营企业打工,一年共获得劳动报酬26000元。

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技术要素分配的分别是()A.75760元17000元B.49 760元17 000元C.49760元20000元D.44260元3000元19.“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

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许多国有企业除了给科技人员高薪外,还允许他们以科技入股,根据企业效益分红。

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A.按劳分配所得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C.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D.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所得21、“分配的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这就是说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分配方式的物质基础B.产品的多少直接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C.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D.生产资料所有制定产品的分配方式22、2011年8月8日至10日,财政部发行了2011年第四期记账式贴现国债,实际发行面值为150亿元。

我国今年已连续发行四期国债,居民购买踊跃。

购买国债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

对这一分配方式的正确认识是,它是()A.提高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B.个人消费品分配的主要方式C.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收入分配方式D.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分配方式23、经济学家詹姆斯曾说“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

这是说( )A.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的B.公平与效率是互补的C.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24.我国政府推出新医改方案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项改革有利于( )A.提高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B.完善分配制度,调节过高收入C.实现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D.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优势互补25、我国现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A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B这一制度适应了我国现实的生产力水平和特点C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远目标D党中央、国务院一心一意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26、下列所得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有:①出租房屋所得的房租②债券持有人获得的利息收入③购买商业保险获得的赔付款④股票分红⑤以专利技术入股获得的分红⑥外资企业里工人的工资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27.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

对此论断理解正确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消费资料分配的性质B消费是分配的目的,分配是消费的动力C消费的具体形式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D消费资料分配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28.近年来,从城乡、地区、行业和收入阶层等角度进行衡量,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仍存在诸多不公平因素。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超过7%,与经济发展同步。

2011年,在江苏率先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上海、山西、重庆、浙江、吉林、湖南、河北、安徽、河南等省市也纷纷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

这样的“国家理念”与“地方选择”彰显着一个基本共识:科学发展不仅需要经济增长,还需要科学的财富分配。

结合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当前我国应如何实现科学的财富分配。

(12分)28.李某一家5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责任田,收入不错;李某的儿子是国有商业公司售货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李某的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笔丰厚的报酬;李某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获得一定的收入。

请运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1)李某一家4口人收入各来自何种分配方式?(4分)(2)由上题可见,我国现阶段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分配制度?(5分)(3)按生产要素分配要注意什么问题?(4分)29、材料一: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撂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