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管理3---传统模式与新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3---传统模式与新公共管理
讨论与练习
比较官僚制行政管理与新公共管理特点? 从世界公共管理发展潮流看我国未来公共 管理的基本趋势? 分析“案例:集权官僚制的现代化道路— —韩国发展经验”,谈谈你的感想? 辩论:在我国目前是否应该推行新公共管 理?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
新公共管理的特征 注重结果的实现和管理者个人的责任 管理更具有灵活性 根据绩效指标进行考核 资源管理人员可能具有政治色彩 政府职ECD的观点(1991) 提高包括绩效工资制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员工参与决策过程 放松管制同时推进绩效目标管理 运用信息技术 顾客服务 将供给与决策需求结合 合同外包形式 撤消垄断性的管制规定
官僚制组织的困境: 决策权威集中化造成管理的恶性循环 专业分工原则的扭曲 制式化对组织的影响 遏制组织学习 科层价值与民主价值的冲突 科层价值与人格成长的冲突 防卫型的官僚人格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
新公共管理: 当代政府改革中的一种思潮。以新古典经 济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等 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在公共管理中引入 市场机制。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理论 私营部门管理新公共管理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
现代公共管理的职能: 战略:目标和重点,方案设计 管理内部要素:组织、指挥、控制 管理外部要素:协调外部关系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
新公共管理的要点: 管理职能是掌舵而不是划桨 服务应以顾客或市场为导向 广泛采用授权和分权 采用私营化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引入竞争机制 重视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 放松严格的行政管制,实施明确的绩效考核 公务员不必保持中立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法约尔一般管理原则: 分工 权利 纪律 统一指挥 统一指导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报酬
集权 等级链 秩序 平等 人员稳定 主动性 团结精神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官僚制的进步: 克服感情因素,保证组织高效系统理性运 行 组织关系有序化 高扬科学精神,抛弃经验管理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历史上的行政组织: 古代:氏族制、帝国制 近代:政党分赃制 20世纪:官僚制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理论基础: 官僚制理论 政治行政二分法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韦伯官僚制组织的六项原则: 固定和法定的管辖范围 层级节制的权利体系 书面文件的保存 专门化训练 职业化(严格的公事公办) 遵循一般规定(可以学习的活动)
第3章 传统模式与新公共管理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二、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权威的类型: 人类文化由原始的神秘阶段演化为合
乎理性而又复杂的阶段,其中统治人类社 会的权威有三种,即原始社会以信仰、家 族和习惯为基础的传统权威;以领袖个人 特质和引力为基础的超凡魅力的权威;以 理性为基础的法律和理性的权威。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
胡德的观点(1991) 专业化管理 绩效的明确标准与测量 重视产出控制(用绩效和计划预算制度代替传统 的线性项目预算制) 公共部门内由聚合趋向分化 引入竞争 引入企业管理方法 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二、现代公共管理思想
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评 对经济学基础的质疑(经济学的有效性,政府部 门的经济学基础) 私营部门管理理论在政府部门的适用性 新泰勒主义 政治化 责任问题 执行问题 含义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