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案例
背景介绍:我所执教的地方名叫**村,是**市***乡的一个小山村。
这里相对落后,许多孩子父母不在身边,,由爷爷奶奶代为抚养。
去年开始,这所小学开始接收支教生,频繁的更换老师让孩子和家长无所适从。
案例:四年级有四名学生,三男一女。
唯一的一个小女孩是个马虎鬼,经常搞丢书和作业,忘记做作业,还天天迟到。
临近期中考试的日子,三名男生都已经进入了备战状态,紧跟复习脚步,准备可以考个好成绩,女生的情况却变本加厉了。
上课常常走神,做题拖拖拉拉,作业已经拖欠了很多。
批评是有效果的,但效果并不持久,短暂的沉默之后,这个没心没肺的小家伙就又开始神游了!眼看期中考试迫在眉睫,我怎能不着急?一次收完作业后,我严厉地向她下达了最后通牒,“**,你的作业老也交不上来,咱们快要考试了,如果你再拿这种状态出来,我就要找你家长谈谈了!”那天之后正好经历了星期天,星期一一大早,我还睡在被窝里,就听到大门口有人喊:“靳老师!靳老师!”我一骨碌爬起来,迅速穿好衣服,出来一看,**奶奶正拉着嚎啕大哭,拼命想挣脱的**往校门方向来。
我打开大门迎她们进来,并向奶奶询问情况,她说:“**星期天没写作业,昨晚看电视直到深夜,我催人家写人家也不听。
早上起来就哭着闹着不来上学了······”听完事情的经过,我已经意识到和我的“警告”有关系。
**趁奶奶和我说话的空儿,挣脱奶奶的手跑掉了。
奶奶想把她追回来,被我拦下了。
我安慰奶奶,说:“没事,让她回去冷静冷静吧,上午
我给她请半天假,中午十二点整去接她(这里冬天的作息是上午9:00~下午3:30,中间家长过来送午饭)。
”并且把我对**的警告告诉了奶奶,告诉她那很可能就是导火线。
令人欣慰的是,不到十点奶奶就把**送来了。
我还像往常一样给他们上课,**也很快恢复了正常。
放学后,我安排**先回家吃饭,4:30以前回来补星期天作业,哪知**一去不返。
我找到**家,爷爷奶奶也不知道她去哪了。
我们分头去找,还出动了几名学生,最后连村广播也惊动了,全村人都在找她。
后来**奶奶和我找见了她,我冲上去把她拉住,带回了家。
后来她还是企图逃跑,结果又被我抓回来了。
分析:由于隔代抚养,家里又有三个小孩,家长对孩子物质上的溺爱和情感发育上的忽视导致**养成了懒惰、马虎、任性等坏习惯。
这次的事情只是一次爆发,真正的问题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却没有被认真对待、解决。
加上频繁更换老师,孩子要不断适应新老师、新习惯,对孩子养成稳定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极为不利。
而且据了解,上批支教生极不负责,每天只知道玩手机,作业不能及时批改,日常教学活动无法保质保量,致使**养成了不做作业、迟到的坏习惯。
方法:我与**,及其家长商定,以后孩子回到家里,家长应多督促**,完成作业,限制看电视时间,允许**出去玩。
如果**不遵守约定,家长应该及时惩罚或者交给我处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给予**更多的关注,督促她好好学习,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不要迟到。
家长和学校合作,施加持久的影响。
时间久了,效果就慢慢显现了,现在**的坏毛病虽然没完全改掉,但相比初来时已有了很大改观。
希
望她以后的老师能够多多关注她,帮助她养成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