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甫诗三首《春望》

杜甫诗三首《春望》


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具体写国事和家事。由于战乱长久,国 家危难深重,与家人音信阻绝,因而把家信 看得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可见诗人思乡盼 信的心情是多么迫切!这一联流露诗人强烈 的忧国感情。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 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赖之际,搔 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 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 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 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杜甫诗三首 《春望》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县探家, 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叛贼攻破潼关, 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辘州。七月,肃宗即位于 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 被押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二年四月, 他乘机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当时朝廷 的所在地——凤翔县。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 月写的。
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
“感”“恨”的主体。花、鸟在春景中是最有代表性
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
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平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
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 儿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另一种以花、鸟为 “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的结果。 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
从“烽火连三月”可见祸乱之久,家人生死未卜, 仍为悬念。一句“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 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 出诗人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白发几不胜簪。这样,在国 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 哀。
思考:1、后四句描绘出诗人当时怎样的心 情?
2、整首诗诗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念家悲己的感情。
• 这两首诗风格迥异的原因是什么? 从写作背景来说:
《望岳》写于社会繁荣的开元盛世,诗人生活优越,是一 个意气风发的青年,笔端自然洋溢着蓬勃的朝气; 《春望》写于战乱之中,诗人颠沛流离,字里行间既有对国 家命运的担忧,又有对家人的牵挂。
从写作题材来说:
《望岳》以五岳之首泰山为写作对象,它巍峨、高大、秀丽、 神奇给人以振奋与昂扬; 《春望》着眼于沦陷后的国都,荒凉破败的城池、杂乱森郁 的草木,让人内心忧戚愁苦。
从思想感情来说:
《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的是不怕困 难、敢于攀登绝顶的气概; 《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因为烽火遍地、 家信不通,所以离乱伤痛。
一、诵读感知
溅jià n
簪zān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感情基调:
深沉、沉郁、忧伤。
二、精读品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描绘长安劫后的凄凉景象。前句一“破”一“在”,似 乎相反,但正是“在”突出“破”,从中透出山河依旧, 人事全非的感慨。后句“草木深”应反映春景,然而却 没有显示出一点春意,反呈现出城市破败、人烟稀少, 遍地草木的荒凉,深藏诗人无限慨叹。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借花鸟的心惊落泪来抒 发有感时的急剧变化,恨与家人分别所产生的特殊心 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可作两 种解释:⑴诗人因感时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 鸟鸣而感到惊心;⑵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 泪,鸟恨别而惊心。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 什么?
小结 《春望》写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它集中地表 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感人至深。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统在“望”字
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 从城到山河,再到花鸟;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 离情,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
地转入了低头沉思,全诗沉郁忧伤,真挚自然。
三、拓展延伸:以“望”为切入点比较两首诗:
望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春望
“望”的对 高大连绵的泰山,它神 国都沦陷后的残破城 奇秀丽、巍峨高大 池和遍地荒草 象不同 远望:一脉青色横亘于 近看:城池残破, 花鸟仿佛也在感伤 “望”的视 齐鲁之间,无尽无了 角不同 近看: 山南山北分昏晓,细 远望:满城荒草丛 看峰峦层云,决眦目送归鸟 生,荒凉一片 “望”中所 泰山雄伟壮大,令人心 满城破败,凄凉荒 神激荡,豪情满怀 芜,使人黯然神伤 感不同 表达了建功立业的雄心, 抒发了在战火中对亲 “望”中所 洋溢着盛唐的积极进取 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 寓之情不同 精神 忧虑,深沉抑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