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急诊科 陈静
概
念
是运用力学原理研究维持和掌握身体的平衡,以及人 体从一种姿势变成另一种姿势时身体如何有效协调的 一门科学。正确的姿势有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 能,并且只需消耗较少的能量,就能发挥较大的工作 效能。不正确的姿势易使人体肌肉产生紧张和疲劳, 影响人体健康。
学习人体力学的意义
人体局部平衡是整个人体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分,而且整个人体平衡也是由各个局部平衡来实 现的。
(三)平衡与稳定
重心:是重量的中心。人体 重心的位置随着四肢和躯
干的姿势而改变,当人直立时,重心在骨盆的骶骨上部 靠前方。 重力线:是一条假象的通过重心的垂直线。(是自重心 垂直于地面的线)
支撑面:指人或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支持重力的 面积)
在提物品、抱起或抬起患者移动时应尽
量将物体或患者靠近身体;
应将患者靠近自己的身体,以使重力线
落在支撑面内,增加稳定性。
(五)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六)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移动重物时应注意平衡,有节律并计划好所要移 动的位置和方向,以直线方向移动,尽可能用推 或拉代替提取。
不正确使用力学原理可造成的问题
1、受伤:椎间盘脱出。
2、腰背部疼痛。 3、疲劳。 4、病人意外。
思考题
1.力学原理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应用
2.举例说明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保证护理人员的平衡与稳定
3.平衡与稳定的要素有哪些
护
士
患 者
维持良好姿势
减轻疲劳 提高工作效率
增进舒适、安全 预防并发症
一、常用的人体力学原理
一、杠杆作用 1.平衡杠杆 2.省力杠杆 3.速度杠杆
二、摩擦力
三、平衡与稳定
(一)杠杆作用 杠杆
是利用直杆或曲杆在外力作用下绕杆 上一固定点转动的一种简单机械
受力点 称 力 点
固定点 称 支 点
克服阻力的 点 称 阻力点
当人垂直双臂直立时,重心位于骨盆的第二骶椎前 约7cm处 如把手臂举过头顶,重心随之升高。 当身体下蹲时,重心则下降
甚至吸气时膈肌下降,重心也会下降
三、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支撑面是人或物体
与地面接触时的各 支点的表面构成的, 并且包括各支点之 间的表面积,可以 为站立、提重或移 动时提供稳定性。
平衡与稳定的要素
物体的重量 物体的重心 重力线
支撑面
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物体重心的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
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 人或物体的稳定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一、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物体的重量越大,稳定度越大
二、物体重心的高度与稳定成反比
人体重心的位置随着躯干和四肢姿势的改变而改变
O支点
重臂
B
重点
பைடு நூலகம்
A力点
力臂
平衡杠杆
是支点位于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的杠 杆.其动力臂与阻力臂可等长,也可不 等长。
省力杠杆
阻力点位于动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 其动力臂总是比阻力臂长,所以省力。
速度杠杆
动力点位于阻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 其动力臂总是比阻力臂短,所需的力 较阻力大,但能换来距离较大的移动。
(三)降低重心
在取位置低的物体或进行低平面的护理操作时,双下肢应随身体动作 的方向前后或左右分开,同时屈膝屈髋 上身近似直立的下蹲姿势,可以降低了重心,减少弯腰,减轻腰部负 荷,背部也不易疲劳,又使重力线在扩大了的支撑面内保持了身体的 稳定性。 同时利用重心的移动完成操作,做到了节力。
(四)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四、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 人或物体的稳定
重力线是重量的作 用线,是自重心 垂直于地面的线。
1 2 3 4
利用杠杆作用
扩大支撑面 降低重心 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用最小量的肌力作功
力学原理在护 理工作中的应 用
5
6
(一)利用杠杆作用
护士操作 时 两臂持物时
应尽量靠近操作物
提取重物时
两肘紧靠身体两侧,上臂下垂,前臂 和所持物体靠近身体因重臂缩短 而省力,腰段脊柱上的压力也就 减轻
• 最好把重物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由两手提拿 • 若重物由一只手臂提拿,另一只手臂可向外伸展 以保持平衡
(二)扩大支撑面
可根据实际需要两脚前后或左右分开 以扩大支撑面,取得平衡稳定的姿 势
应尽量扩大支撑面 如患者侧卧时,应两臂屈肘一手放于 枕旁,一手放于胸前,两腿前后 分开,上腿弯曲在前,下腿稍伸 直以扩大支撑面,稳定患者的卧 位。
(二)摩擦力
静摩擦力与物体 是相互接触的 发生滑动趋势的力的 摩擦力的方向 两物体在接触面 方向相反.它的大小与 与运动力的方向 该力相同,并随 上发生的阻碍 相反 力的增大而增加
相对滑动的力
(三)平衡与稳定
为了使物体保持平衡,必须使作用于物体的一切 外力相互平衡.也就是通过物体重心的各力的总和 应等于零,并且不通过物体重心的各力的总和也 等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