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1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1

化学科普阅读题试题集1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2O。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

(填反应类型)(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CO+CuO△Cu+CO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考点∶考查制取CO并还原CuO。

2.阅读下列短文:氢氧化钾(化学式KOH)的性质与氢氧化钠的性质相似。

A.纯净的氢氧化钾是白色固体;B.它极易溶解于水;C.氢氧化钾固体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水而潮解;D.氢氧化钾固体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E)氢氧化钾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可以制得氢氧化铜。

根据上面短文的内容,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填空:(1)从上面的短文中得知,氢氧化钾的物理性质为(填序号) 。

(2)写出上面短文中涉及到的与氢氧化钾的化学性质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氢氧化钾的性质,你认为氢氧化钾固体的保存方法应是。

【答案】(1)A、B、C(2)2KOH+CO2=K2CO3+H2O;2KOH+CuSO4=Cu(OH)2↓+K2SO4(3)密封保存【解析】(1)氢氧化钾的颜色、状态、水溶性、吸水性等方面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ABC.(2)氢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碳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KOH+CO2═K2CO3+H2O;氢氧化钾和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钾,化学方程式为:2KOH+CuSO4═Cu (OH)2↓+K2SO4.(3)因为氢氧化钾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应该密封保存.故填:密封保存.3.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I、吕布兰法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1)碳酸钠俗称__________。

(2)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索尔维法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

原理如下: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ΔNa2CO3+CO2↑+H2O。

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实验完毕后,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实验记录如下:加热时间/min t0t1t2t3t4t5剩余固体质量/g 未记录 15.3 13.7 11.9 10.6 10.6请回答下列问题:(3)装置图中,饱和NaHCO 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4)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5)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 2时NaHCO 3固体的分解率是________(已分解的NaHCO 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 3质量的比值)(精确到0.1%)。

若加热前NaHCO 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 ,上述计算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

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______)A 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B “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C 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

【答案】纯碱、苏打 污染环境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50% 偏小 ABC【解析】【分析】【详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故答案:纯碱、苏打。

(2)吕布兰法制备纯碱过程中有一氧化碳、氯化氢气体产生,污染环境,故答案:污染环境。

(3)稀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溶液可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4)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为防止氨气逸散,污染空气,可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故答案: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5)解:设原3NaHCO 的质量为x ,2t 时刻,分解的3NaHCO 的质量为y 。

Δ323222NaHCO=Na CO+H O+CO 168106x10.6g↑168x10610.6g=Δ323222NaHCO=Na CO+H O+CO 168106y106y168↑106(16.8g y)y13.7g168-+=y8.4g=38.4gNaHCO=?100%=50%16.8g的分解率答:2t时刻,3NaHCO的分解率是50%,若加热前碳酸氢钠中混有氯化钠,则最终得到固体质量偏大,由此计算得到的原固体总质量偏大,2t时刻分解的3NaHCO的质量不变,则分解率偏小。

故答案:50%、偏小。

(6)根据题意,A、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A符合题意;B、“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B符合题意;C、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C符合题意。

故答案:ABC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董丽颖、张永刚等,原文有删改)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5(PO4)3(OH),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

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

后经改进,制得的HAP 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

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

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

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图(b)所示。

近来,一种对PM: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Ca5(PO4)3(OH)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可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

(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______g•g-1(结果取整数)。

(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__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B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C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答案】不易燃韧性好,耐高温,不燃烧 7 能 AB【解析】【分析】【详解】(1)由“耐火”可知其具有不易燃烧的化学性质;(2)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3)由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7 g•g-1;(4)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5)A.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

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故说法正确;B.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HAP 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故说法正确;C.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故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不易燃;(2)韧性好(或耐高温或不易燃烧);(3)7;(4)能;(5)AB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污染源污染物建筑材料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家具甲醛(CH2O)、甲苯(C7H8)等办公用品O3、电磁辐射等烹饪CO、NO2、SO3、PM10等室内微生物结核杆菌、霉菌等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填序号).a.甲醛有毒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3)“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__.(4)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_.【答案】烹饪 abc 光、TiO2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解析】(1)含碳元素的燃料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