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分析报告一.公司简介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自有品牌的计算机系统及其相关产品为主,在信息产业领域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是国家120家试点大型企业集团和国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集团之一。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包括两大子公司:联想电脑公司、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
联想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
1994年,联想创建微机事业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编号992)的市值达到900亿元港币左右,位居香港股市十大上市公司之列。
1997年,联想取得中国PC业销量第一的业绩。
1999年,是联想奋进的一年,联想销量一跃成为亚太第一。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
2003年4月,联想集团换标Lenovo,预示着国际化进军的构想。
2004年3月联想集团与国际奥委克签署全球合作伙伴协议,所谓TOP赞助计划,预示着国际化进军又迈进了一步。
2004年3月28日 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接受采访谈到,2003年业绩比2001年和2002年下降了,2004年3月裁员5%,要进行战略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以提高效率。
联想在2005年5月完成对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收购,由民族IT产业的领军企业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生产商,这标志着新联想的诞生。
新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
2005年8月10日,联想集团公布2005年第一季度业绩,期内实现纯利3.57亿港元,是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后,首次计入该业务的季度财务报告。
2006年1月,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获得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再次体现了联想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明显技术优势。
2006年联想第一次在海外大规模发布Lenovo品牌的PC产品,标志着联想在全球范围内打造Lenovo国际品牌的行动迈入新的阶段。
2006年3月联想以全票通过正式加入国际可信计算标准组TCG(Trusted Computing Group),成为TCG组织核心成员(TCG Promoter)。
TCG可信计算技术代表未来IT技术发展趋势,成为核心成员就能对未来IT产业产生影响力。
2006年8月联想推出了两款面向中国大客户市场的商用台式电脑新品——新开天、新启天,联想新开天正式成为首款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台式电脑。
在本次发布会上,联想集团和北京奥组委举行了隆重的“首款奥运机型”赠机仪式,将首台新开天电脑赠送给北京奥组委。
2007年4月北京奥组委和国际奥委会联合宣布联想集团成为北京2008奥运会火炬接力全球合作伙伴。
同时,由联想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方案,历经北京奥组委三轮遴选在全球388个竞标方案中脱颖而出,联想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历史上第一家源自中国的奥运会火炬接力合作伙伴。
2007年8月联想发布“新农村战略”,在未来三年把信息科技产品带进中国10万个行政村,影响和带动30万个行政村,让300万以上的农户能够用得起、用得好信息产品。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在北京发布了“第二届‘IT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调查结果”,联想荣登榜首,国际化成果再次获得外界高度评价。
2009年2月联想集团董事会宣布调整公司管理层以加强公司实现长期全球战略的能力,柳传志重新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元庆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
2009年11月联想向由弘毅投资为首的一些投资者收购联想移动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联想移动”)的所有权益,此次收购标志着联想将全面进军高速增长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
2010年4月联想在北京举行了移动互联战略暨新品发布会,宣布在中国正式启动移动互联战略,并推出乐Phone、Skylight、ideapad U160等移动互联终端。
2010年11月联想集团以“移动互联”、“一体台式机”和“云计算”三大主题产品和技术,亮相第十二届高交会。
联想集团的建立与成长,经历了以下几个战略发展阶段:1、起步阶段(1984年-1988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战略是:以技术服务作为积累。
资金的主要手段、以拳头产品为龙头推动技工贸的发展,并形成了联想早期的“大船结构”的管理模式。
2、国际化战略阶段(1988年-1994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战略是:“瞎子背瘸子”的产业发展策略,“田忌赛马”的研究开发策略和“茅台与二锅头”的产品经营策。
3、一体化战略阶段(1994年-1999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战略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将组织结构变革为更适应市场需要的事业部制;将一直坚持的直销模式改变为分销模式;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价格杠杆,树立产品在行业内的强势地位。
4、多元化战略阶段(1999年-2003年)。
这个阶段的主要战略是:在公司层面建立竞争力保障体系,并使该体系能被各业务群所继承和发扬;以公司战略和业务群的需求为导向,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前瞻性的产品规划能力、研发能力及研发管理体系;贯彻人才意识,建立科学系统的人力资源体系。
5、战略并购阶段(2004年至今)。
2004年底联想集团实施跨国并购美国IBM PC业务战略,这次跨国并购战略的绩效与风险,可对我国广大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新鲜经验与启示。
二、公司内外部环境分析(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
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科技、文化六个方面。
1、“Politic”即“政治环境因素”。
联想的政治背景雄厚并且现在社会政治局面非常稳定。
联想有国家政策支持,在国家提出“将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政策的号召下,我国的政治环境对联想集团的国际化路线更是百利而无一害。
2、“Economic”即“经济环境因素”。
进入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和电脑行业本身均出现了一定变化,同时地震、水灾等一系列不可预知的突发事件,令发展平稳的电脑连锁行业出现了一丝波折。
但电脑市场整体增长趋势的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变化。
3、“Society”社会环境。
我国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如发达国家,对于高科技产品的消费能力还有待提高;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未来市场消费潜力巨大。
4、“Technology”即“技术环境因素”。
我国在电子技术领域属于本土的自主研发能力还比较弱。
但随着本土各大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收购、兼并国际知名高科技企业或业务部门,直接吸收国际领先技术,使得我国现有技术环境得到长足进步。
5、文化环境。
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进而带动电脑消费需求的上升,个人电脑的使用在城镇市场开始进入普及阶段。
6、法律环境。
中国政府在鼓励IT行业发展方面相继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法规。
2003年的《政府采购法》及2004年的《电子签名法》,必将带动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2005年,信息技术产品所涉及的251个税目将全部实现零关税,这给国内计算机产业既带来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2) 微观环境分析——SWOT分析1. “Strong”即“优势因素”。
①市场份额据IDC数据,联想在亚太PC市场(不包括日本)的优势突出。
2010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在亚洲市场上,联想笔记本电脑领跑,以30.6%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一位。
联想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达两位数。
另外,联想在本土中国市场的优势更加突出,不论是笔记本市场还是台式机市场,联想均是PC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厂商。
②品牌优势在PC市场,联想品牌的领导力在中国市场已经超过众多竞争对手,处于行业领导者的地位。
自从收购IBM PC以来,联想形成的双品牌战略优势日益显现,Lenovo和ThinkPad分别在消费和商务市场占据了领导地位,可以说Lenovo和ThinkPad使联想笔记本在中国市场拥有强大的组合品牌,形成对消费市场与商务市场的全面覆盖。
③区域市场优势在中国4、5级市场,联想的品牌知名度远远超过戴尔和惠普,这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消费理念有关,他们更依赖于本土化的品牌,尤其是近年来联想通过一系列的奥运营销大大提高了品牌影响力。
④本土品牌的经验联想在中国本土有十年的经验,对本土消费者需求能准确把握,这是其他品牌所不具有的优势力量。
另外,由于国内品牌企业在渠道架构、成本控制力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根据市场发展迅速调整方向和策略,第一时间将自己产品的消费价值传递给消费者,从而赢得时间差优势。
2. “Weakness”即“劣势因素”。
①全球PC市场所占份额较少市场份额是产品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从全球PC市场份额来看,联想排在第三位,与惠普相差较远。
而在美国市场上,联想与戴尔更是差距较大。
联想要想赶超惠普、戴尔,绝非轻而易举的事。
②15.4产品线较为单薄联想将14.1英寸产品作为主力机型,这完全与市场的发展方向相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
但联想在其他产品的布局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15.4英寸产品,联想该产品线显得较为单薄。
3. “Opportunity”即“机会因素”。
①奥运战略是联想国际化最好的机会联想近年来借由体育进行营销的案例很多:包括签约2005年世界足球先生罗纳尔迪尼奥、携手NBA,成为NBA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和唯一的PC 合作伙伴、赞助F1威廉姆斯车队等等。
但是最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是联想的奥运营销。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是一次提高中国本土企业形象和知名度,帮助中国企业进军世界市场的难得机遇。
ZDC认为,奥运战略是联想国际化的最重要一步和最好的机会。
②“新农村战略”将成为未来联想的王牌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深入,联想日前发布了“新农村战略”,称将在三年内把联想的低价位电脑销售到中国10万个行政村,并在30万个行政村扩大联想的影响力。
可见,“新农村战略”将成为未来联想的重头王牌。
4. “Threaten”即“威胁因素”。
①目前,国际品牌的定位转移,开始挖掘中低端市场。
随着价格优势的逐步降低,价格战给联想带来了市场威胁。
②面对拥有品牌、规模以及资本明显优势的国际品牌的围攻,如何挖掘在服务、成本、渠道及人才方面的固有优势,同时将技术突破转换为稳定的产品品质,这也是联想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③在中国,惠普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区域扩展计划:2003年,惠普在20个城市建立了330家店面。
到2007财年中期,惠普已在420个城市建立2000多家店面,预计其未来的覆盖面积将扩大到600个城市。
这显然会对联想的区域优势构成巨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