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洱茶茶艺课教案定稿版

普洱茶茶艺课教案定稿版

普洱茶茶艺课教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普洱茶茶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学习,学会普洱生茶的冲泡及泡茶过程中应遵循的礼仪,初步了解如何品茶。

教学重点学会用规范化动作及正确的步骤冲泡普洱茶。

教学难点利用投茶量、水温、冲泡时间把普洱茶本身特有的色、香、味冲泡出来。

课前准备1、仪容仪表发型:长发要束起来或盘于脑后,以整洁、不掉落、不影响操作为宜。

头发梳洗干净、整齐。

额发不过眉,不影响视线。

着装:与环境、茶具匹配的中式服装手部:清洁、不留指甲、不涂指甲油,不佩戴饰物面部:干净、整洁。

男性面部修饰干净,不留胡须。

2、备具a.冲泡器具(以下三种任选其一)(1)紫砂壶(最佳):一般来说,普洱茶的浓度高,选用腹大的壶冲泡,可避免茶汤过浓,尤以陶壶、紫砂壶为宜。

紫沙壶中尤以身圆、壁厚、砂粗、出水流畅者为上,由于普洱茶适宜用高温来唤醒茶叶及浸出茶容物,而紫砂壶的透气性好且保温性好,泡茶不走味,能较好的保持普洱茶的香气和陈味。

另外,普洱茶古朴内敛,此类壶形态与普洱茶特有茶韵更为相合,故选用紫砂壶冲泡为最佳。

(2)盖碗杯(最常用):由于盖碗清雅的风格最能反映出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自由的欣赏普洱茶汤的色泽变化,它不吸味,可泡出它的真实原味。

故盖碗杯为现代茶艺最常用的冲泡器皿。

但用盖杯冲泡,技巧要求高一些,否则很烫手。

(3)土陶瓷壶:由于普洱茶的冲泡适宜使用大一点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现出普洱茶的色、香、味等品质特征。

土陶瓷壶一般体积较大,其特有的古典粗犷的美更符合普洱茶深厚的陈韵,故适合多人,朋友之间一起饮用,故土陶瓷提梁壶已经成为一新的时尚。

b.茶杯选择白瓷或玻璃的,以便观其自然汤色,茶杯可大于功夫茶(乌龙茶)用杯,用厚壁大杯饮茶,这既适应普洱茶醇厚香甜的特性,也比较贴近云南人粗犷的饮茶习俗。

c. 其他公道杯:以质地较好的透明玻璃具为首选。

普洱茶以茶汤晶莹亮丽、颜色多变而着称。

人们常常把云南普洱茶的汤色比喻为“陈红酒”、“琥珀”、“石榴红”、“宝石红”等等。

观色已成为普洱茶艺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好的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如红酒一般,盛在玻璃公道杯中,可观汤评茶,品味普洱茶汤色之美。

品茗杯:品茗杯建议选择瓷质或玻璃的,即可观其汤色,又清秀风雅。

另外还需准备茶漏、茶巾、随手泡、茶荷等3、备水:自古以来有许多关于评茶择水的记载,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

无水不可与论茶也。

”佳茗须得好水匹配,方能相得益彰。

古人将宜之水分为天水和地水两大类,天水亦称“无根水”,即雨、雪、霜、露、雹,地水限泉水、江水、河水、湖水、井水依次为佳。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泡茶用水原则上应选择软水,如纯净水、矿泉水等,也可以用自来水,但最好先沉淀一下,以减少漂白粉的气味。

必须注意的是,泡茶用水一定要清洁卫生,一定要符合饮用水要求。

(注:煮水时不宜过渡沸腾,这样水中的氧气过少会影响茶叶的活性。

)4、备茶:用茶刀顺茶饼(沱、砖)分层处轻轻撬取,通过逐层拨茶,既能保持茶条的完整,减少碎末茶,又便于面茶与里茶的搭配,准确反映紧压茶的品质。

可按饮茶人数多少决定取茶数量。

知识点普洱茶的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中医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力气、延年益寿等功效。

普洱茶功效的现代研究共列述这20项,既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防治冠心病、降压、抗衰老、抗癌、降糖、抑菌消炎、减轻烟毒、减轻重金属毒、抗辐射、兴奋中枢神经、利尿、防龋齿、明目、助消化、抗毒、灭菌、预防便秘、解酒等.那么,什么是普洱茶“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是这样定义的: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普洱茶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茶两大类型。

1、普洱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下生长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工艺制成的紧压茶。

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墨绿、香气清纯持久、滋味浓厚回甘、汤色绿黄清亮,叶底肥厚黄绿。

2、普洱熟茶是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经后发酵(快速后发酵或缓慢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品质特征为:外形色泽红褐,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红褐。

据说,发酵普洱茶是马帮折腾出来的,因为马帮运输茶叶的时间较长,一路上茶叶慢慢地冷发酵,形成了独特的大叶种后发酵普洱茶。

这种茶叶醇和、耐泡,有很浓的陈香味。

茶商受到发酵的启发,便广泛地应用到了生产环节,只是这个时候,没有人耐心等着普洱茶自己发酵了,他们采用了现代科技,加速了普洱茶发酵的时间。

今天来说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有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之分。

关于普洱茶的传统工艺,着名普洱茶专家、云南农业大学邹红杰教授在《云南普洱茶》一书中这样记述:清初普洱茶的制作主要是由茶农完成的。

首先茶农们将春天最好的茶加工成芽茶、蕊茶、宫廷团茶贡给皇上。

随后采摘的青茶杀青后在太阳下曝晒,先制成晒青毛茶;再经蒸压成型,制成圆形紧茶。

这里有两个工艺细节关系到普洱茶最终的品质形成,必须在这里提及。

晒青毛茶的传统工艺决定了其中含水分较多。

同时在运出产地时要装入竹筐,为防止茶叶齑碎,必须在包装前 8 小时左右喷洒少许清水,翻拌均匀,将茶潮软,这更加大了其含水量。

将这种晒青毛茶从产地运出,用人背大约12 天,马驮大约12 天到当时的茶叶集散地(总茶店),此时,这批茶已基本完成了一个初步的冷发酵过程,由生茶(未发酵)变为发酵较轻的熟茶。

在普洱或思茅总店,一部分散茶经挑拣后内销;一部分蒸压成饼,每7 圆为一筒,外包笋叶,这时为使笋叶柔软也要将其浸湿,随后销往藏区。

从思茅经传统的茶马古道→景谷→景东→南涧→祥云→丽江→滇藏线到拉萨。

这条路全程需要100余天,尽管路途遥远、空气干燥、气温较低,但茶叶本身和笋叶中包含的水分仍使这些饼茶缓慢地冷发酵,形成云南特有的大叶种后发酵普洱茶,其独特的陈香和浓醇的汤色尤受藏族同胞的喜爱。

普洱茶的形成,最初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特定的地理、气候原因和特定的运输过程中形成的历史产物。

当初这些工艺很难为外人知道,造成了普洱茶的神秘感。

有人说它是错误的产物,但这种错误是美丽和功德无量的。

所以,人们说,发酵普洱茶是茶马古道上的马帮折腾出来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茶艺,是指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术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它包括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两部分,其中又以泡茶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能谈得上品茶。

但是泡茶泡得很好而不懂品尝、欣赏,就是很遗憾的事情。

泡茶讲究技艺,是因为它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即不但要掌握茶叶的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的问题。

因为除非是自饮自泡,只要是为他人泡茶,就处于人家的视野之中,成为被观赏的对象,就需要讲究环境、茶具、动作以及本人的仪表和精神状态的艺术性,给人以美的感受。

因此,不但要讲究科学地泡好一壶(杯)茶,还要强调艺术地泡好一壶(杯)茶。

茶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茶叶的基本知识。

学习茶艺,首先要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品质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

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

第二,茶艺的技术。

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艺。

包括茶艺术表演的程序、动作要领、讲解的内容,茶叶色、香、味、形的欣赏,茶具的欣赏与收藏等内容。

这是茶艺的核心部分。

第三,茶艺的礼仪。

是指服务过程中的礼貌和礼节。

包括服务过程中的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互相交流与彼此沟通的要求与技巧等内容。

第四,茶艺的规范。

茶艺要真正体现出茶人之间平等互敬的精神,因此对宾客都有规范的要求。

做为客人,要以茶人的精神与品质去要求自己,投入地去品赏茶。

作为服务者,也要符合待客之道,尤其是茶艺馆,其服务规范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五,悟道。

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是人生的哲学,道属于精神的内容。

悟道是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普洱茶被归为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它是黑茶类较为普遍饮用的品种,经过长期存放,使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在温湿条件下不断氧化,形成“陈香”是其特殊的品质风格。

储存时间越长,其滋味和香气愈加醇香,品质也越好。

二、冲泡过程入座与坐姿(1)入座时要轻、稳、缓。

走到座位前,转身后轻稳地坐下。

女子入座时,若是裙装,应用手将裙子稍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再拉拽衣裙,那样不优雅。

一般从椅子的左边入座,离座时也要从椅子左边离开。

女士入座尤要娴雅、文静、柔美。

如果椅子位置不合适,需要挪动椅子的位置,应当先把椅子移至欲就座处,然后入座。

不能坐在椅子上移动位置。

(2)神态从容自如(嘴唇微闭,下颌微收,面容平和自然或面带微笑)。

(3)双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于操作台,掌心向下四指自然合拢呈八字形放于茶台边缘。

(4)坐在椅子上,头正肩平,上体自然挺直。

(5)双膝自然并拢,双腿正放或侧放,双脚并拢。

男士两膝间可分开一拳左右的距离,脚态可取小八字步或稍分开以显自然洒脱之美,但不可尽情打开腿脚,那样会显得粗俗和傲慢。

(6)坐在椅子上,应坐于椅子的1/3至2/3之间。

1、布具(主泡器以紫砂壶为例)首先,将茶具定位。

茶具定位一方面是为了桌面的分配与照顾左右手的分工,另一方面则让各项动作顺利完成。

茶具的摆放方法通常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

摆放茶具的过程要有序,左右要平衡,尽量不要有遮挡。

品茗杯要用茶夹逐一整齐放置于茶船上,用茶夹的目的是避免用手触杯沿,否则有不洁之嫌;茶巾折叠整齐,折口朝内。

摆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以方便茶具起落是蘸一下茶巾,避免茶具起落时有水滴落。

例如:将主泡器(紫砂壶、公道杯)平行放置在自己的正前方,茶船中部;茶漏放于茶船左上方;茶道组放于茶船右上方;品茗杯呈一字形整齐排放于主泡器前。

2、赏茶(若茶叶的外观不佳,该步骤可省略)赏茶是品饮者在喝茶前欣赏茶叶的外观、色泽及香气,体会到的该种茶特有风格。

将准备好的普洱茶用茶夹放入茶荷内(不要用手直接抓取茶叶)。

赏茶时,双手持茶荷,观赏茶叶的条索、色泽等。

第一位品茶者在赏茶后,将茶荷置于第二位品茶者正前方,顺序由此类推。

最后主位者收回茶荷,赏茶后置于原位备用。

3、温壶烫盏用沸水把杯盏烫一遍,主要起到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

1. 将沸水冲入紫砂壶,持壶摇晃几下,茶滤放于公道杯上,将茶壶内的水倒入公道杯2.再把公道杯内的水依次注入品茗杯中,公道杯中的剩余水旋转倒入水盂或直接倒入茶船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