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第二章认识你自己——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课堂活动
• 自我测验:每个同学在一张白 纸上写下尽可能多的关于自我 描述的句子:“我是…..”
“我是一名大学生” “我是善解人意的人” …… 要求选择能反映个人的个性风格的 语句。
• 请男女各一名同学与大家分享 对自己的描述。
课外作业:我的自画像
• • • • • • • • • 对自己的身高、体重、体型、外貌的评价; 对自己的智力、优点、特长的评价; 对自己的短处、缺点、弱点的评价; 我的座右铭; 我最欣赏自己的是: 我最讨厌自己的是: 我最近一次流泪: 我的朋友: 我与家人相处:
A 公开的我 C 秘密的我
B 盲目的我 D 未知的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 育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 育中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 育中心
自我意识结构
• 内容上分,有三种表现
• 生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 对自己身体、外貌、体能的意识。(8个月—3岁完 成) • 社会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属性的意识,包 括对自己的角色、地位、权利、人际等社会属性的 意识。(3-14岁) • 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属性的意识,它 包括个体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况、心理过程、 行为表现的意识。(青春期-成年)
(三)有效控制自我
1、把自己的感情出口放宽,莫使心胸像个瓶颈。 2、在任何情境中,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 从长远的利害作决定。 3、对生活环境中的一切多欣赏,少抱怨;有不如意 之处设法改善;坐而空谈不如起而行动。 4、对是非之争辩,只要自己认清真理正义之所在, 坚持到底。
5、设定积极而又可行的生活目标,然后全力以 赴求其实现;但却不能期望未来的结果一定 会成功。 6、不让自己的生活僵化,为自己在思想与行动 上留一点弹性空间;偶尔放松一下身心,将 有助于自己潜力的发挥。 7、与人坦率相处,让别人看见你的长处和缺点, 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与痛苦。
自我评价偏低的原因 • 1、过强的自尊心 • 2、自我期望水平偏高 • 3、适应能力差 • 4、认知偏差 • 5、环境与生活境遇因素
【自卑的主要表现】
• • • • • • • 自我评价低 超概括化和泛化 过分敏感、多疑 消极地看待问题,遇事习惯往坏处想 意志消沉 自我掩饰 不愿意改变,难以接受新事物
调适方法
1、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抑 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 来,走出自我的小天地。 2、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多设身 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 感受、关心他人。
三、大学生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方法
正确认识自我
积极悦纳 自我
调适 方法
自觉调控 自我
不断超越自我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阶段
埃里克森(E.H.Erikson, 1902~1994)是美国精神分 析医生,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家 之—。
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阶段
阶段 1 2 3 4 5 6 年龄 1岁半 心理危机 对人信赖←→对人不信 赖 发展顺利 对人信赖,有安全感 能自我控制,行动有 信心 有目的方向,能独立 进取 具有求学、做事、待 人的基本能力 自我观念明确,追求 方向肯定 成功的感情生活,奠 定事业基础 发展障碍 与人交往,焦虑不安 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 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 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 失败感 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 迷失 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 相处 1岁半-3、4 自主←→羞怯、疑虑 岁 4-5岁 6岁-青春期 青年期(1218) 成年期(1928) 中年期(2955) 老年期 主动感←→内疚感 勤奋感←→自卑感 自我同一性←→自我混 乱 亲密感←→孤独感
等。
社会自我
的认识
自尊、自信、自 追求名誉地位, 爱、自豪、自卑、 与他人竞争,争 自怜、自恋 取得到他人的好 感等 有能力、聪明、 优雅、敏感、迟 钝、感情丰富、 细腻 追求信仰,注意 行为符合社会规 范,要求智慧与 能力的发展。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 育中心
心理自我
对自己的智力、性 格、气质、兴趣、 能力、记忆、思维 等特点的认识。
扩展阅读书目:
1、《为自已出征》作者:罗伯· 费雪 2、《遇见未知的自已》作者:张德芬 3、《超越自卑》作者:阿德勒
谢谢大家!
•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中的认知成分,包
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 析和自我评价。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如身高 体重)、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如人际关系) 的认识。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的问题。
• 自我评价、自我概念是核心
•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包括
自尊、自信、自卑、自我效能感、成败体验、 自豪感与羞愧感、内疚等。自我认识主要解 决“自己对自己是否满意?”的问题。
老师
父亲 (家庭生活) 母亲
求学经历
社会经历 (同伴、同学)
(成长的阻力、破坏力)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 题及调适方法
(一)过度自卑 (二)自我评价偏高 (三)自我中心 (四)苛求完美
(一)过度自卑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否定的情感, 往往是自尊心屡屡受挫的结果。这类人 自我认识不客观,往往只看到自我缺点 而忽略了自我的长处,不喜欢自己、不 能容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否定、抱怨、 指责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价值,或夸大 自己的不足,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他人, 处处低人一等,丧失信心。
(二)积极悦纳自我
自我肯定 充满信心和毅力。 行为表现一向都自然 而诚恳。 了解自己的能力,也 知道自己的目标。 对自己的个性及人生 观引以自豪。 自我不肯定 为了讨好别人,掩饰 自己的感情。 同时从事多种活动, 但没有一件完成。 内心不安时外表仍若 无其事或惊惶失措。 常敷衍了事,无法专 注。
养成接纳自我的好习惯:
(四)不断超越自我(4A)
1、Acceptance 接纳,接纳自我与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 2、Action 行动,对自己决定的事,付诸行动,并全力以赴; 3、Affection 情感,工作学习时情感投入,获得乐趣,乐在其中; 4、Achievement 成就,以上三者完成后的自然结果。
结束语
• 如果你对自己感到满意,那么接纳自己吧,你会从 自身获得最热烈的赞赏和最有力的鼓舞;如果你对 自己感到失望,那么接纳自己吧,你将得到自己最 温暖的拥抱和最真诚的信任。 • 假如你把自己拒于自己的心灵之外,那么你永远对 自己不满意,痛苦、压抑、失败的情绪将常伴你左 右。 • 你是把自己当作朋友,相知、相伴、同舟共济?还 是把自己当作敌人,百般挑剔、无情驱逐?一念之 差,可以使你登上天堂,也可以把你赶入地狱。
7
8
关心后代←→自我关注
完美感←→失落感
热爱家庭,栽培后代
随心所欲,安享天年
自我恣纵,不顾未来
悔恨旧事,悲观失望
自我意识结构
• 形式上分,有三种表现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自我体验
自我调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认知
生理自我
自我评价
自我控制
追求身体的外表、 物质欲望的满足, 维持家庭的利益
对自己身体、外貌、 英俊、漂亮、有 衣着、风度、家属、 吸引力、迷人、 自我悦纳。 所有物等的认识 对自己的名望、地 位、角色、性别、 义务、责任、力量
第二章 认识你自己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

最先和最后的胜利是征服自己。只有科学地 认识自我,正确地设计自我,严格地管理自 我,才能站在历史的潮头去开创崭新的人生。 ——柏拉图
Who am I?
• 人自诩为万物之灵, 总想究诘宇宙自然的 奥妙。 • 然而曾几何时,人类 发现“自我”的存在 才是谜中之谜。
一、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三)怎样才能获得健康的自我形 象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 育中心
韩乔窗口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Jone)和哈里 (Hary)提出了关于人自我认知的窗口理论, 称为乔韩窗口理论。
自知
自不知
他 知
他 不 知
(一)正确认识自我
认识自己的 生理特点 认识自己的 优势
认识自己的 心理特点
认识自己的 劣势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 我认识的重要来源。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即我从做事的经验、选择与判断中认识自我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关系中认识自 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 “人贵有自知之明”,知人难、知己更难。
• 自尊是最重要的
• 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包括
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等。核心是 “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 人?”
• 自我控制是最主要的
建立健康正确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
老师 父亲 (家庭生活) 母亲
求学经历 (成长的பைடு நூலகம்力)
社会经历 (同僚、同学)
破坏自我形象的重要经历
自信心训练: 1、默念“我能行,我能行”,默念时要果断,重复几次, 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要默念; 2、多想自己开心的事; 3、经常面带微笑,尤其学会在挫折时笑得出来; 4、经常自然地昂首挺胸; 5、主动与人交往; 6、多欣赏振奋人心的音乐; 7、在自己已经取得成就或显现优势的领域继续努力; 8、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因为这些环境能为 你提供展示优点的机会; 9、主动尝试自己以前没做过的事,大胆去看、去想、去 做; 10、自己充实闲暇时间,尽可能去做有益于自己的事。
(二)自我评价偏高
1、自我扩张、高估自我,对自己的肯定评价 有过之而无不及。放大自己的长处,缩小自 身的短处,人际交往模式是“我好,你不 好”、“我行,你不行”。 2、容易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以为是,不易 处理好人际关系;易骄傲,常对自己提出过 高要求,承担无法完成的任务、义务而导致 失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