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务流程再造浅析

政务流程再造浅析


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
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全面革
图 1 政府再造逻辑框架
46 电子政务 8 E-GOVERNMENT2007
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 众负责任的和更有回应性的政府。而一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转变政府职能,
营环境;并且系统地提出了业务流程再 系列措施的实行推动了政府公共行政实 使政府能更好地发挥管理、决策、服务
程的长期性。G P R 既不是简单的组织结 结构,各项流程由公众做出绩效评价, 府管理服务流程的前提。
构重组或机构减肥,也不是单一的全面 使再造后的政府成为一个具有服务精
第四,政务流程再造强调运用系统
质量管理或电子政务的实现,需要一个 神,给予公众更多选择并提供互动的服 的观点、全局的思考和网络化的信息技
营利中心。随着市场分配社会资源方面
的作用逐步加大,市场成为营利中心的
同时,行政管理则面临着从营利中心向
受成本管理约束的服务中心转变。由于
公共财政和税收制度改革的滞后,大量
存在政府与民争利、侵蚀和干扰市场规
图 3 政务流程再造运行复杂度与制度性障碍关系
则等问题。所以从建立公共财政入手, 建立规范的刚性成本约束是再造现代政
殊性,他们不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
被动接受者,而是公共权力的“所有
者”,政府的角色是“服务而非掌控”,政
府流程必须以满足各种各样的公共需求
为前提。同时,对象的多元化导致公众
需求和满意度的多样性,以此造成绩效
评价的多样性,不仅期望政府流程的高
图 2 政府业务流程
效、便捷,更期待政府流程的透明、公 平与公民参与。
务 流 程 和 提 供 公 共 服 务 的 方 式 进 行 再 这就是政务流程再造(Government Pro- C o r p o r a t i o n)中正式对业务流程再造
造,其功能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信息 cess Reengineering, GPR)[1]。政府再造逻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做
关键词:政务流程再造 G PR 公共管理 政府资源规划
一、概述
新。政府再造是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的
“流程”(P r o c e s s )可解释为一系列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政府 前提,只有进行政府再造才能够消除部 相关的、有内在联系的活动或事件产生
作为信息社会的中心节点,其信息化的 门分割,满足公众对无缝服务的需要, 持续的、渐变的、人类难以控制的结果。
造的理论和方法[2]。从此以后,在美国 践中大量吸收和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理 的功能。
和西方发达国家中掀起一场工商管理革 论、经验和方法,并由此导致了政府公
命。企业再造理论以一种再生的思想重 共管理由强调环境的影响到强调管理结 三、G P R 的内涵、特性、指导思想和基
新审视企业,并对传统管理学赖以生存 果,包括完善公共服务网络结构、建立 本 原 则
传递模式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再设 同,导致 G P R 不可能是对 B P R 的简单模
⑶复杂性
计,以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绩效和服务 仿和移植,必须在“相似性”的基础上
任何一种革命都会受到来自不同势
质量,而不是简单的组织精简和结构重 呈现特有的属性[3]。
力的阻力。政务流程,政务流程再造强调以公众为 革,而是直接面向市场和社会的需求进 空间的限制,改变信息收集的方式,加
中心,以顾客为导向,以流程为立足点, 行改革,并且在“再造”过程中充分考 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实现信息的充分共
彻底改变传统政府以“自我为中心”的 虑到企业的发展、市场的发展、社会的 享,提高政府决策速度和应变能力,为
府的业务、信息与服务流程进行彻底的
目前,我国由于受“泛化政治”的
政务流程再造的主体和目标具有公 变革,所以必然与政治环境的变化息息
影响,一般从政治意识形态的意义上选 共性。G P R 的主体是行使公共权力,掌 相关。在流程再造的过程中,各种利益
择 使 用“ 再 造 ”和 “ 优 化 ”, 并 常 常 用 握公共资源,实施公共管理,提供公共 集团的博弈将影响和制约流程再造的深
造,但由于再造主体、客体和环境的不 价具有多样性。政府服务的对象具有普
政务流程再造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过
48 电子政务 8 E-GOVERNMENT2007
利中心向受成本约束的管理服务中心转
变,变“营利型”政府为“节约型”政
府。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直
接配置社会资源,政府既是社会资源的
配置中心,也是一个追求产值最大化的
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政 辑框架如图 1 所示。
了如下定义:B P R 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
府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公共管理理论 的出现,为政府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
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 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
电子政务的应用,为实现政府再造提供
⒈从企业再造到政府再造的发展 显著的改善,使企业最大限度地适应以
的、创新的管理理论,同时,又是在不 在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认为,一个行政业务流程是一组相关
断发展和完善中的理论。政府改革从企
从公共管理知识发展的逻辑来看, 的、结构化的活动集合,或者说是一系
业的变革中吸取经验,将企业业务流程 根据历史的经验,政府再造理论与社会 列事件的链条。这些活动集合或链条既
运用流程再造的理论对政府进行进 念、原则、组织结构、行为方式等管理
通过政府再造,建立一个高效的、对公 一步的改革,提高政府的信息化水平, 模式、组织结构模式、业务模式和服务
电子政务 8 E-GOVERNMENT2007 47
遍性,他们是所有受公共政策和公共管
理行为影响,享受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的社会公众;政府服务的对象也具有特
共服务的手段与方法,而电子政务作为 政务“简便、透明、高效”的客观要求,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Michael Hammer 和
一种新型管理理念的载体,必然要对传 对传统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的业务流程 James Champy 在《再造企业——管理革
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政府组织结构、业 进 行 大 刀 阔 斧 的 重 新 组 合 和 更 新 改 造 , 命的宣言书》(R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T h e
的基础——分工理论提出了质疑,成为 高绩效的体系和更加关注顾客服务;同
⒈政府业务流程及其再造的含义
管理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变革。
时导致了管理主义、以市场为基础的公
关于政府业务流程的含义,学者们
企 业 流 程 再 造 理 论 是 具 有 革 命 性 共管理、企业家政府、顾客至上等措施 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归纳起来可以
和民权运动高涨等社会现实,面临着科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程,为政府部门内部提供产品、服务和
学技术迅速发展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在 体制过渡、转轨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 信息的流程;③管理流程,促使面向公
这种社会背景条件下,以美国、英国、 的转轨、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与政府管 众的流程和支持流程有效配合以符合公
管理理念,变“职能型”政府为“服务 发展以及可持续成长性发展的需要。同 公众提供便捷的电子化服务。
型”政府。流程设计以方便公众获取服 时,这也符合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
第五,政务流程再造的核心是进行
务,在顾客立场上审视各种政务流程, 定位要求。
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重新设计。
力有所增强。因此,短期的效应和简单 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新的管理体制 各个子系统、子流程之间的合作,减少
的满足并不意味着 G P R 使命的完成。 改革,以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为契合点, 无效的部门和工作,消除重叠的流程;
⒊政务流程再造的指导思想
不再按照自上而下的政府需求来进行改 运用有效的网络信息技术,打破时间、
彻底改造,政务流程再造表现了政府管 结合,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公共服 机构越多的政务流程再造所遇到的制度
理体制、管理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务。
性障碍就越大。政务流程再造运行复杂
⒉政务流程再造的特性
⑵多样性
度与制度性障碍关系如图 3 所示。
政务流程再造尽管源于企业流程再
政务流程再造对象、需求与绩效评
⑷长期性
“优化”来替代“再造”。实际上,“优化” 服务的公共组织。主体的公共性提出了 度和广度,传统的以部门职能为核心的
立足于现有的流程,对其进行改进和提 再造行为的合法要素与形式条件,同时 流程将被围绕过程与结果进行系统设计
高;“再造”则是要抛开现有流程,面向 也 决 定 了 在 价 值 追 求 上 的 不 同 选 择 ; 的流程所取代,势必引起政府部门功能
家”、“人民社会主义”和“混合经济国 我 国 的 公 共 管 理 刚 刚 起 步 ; 在 实 践 上 ,
政府业务流程可以划分为三类(参
家”的政策所导致的政府管理失控、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自身建设取 见图 2 ):①面向公众的流程,主要是为
率低、财政赤字、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正处于由 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流程;②支持流
不断改善、验证、持续跟进的过程。再 务型政府。
术,变“低效手工型”政府为“高效电
造的流程必须经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
第二,政务流程再造强调从政府控 子化”政府。应用系统注重整体流程的
持续修正、改善,以保证新的流程全面 制市场向市场引导政府的转变,变“干 最优化,改变传统政府管理“各部门工
达到再造的预定目标,使组织的核心能 预型”政府为“导向型”政府。以行政 作卖力而整体效率低下”的现象;注重
电子政务 8 E-GOVERNMENT2007 45
政务流程再造浅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