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标点与翻译
古文的翻译
一、古文翻译的标准
严复:“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 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1.信(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2.达(译文要通畅明白) 3.雅(译文要典雅优美)
❖ 二、古文翻译的方法
❖ (一)直译: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 译。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词语间的对应关 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 对应。适合散文的翻译。
3.要掌握足够的古代文化知识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资治通鉴》标点本) 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从董仲舒之言也。 4.充分利用文言虚词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左传·襄 公三年》,中华书局1957年版《春秋左传读本》)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 5.充分考虑行文特点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江淹 《别赋》) 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
❖ 5.增(增译) ❖ 即通过增加词语来翻译文言语句,对一些
简古的语句要补足和增加一些成分 。 ❖ 6.调(转译) ❖ 合理调整语序,使一些特殊的语句符合现
代汉语的表达方式。
❖ (二)意译:就是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 去翻译。意译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 重新安排句子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 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 出来,只统摄原文大意进行翻译。适合一 些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的翻译。
二、古书标点的要求
❖ 1.字句必须能讲通 ❖ 2.内容必须符合情理 ❖ 3.语句必须符合文言语法 ❖ 4.押韵的文字必须符合古韵三、标点 Nhomakorabea文的方法
1.识字辨义是标点古文的前提 (华佗)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 如成者。(《三国志·华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复与两钱散,成得药,去五六岁,亲中人有病如成者。 2.要熟悉文言的词法句法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 语·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古书的标点
一、何为句读
1.何为“句读”? 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古人研读经书要自 己断句,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 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 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 2.句读符号 ヽ 一般用于句子中间的停顿。《说文》:“有所绝 止而识之也。” し 用于段末或句未的停顿《说文》:“钩识也。” 〇 用于句未的停顿。
❖ 1.对(对译) ❖ 即将文言语句中的字词,逐个对译成字面意思与
之完全相同的现代的词语。 ❖ 2.换(换译) ❖ 即将文言语句中的字词,转换成字面意思与之不
同的现代汉语中的词语。
3.留(保留) 即保留原文中的词语,不进行翻译,一些古今相同和今 天已经消失的事物,以及一些专有名词,可尽量保留。 4.删(减译) 即通过删去无法翻译的文言词语来翻译古文,对一些不再 使用的句法结构和虚词,只要译文已表达清楚,可略去不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