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航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习题集17页

南航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习题集17页

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习题集绪论(0-1)试计算Z-8直升机的旋翼实度σ、桨尖速度ΩR和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的桨尖M数。

(0-2)Z-9直升机的旋翼桨叶为线性负扭转。

试画出以桨距Ф7=11。

作悬停飞行的桨叶上r=(0.29~1.0)一段的剖面安装角()rφ→分布。

(0-3)关于反扭矩的是非题:a) 尾桨拉力用以平衡发动机的反扭矩,所以尾桨的位置要比发动机高。

()b) 尾桨拉力用以平衡旋翼的反扭矩,所以尾桨位置距旋翼轴很远。

()c)双旋翼直升机的两付旋翼总是彼此反向旋转的。

()d) 尾桨没有反扭矩。

()(0-4) 关于旋翼参数的是非题:a)旋翼的半径就是桨叶的长度。

()b) 测量桨叶的根部宽度及尖部宽度,就可以得到桨叶的根梢比。

()c) 测量桨叶的根部及尖部之间的倾斜角之差,就得到桨叶的扭度。

()d) 台式电风扇实度接近1。

( )(0-5) 假定Y-2直升机在某飞行状态下,旋翼拉力T=1200公斤,试计算其C T 值。

(海平面标准大气)第一章(1-1) 论证在垂直上升状态旋翼的滑流形状是图(a )而不是图(b ) (1-2) 假定Y-2直升机在垂直飞行状态发动机的功率有84%传递给旋翼,且悬停时悬疑的型阻功率为诱导功率的一半,桨端损失系数к=0.92;a) 求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悬停时桨盘外的诱导速度;b)求在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下悬停时的诱导功率、相对效率和直升机的单位马力载 荷;c)若以V 0=(1/3)v 10的速度作垂直爬升,此时桨盘处的诱导速度多大?诱导功率多大? 若型阻功率与悬停时相同,旋翼消耗的总功率多大?(1-3) 上题中,若飞行重量增大20%,除增大桨距外保持其他条件及型阻功率不变,那么其悬停诱导功率及相对效率将是多大?(1-4) 既然a) 是否可以认为,只要把旋翼直径做得很大,就可以用很小功率的发动机做成重型直升机?b) 直升机的发展趋势为什么是p 趋向增大?(1-5) 试根据0η的定义导出0η与桨盘载荷p 的关系。

假定型阻功率与p无关,同一架机在满载及轻载时,哪种情况下0η更大些?第二章(2-1) 某翼型的 1.2α=-o o ,0.02mn C =-, 0.238F X =,试将正确数据填入下表中的空格。

(2-2)如果把桨叶的变距操纵轴定在桨叶剖面的中点,当驾驶员向上提总距时,手感操纵力会如何变化?(2-3) 关于翼型特性的选择题:a) 翼型的升力垂直于(翼弦、中线、相对气流);b) 翼型失速后就变得(没有速度、没有升力、升力减小); c) 翼型的气动力矩指的是对于(前缘、压力中心、重心); d) 翼型的Re 数越大,则(Cx,Cy,Cymax )越大;(2-4)Y-2直升机在海平面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悬停时,总距7φ=9o ;假定桨盘处诱导速度均匀分布,且取κ=0.92,求桨叶特征剖面(r=0.7)处的单位长度上的升力载荷(dy/dr )。

(中间结果dx V =8.15m/s )(2-5)利用叶素理论计算Y-2直升机以V o =2.7米、秒垂直爬升时旋翼的需用功率,并将计算结果与(1-2)题之c)相比较,指出差别的原因。

(计算时取κ=0.92,p K =1.0,J=1.18,K=0.96,海平面标准大气条件,中间结果T C =0.00696)(2-6)如果要求儒式桨叶的剖面升力系数为常数,那么桨叶的平面形状(宽度沿半径的变化规律)应是怎样的?(2-7)试根据滑流-叶素组合理论计算Z-9直升机在悬停时的旋翼诱导速度沿半径的分布。

如果桨叶无负扭转(△Ф=0),其诱导速度分布怎样?将上述两种分布画在同一图上进行比较,指出二者的不同。

(为简化、取κ=1)。

第三章(3-1) 用涡系来代表旋翼,两者在什么方面的作用是等价的?(3-2) 示意地画出儒氏桨在悬停状态下桨盘平面处的轴向、径向和周向诱导速度沿半径的分布规律。

(3-3) Y-2直升机悬停时桨距7φ=9o ,若取κ=0.92, a) 求缩减系数B ;(中间结果dx V =0.0435);b) 此时桨叶的环量()r *Γ和实际迎角()r α*沿桨叶的分布; c) 旋翼的拉力修正系数T K 和诱导速度修正系数0J 。

(3-4) 计算Y-2桨叶对于悬停状态的最优负扭度(可以利用上题的有关数据如B 等)。

第四章大作业:计算Z-8直升机的垂直爬升性能 补充资料1.Z-8的有关数据旋翼叶型 NACA 0012垂直爬升时的当量阻力面积∑CxS=14.6米2旋翼转速 207转/分 功率传递系数 ζ=0.84发动机 三台透默ⅢC 发动机 根部 r 0=1.895米2. 三台透默ⅢC 发动机最大连续状态功率曲线。

3.其他数据,可参阅“直升机气动手册”第一、第二册,“7210办公室”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78年5月(中间结果7C λ≈0.012,计算时建议取J=1.18)第五章(5-1) Z-9直升机巡航速度V0=250公里/小时,作水平飞行,此时旋翼迎角0α=-50,求旋翼的前进比μ、流入比λ0和旋翼反流区面积。

(5-2) 计及桨叶的径向速度分量时,桨叶在旋转中相当于具有变化的后(前)掠角。

试写出该后(前)掠角的表达式,并说明该角随方位角及径向位置r 的变化规律。

(5-3) Z-8直升机的旋翼桨叶每片重109公斤,质量均匀分布。

假定悬停时桨叶升力分布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分布,求旋翼的锥度角a。

(5-4)某直升机的旋翼为右旋式(前进桨叶在右侧),当该机在地面作原地试车时突然有左侧风吹来,旋翼椎体会怎样倾斜?(5-5)已知某直升机在水平飞行时а0=60,а1=-30,b1=10,a)写出挥舞角β的一阶表达式;b)算出挥舞角最大及最小处的方位角;c)算出挥舞速度最大及最小处的方位角;d)βmax和βmin二者所在方位角之差△ψ=?(5-6)试导出偏置铰式旋翼的挥舞运动微分方程应为课本(5-13)式。

式中ε=?(5-7)关于无铰旋翼的是非题:a) 无铰旋翼因没有挥舞铰,所以桨叶没有挥舞运动。

( )b) 无铰旋翼因没有摆振铰,所以桨叶没有摆振运动。

( )c) 在无铰旋翼的等效铰(当量铰)处弯矩等于零。

( )d) 无铰旋翼的一阶挥舞运动的固有角频率等于旋转角频率Ω。

( )(5-8) Y-2直升机的旋翼桨叶每片重Gye=36公斤,质量均匀分布。

在某飞行状态下a0=0.1弧度,a1=0.06弧度,,b1=0.03弧度。

如果没有摆振铰,在ψ=2700处的桨叶根部将承受多大的哥氏力弯矩?(5-9) 为使直升机迎风悬停,应在什么方向操纵驾驶杆?(5-10) 某一中心铰式直升机在地面试车时,若操纵驾驶杆使旋翼桨距变化为△θ=θcCOS ψ+θsSIN ψ试写出旋翼椎体的倾斜方向和角度。

(5-11) 尾桨桨叶一般具有较大的挥舞调节系数(例如K=1),试讨论其原因。

第六章(6-1) 某旋翼在风洞中作吹风实验。

已知风洞的风速V0=30米/秒,旋翼迎角а0=-100,在后方远处测得滑流速度V=31.6米/秒,下洗角ε2=10.80。

求桨盘处的诱导速度v 1及滑流下洗角ε1。

(6-2) Y-2直升机在H=1000米高空作水平飞行,飞行速度V 0=90公里/小时,桨盘迎角s α=-7.50。

求此时的诱导功率,并计算该功率与在同一高度悬停时的诱导功率之比。

(6-3) 直升机以速度V 0作水平飞行,桨盘迎角为(-s α),旋翼拉力系数为C T 。

假定滑流速度近似地等于V 0值,仅是方向偏转了一个下洗角ε2,求证ε2=1201()2sinT S COS C V α-⎡⎤⎢⎥-⎢⎥⎣⎦(6-4) 如果以V 0= v 1作垂直下降(аD =900),则由课本(6-23)式会得到什么结果?试分析其原因。

(6-5) 选择题:直升机在水平前飞状态,与悬停状态相比,其 a) 通过旋翼的气体质量流量(更大,更小,相同,为零) b) 旋翼的诱导功率(更大,更小,相同,为零) c) 每片桨叶的挥舞幅度(更大,更小,相同,为零)d) 挥舞运动消耗的功率(更大,更小,相同,为零)第七章(7-1) 前飞时旋翼桨叶的剖面迎角随方位角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既然迎角变化剧烈,为什么对挥舞角的桨叶升力力矩能够保持不变?(7-2) 假定前飞时桨盘处的诱导速度分布自前往后直线增大,即()()1,1dxr arCos V V ψψ=+此时旋翼侧倾角b1大致如课本上图7-9的虚线所示。

试从物理实质上说明为何与诱导速度均匀分布情况的b1(实线所示)不同。

(7-4)某直升机的旋翼轴前倾50。

当该机以V 0=140公里/小时作水平飞行时,机身姿态恰好水平,且桨尖平面恰好垂直于旋翼轴。

求此时的周期变距操纵量θ1及θ2(有关参数为:ΩR=210米/秒,C T =0.012,σ=0.07,桨叶洛克数γ=4,旋翼中心铰式且挥舞调节系数K=0,κ=0.92,桨盘上诱导速度均匀分布)(7-5)在上题情况下,利用课本(7-34)及(7-35)式进行计算应得到 ≌0,及C H =(1/2)σμC X7。

试做验证计算。

(7-6)某直升机在悬停时旋翼锥角度为а0,桨叶后摆角为e 0。

若此时直升机改为以角速度ωx 作原地滚转,试将上述两种状态下的旋翼挥舞角及摆振角填入表中。

(假定无周期变距操纵)第八章(8-1) 已知桨叶附着涡的环量为()75,1sin 0.73r r r μψμψμ*-⎛⎫=- ⎪-⎝⎭ΓΓ试求桨叶转过一个微小角度△ψ过程中所逸出的脱体涡的环量ψ∆Γ和沿桨叶展向△r 段所逸出尾随涡的环量r ∆Γ。

(8-2) 有一刚硬的两叶螺旋桨(不能挥舞),无扭变,无变距操纵。

桨叶相对宽度1b =0.1,以桨距7φ=100、桨盘迎角s α=00在风洞中作μ=0.2的吹风试验。

假定桨盘处的诱导速度分布为()()1,0.0312r rCos v ψμψ=+a) 试求其桨叶环量分布(),r ψ*Γ及桨叶在横向位置(ψ=900及2700)时的升力载荷分布/dy dr ,此处()()22/1/2dy dy R R ρπ⎡⎤=⎢⎥⎣⎦Ωb)若螺旋桨中心装一挥舞铰,在上述状态下产生а0=0,а1=0.06,b 1=0.02的挥舞,试求此时在横向位置的桨叶上的气动载荷分布/dy dr 。

c)将上述两种载荷分布画在同一图上并进行比较,说明直升机旋翼为什么必须允许作挥舞运动。

(8-3)若要求Z-9直升机以V 0=280公里/小时用s α=-150作水平飞行,已知桨叶无翼型 部分0r =0.28,假定K TO =0.98,翼型最大升力系数maxy C=1.47,试检查是否超过失速界限。

(8-4)若桨叶环量分布如(8-1)题,且拉力修正系数定义为12007130.72Tx d dr W Kπψπ*⎛⎫⎪=⨯ ⎪⎝⎭Γ⎰⎰Γ 试导出K T 与μ的关系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