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全部万能模板.doc

高中生物教学设计全部万能模板.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学设计模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复述、列举 ____(2)解释、说明、概述 ____(3)完成、解决 ____例:说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解释蛋白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1.知道光合作用被发现的基本过程2.简述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反应场所。

2.过程与方法(1)感受、参与 ____ ,提高 ____(2)讨论、交流 ____ ,提高 ____(3)尝试、分享 ____ ,提高 ____例:通过图文结合,提高分析归纳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活动体验和情景体验,提高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1.重新走进科学家发现光合作用的有关实验,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手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在实验探究中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原则,重点是对照实验原则和单因子变量原则3.通过过读书和师生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技能、技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关注 ____(2)形成、养成 ____(3)确立、树立 ____例: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体验合作精神,形成生物学习的兴趣;认同科学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1.体验科学探究历程,体会科学概念是在不断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形成;2.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学科中的有关知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参与、合作和交流探究的内容和结果;4. 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辨证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 1) ____2.难点( 1) ____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讨论法、活动法、自主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提问:(1)万物生长靠太阳,那么,太阳能是怎么转变成生命活动可以利用的能量的呢?(光合作用或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绿色植物又是依靠什么进行光合作用呢? (叶绿体)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2.讲授新课探究一:绿叶中有哪些色素呢?教师:大家提出的这些问题很好,看得出课前认真预习了。

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多媒体展示实验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

重点讲解实验原理,强调提取色素和分离色素的不同,其中纸层析法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着重讲解,通过 F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明白原理后教师继续和学生分析说明实验步骤,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提出思考问题,布置学生进行探究实验,两人一组,分工合作。

并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所提出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探究思考题。

(1)研磨时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2)过滤时,用尼龙布而不用滤纸的原因是什么?(3)滤纸条为什么要剪去两个角?(4)层析时烧杯要加盖,为什么?(5)为什么要重复画滤液细线?如果只画一次会怎么样呢?(6)为什么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如果接触了又会怎么样呢?(7)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其排列顺序怎样?宽窄如何 ?这说明了什么? 在学生分组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课堂实录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等学生分组实验进行到滤纸条在小烧杯中进行层析时,组织学生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交流实验前提出的思考题,进行师生交流。

交流到第七个问题时,正好实验结果也就出现了,这时找学生展示自己滤纸条上的实验结果,并让学生交流观察自己滤纸条上的结果,教师展示结果比较好的色素带,总结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及颜色等知识。

3.巩固练习( 1)练习题1:( 2)练习题2:4.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教师归纳点评。

师:本节课就要结束了,同学们作为小老师,总结下本节课都学到了什么?生:学到了 ____生:学到了 ____师:同学们总结的都很正确,看的出来大家是经过了认真的思考。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____,学到了 ____。

5.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查阅“ ____ ”相关材料,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五、板书设计标题知识点 1.______知识点 2.______知识点 3.______备注:1.表格式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多媒体放映动画,设置层次性问题,导入新课:观看动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联系实际回答问题,认趣和求知欲,导入新课问题 1:知 ______,进而过渡到问题 2:______的学习问题 3:讲授新课设疑探讨,教师点拨评价:学生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一、内容1(知识内容)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

问题 1:问题 2:问题 3:教师精讲,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等,提问:二、内容 2(知识内容)问题 1:问题 2:问题 3: 学生认真倾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并利用旧知识分析归纳整理。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

三、内容 3(能力内容:主要是探究性实验)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联系实际,设计疑惑,适时鼓励、引导:问题 1:四、内容 4(能力内容)问题2:问题3:学生利用知识进行分析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1:例: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五、内容 5(情感内容)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整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对查阅的资料进行分析交流,让学生运用所学 ______,解决 ______问题,纠正学生的认知误区。

让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所在,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理。

目标,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归纳。

与教师一同归纳整理知让学生尽快地将课堂知识转化识、明确概念。

为内在知识。

布置作业作业 1:基础性作业巩固基础知识作业 2:提高性、发散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整理能力。

板书设计提纲挈领的作用探究酶活性的因素(温度和PH)教学内容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拿出加酶洗衣粉一袋,请位同学阅读它使用的注意一同学阅读之后提出加酶事项。

洗衣粉的使用要控制好温引导学生推测:温度对于洗衣粉里酶发挥它的作用度。

从学生熟悉的生是有影响的。

学生应答。

活情境入手,引新课导入提问: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时,就不再发挥导学生思考可能可能是什么影响酶活性的条作用,如果它没有马上被胃蛋白酶分解掉,条件变化导致它的活性降低?学生思考回答。

件,激发学生进举例解释酶的活性就是酶的催化效率的高低。

学生认真倾听并理解。

行探究的兴趣。

温度和 pH 对酶的活性究竟有何影响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

探究过程将学生分组,两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另了解自己所在小组的探究两组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内容。

引导学生对酶材料进行选择。

向学生展示α—淀粉酶(工业用酶,适宜温度 60℃),还有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提问:肝脏研磨液里主要包含那种酶?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答出:过氧化氢酶。

问:如果选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的影响,合适不合适?学生回答:不合适。

因为高温会加速 H2O2的分解。

①实验分教师补充:如果我们在实验中设置高温条件,温度领会:在实验设计中自变不仅会对酶的活性产生影响,还会对化学反应本身的速量和因变量是一一对应的组和实验率产生影响。

这样的实验设计就不够严密。

建议用α—关系。

材料的选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来探择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了解确定和控制好变量对于设计实验的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根据所选材料对要探究的问题做出假设。

学生讨论,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pH 过酸或是过碱可能会对酶的活性有何影响,做出假设。

请学生从实验报告单上,选择实验试剂和用具,勾示出来。

简单讨论并做好材料选择。

指出:控制好变量对于设计一个严谨的、可行性强的实验来说尤为重要。

在大屏幕上列出思考问题:注视大屏幕,了解要思考( 1)你所设计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如何控制?的问题。

( 2)实验的因变量是什么?反映因变量的指标是?如何对其指标进行检测?积极思考,小组讨论,为( 3)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进行控制?实验步骤的设计做好准请学生在认真思考和完成上述问题后,再设计实验备。

的具体步骤。

给学生 5 分钟,各组讨论,设计实验步骤。

学生讨论,交流。

通过思考题的方式将实验中自变量的确定和控制、因变量指标的观察和检测重点提出,帮助学生理清实验设计思路,把握对照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师走进学生,询问,提示。

请两个组的同学展示实验方案,教师在每个小组介绍完实验步骤时,询问各组设计中的自变量及其控制方法,因变量指标的观察和检测方法。

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完后,讨论。

在学生介绍时对把握的好的地方给予肯定和鼓励,及时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出并且纠正,如:①缺少对照实验组(尤其是pH 组设计时),没有对比实验,我们将不能准确的判断自己的实验结果是否正确。

②单一(自)变量的确定,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实第一个小组介绍,全体讨论;第二小组介绍,全体讨论。

研究相同问题的两组互相评价,补充。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验组和对照组酶所处的pH 条件均应相同。

③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遵循等量原则。

④牢牢把握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对应关系。

如:是对底物控制温度还是对酶控制温度?不同温度溶液混合会改变原有溶液的温度吗?⑤因变量指标的检验方法是否简便可行。

最后指出,因为通过汇报、不同酶的量和底物的量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所以统一规组之间的比较和定好实验中每种酶和反应物的加入量。

学生加深对实验设计基本辩论、相互的评价和补充,充分原则的理解。

② 实验通过上述讨论强调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发挥学生进行探方案的设究的主动性,学在学生讨论、互评的基础上,总结出比较合理完善生通过探究过程计和讨论的实验设计,将方案展示如下:深刻体会实验设温度组:计中对照原则、⑴取六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 1,2 ,3,4,5 和 6。

单一变量原则、⑵向 1~3号试管中各加入1mlα—淀粉酶溶等量原则的意液,向4~6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淀粉溶液。

义。

⑶将1号和4号试管放入0℃冰水浴中,2号和5号试管放入60℃水浴中,3号和6号试管放入100℃沸水浴中,均保温5分钟。

⑷分别将置于相同温度下的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均匀,仍然分别在0℃、60℃、100℃条件下保温,让混合液反应5分钟。

⑸将反应后的三支试管取出,分别加入等量碘液,震荡摇匀,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是否变蓝及变蓝程度,记录下来。

pH 组:⑴取六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 ,3,4,5⑵向 1~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肝脏研磨液,4~6号试管中各加入2mlH2O2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