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蒿主要药用成分青蒿素的衍生物是目前疗效最好、抗药性最低

青蒿主要药用成分青蒿素的衍生物是目前疗效最好、抗药性最低

青蒿(黄花蒿)产业发展规划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二○○年五月目录一、青蒿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3)(一)WHO改变用药配方,青蒿素需求强劲 (3)(二)青蒿素类药物深度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 4 (三)青蒿资源丰富,规化开发初具规模 (5)(四)青蒿产业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广阔 .. 6 (五)WHO导向重要,青蒿国际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7)(六)周边省区发展迅速,国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8)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基本原则 (9)(三)发展目标 (10)三、产业布局与重点任务 (11)(一)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的现代化青蒿产业基地 11 (二)建立以为中心的青蒿原料研发中心 (11)(三)建立以为中心的现代青蒿开发与研究中心 (13)(四)建立以等适宜地为主的青蒿规化种植基地 (14)(五)建立青蒿国际化信息平台 (15)四、政策保障措施 (15)(一)加强政府领导,完善组织协调机制 (15)(二)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6)(三)整合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激发企业主体意识 (16)(四)加强青蒿种质资源管理和新药研发力度,激发创新意识,保障青蒿产业可持续发展 (17)(五)加强青蒿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假力度,树立品牌保护意识 (18)(六)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使用 (18)(七)加强与WHO的合作交流,形成良好互动关系 (19)青蒿主要药用成分青蒿素的衍生物是目前疗效最好、抗药性最低、应用前景最好的抗疟药物,而且青蒿素在深度开发方面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是全国2个青蒿素产品主要产地之一,随着全球市场对青蒿素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青蒿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把壮族自治区建设成为青蒿生产基地的意义非常重大。

按照自治区主要领导同志提出的“把建设成为青蒿生产基地”指示,充分发挥壮族自治区优势和特色,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培植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探索中草药现代化产业开发新途径,制订本规划。

一、青蒿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一)WHO改变用药配方,青蒿素需求强劲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报告,全世界每年急性疟疾患者达3亿人,每年死于该病的人数约200-300万,90%的死亡病人发生在非洲,其中5岁以下儿童超过90%。

曾是抗疟疾特效药的奎宁,长期使用后会产生广泛抗药性。

而青蒿素类药物经多方试验,证明其在抗氯喹原虫耐药株恶性疟等方面有特殊疗效,1990年在越南疟疾患区使用,治愈率达97%,受到患区当地政府和患者的普遍欢迎。

2001年12月中旬,WHO的一份公报指出“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来自中国”,肯定青蒿类药物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2004年2月,WHO确定将青蒿琥酯、蒿甲醚等青蒿素类药物作为全球新一代抗疟药,同时针对青蒿类药物半衰期短,治疗期较长(7天),价格较高的问题,推荐治疗期较短(3天)、相对便宜的以青蒿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简称ACTs疗法),逐步取代传统的治疗疟疾方案。

目前全球已有40个国家选择了ACT作为官方治疗疟疾用药,其中有36个国家用其作为一线治疗药物,4个国家作为二线药物,其它还有14个以上国家最近正考虑改换成ACT药物。

据WHO统计,2003年全球抗疟药销售额约15亿美元,青蒿类药物销售额约为其1%,青蒿类药物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看好。

2004年11月16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WHO、全球基金在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抗疟药供应商预认证”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公布了联合用药的推荐处方及会议主持者的采购量,WHO对2004年的联合用药(ACTs)政策做了调整:确定了4个处方作为替代奎宁类的抗疟推荐用药,进入公共采购目录的药物主要包括青蒿琥酯和蒿甲醚等,以青蒿琥酯为主的联合用药2005年国际组织、机构的部分采购金额(不包括疟疾区各国政府的采购)共计4000万美元,2006年为4800万美元。

估计各国政府采购金额、商业公司采购金额不会低于国际组织、机构的采购金额。

目前青蒿素用药缺口为每年总需求的40~60%,估计填补全球青蒿(黄花蒿)种植的空缺需要15~20年。

(二)青蒿素类药物深度开发前景广阔,潜力巨大青蒿素类药物药理研究结果发现:青蒿素能够在不伤害周围健康细胞的前提下,有效对付血癌和乳腺癌细胞;具有抗孕及流产作用,但对母体子宫、卵巢和一般健康状况无明显影响,极有可能开发出新一代人工流产药物;在预防血吸虫病中具有高效、安全、方便的特点;与磺胺嘧啶钠联合用药可快速治疗弓形虫并有效防止停药后复发;具有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以及抗肿瘤细胞毒的活性作用;另外有关医疗科研单位和专家还进行了青蒿琥酯抗癌、红斑狼疮、白血病、感冒以及黑热病的临床研究并且已经取得初步进展。

有专家预测:从青蒿素的衍生物中,极有可能开发出新的广谱抗病毒药物,这将是人类医药史上继发现青霉素之后最重要的成就。

由此可见,青蒿类药物的深度开发前景广阔。

随着青蒿素类药物的深度开发,将形成的巨大潜在市场。

一方面将形成更大的国外市场:因为疗效的增强、给药途径增多和新适应症的开发,使得世界上服用该种药物的患者增多,形成更大的国外市场。

另一方面将在国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青蒿类药物主要销往国外市场,是一个墙开花墙外香的药品。

深度开发以后,能满足国癌症、红斑狼疮、白血病、感冒、涤虫病、弓形虫病、黑热病等患者的需求,开拓国市场。

(三)青蒿资源丰富,规化开发初具规模青蒿虽然在世界广泛分布,但其中青蒿素含量强烈依赖特殊的环境和遗传,不同品种和地区差异极大,调查结果表明:、、、、、、、、等地省区一些地方的青蒿素含量分别可达1.2%、1.2%、0.98%、0.79%、0.68%、0.19%、0.0097%、0.218%、0.17%。

具有发展青蒿种植产业的广阔前景。

药用植物园在完成青蒿部分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现已对收集的全国各地青蒿素含量较高的21个类型品种进行了评比试验,并与南药股份合作在靖西县建立了青蒿示基地6000亩,计划逐步扩展到2~3万亩。

早些年植物研究所对青蒿的种质资源调查、引种栽培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选育出四个含量较高的品种,为今后规化种植青蒿提供了优质种苗基础。

(四)青蒿产业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广阔南药股份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生产青蒿素产品的重要生产厂家之一,其生产的青蒿琥酯是享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是目前唯一能制成水溶性制剂的青蒿素有效衍生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优质抗疟药以及青蒿琥酯标准品的精制单位,其青蒿琥酯和阿莫地喹,成为我国唯一能生产的联合用药组方。

已在36个国家注册且通过了WHO的质量验收以及GMP复查,公司即将成为WHO 青蒿素类抗疟药直接供应商。

同时南药股份通过多方合作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与药用植物园合作开展了青蒿优良品种选育以及人工种植基地的建设。

今年,南药股份通过无偿提供种子,已在靖西县种植400公顷,在湘西种植1000公顷,仅人工种植的青蒿就可制药1500万人份。

南药股份倾力打造的由种子选育—种植—提取—合成—制剂—销售上下游配套完整的青蒿素产业链已经形成,为弘扬中国民族医药品牌、满足国际抗疟药市场的需求打下了基础。

从供应商转变为直供商后,南药股份的产值有望达到10亿元。

因此,青蒿产业龙头企业实力雄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五)WHO导向重要,青蒿国际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由于WHO的导向,青蒿素类药物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国际市场空间,同时也引起国际跨国制药企业及他国制药企业对传统抗疟药代用品研制的重视,可能出现和青蒿类抗疟药疗效一样或更好、价钱更便宜的新药,与青蒿类抗疟药竞争,并逐步取而代之。

同时,我国青蒿素类制造商由于不熟悉联合购的规则,目前还未有一家生产企业加入到联合国的直接供应商系统,绝大部分的销售是通过国际跨国医药集团代理的,在经过层层倒手后,药价已经大幅提高,提高了成本,降低了青蒿素类药物的国际竞争力。

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与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建立直接、良好的关系和探索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队伍,而此中涉及的政治因素极不稳定,使得青蒿的国际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六)周边省区发展迅速,国市场竞争日益加剧2004年WHO确定将青蒿琥酯、蒿甲谜等青蒿类药物作为全球新一代抗疟药,并宣布2005年在全球采购1.3亿人份、相当于2亿多美元的青蒿素类药物。

消息一出,全球聚焦青蒿素,不仅国际医药巨头瑞士诺华和法国赛诺菲以及南药、制药、华立控股等7家海外制药企业加入了竞争行列,许多省份也开始筹划青蒿素的生产以及原料种植基地的建设,希望能够分食国际采购的巨额订单。

由华立控股的酉阳青蒿基地通过了国家中药材GAP认证,此为我国第一家通过青蒿药材GAP认证的企业。

据悉,WHO将参照酉阳青蒿基地规种植标准来制定全球的青蒿种植标准。

去年7月30日,华立收购了医药集团所持制药10.67%的股权而成为制药的第一大股东,股权的增持,使华立控股涉足青蒿类药物的生产领域。

由此可见,青蒿素的国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按照产业化要求,以提高青蒿产品国际竞争力、围绕“把打造成中国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和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国际知名、国一流”的定位和“两基地两中心一平台”的布局,积极探索实行“市场导向、企业为主、专家指导、共同推进”的运作模式,按照统一规划、总体布局、重点建设、分步实施的基本思路,抓住西部大开发以及青蒿产业的良好发展机遇,充分利用的青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民族区域优势,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与引导作用,加快青蒿产业发展,通过3-5年的努力,把打造成中国主要的青蒿生产基地,促进青蒿产业的现代化、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积极务实,扎实推进的原则当前青蒿素市场需求强劲,发展势头良好,但是周边省区青蒿产业发展迅速,国际市场扑朔迷离,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扎扎实实,稳步推进。

2、以销定产,稳步发展的原则青蒿是一年生本草植物,野生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青蒿素含量十分不确定。

大力发展青蒿种植产业,必须根据适生地原则,根据市场需要以销定产,稳步发展。

3、市场导向,企业为主的原则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遵循的市场经济规律。

发展青蒿产业,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以及市场的引导作用。

4、科技支撑,联动发展的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

青蒿产业从资源保存、良种繁育、适生地选择、原料种植到青蒿素提取工艺、成药制剂技术及深度开发,都需要科技的支撑才能形成多边联动发展的趋势,布局才科学合理,发展才有后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