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水库环评报告书公众参与(官昌)

第十章公众参与
10.1 调查目的
官昌水库是供水、灌溉、发电的综合项目,公众参与是协调和评判建设项目对社会影响、环境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使公众充分地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及发表他们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反馈到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使可能受到影响的公众或团体的利益得到考虑和补偿,使项目建设过程更趋于完善和合理,从而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

同时公众参与过程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因此,为了了解社会各界对官昌水库工程建设的了解、认识和要求,让更多公众参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广泛听取公众在各方面提出的良好建议和宝贵意见,本评价特设公众参与调查项目。

10.2 调查方式和内容
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和官昌水库周围公众的文化水平、生活方式,调查方法采取深入拟建工程附近的外洋、马坂、溪口等村、七都乡政府、蕉城区及与工程相关的的林业、水、电部门,说明调查内容,向公众发放官昌水库工程《公众参与调查表》,征集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最后经整理统计,进行归纳分析。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拟建工程建设对社会、公众影响比较敏感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消息普及率及对工程建设的支持率;
(2)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3)工程建设在施工期及营运期对环境影响;
(4)工程建设对公众利益的影响类型以及公众的基本态度;
(5).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意见;
(6).工程建设对环保影响,公众对建设方提出要求和建议。

10.3 调查表回收情况及填表人简况
本次在官昌水库周围乡村、林场及有关单位、居民区随机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1份。

被调查者的年龄在20~60岁间,职业有农民、村干部、居民、教师、以及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其中女性占14.7%。

具体情况详见表10.1。

表10.1 公众参与调查组成因素统计
10.4 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
10.4.1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调查结果表明:官昌水库工程的建设消息普及率达到97.5%。

出于对水库建设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考虑,有90%的被调查公众都对官昌水库的建设持支持态度,80.5%的被调查公众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选址认为是合适的,这对工程的顺利实施是非常有利的。

在下阶段的设计及工程建设中,仍应进一步加强宣传,不仅要让公众了解本工程的投资、建设基本情况,还要将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暴露给公众,这不但有助于公众提出有针对性、有实际意义的问题和建议,还可以获得公众的体谅和支持,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公众对拟建的官昌水库了解情况见表10.2。

表10.2 公众对拟建项目了解、支持程度
10.4.2公众对项目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个人利益影响的看法
大部分公众(95%)认为官昌水库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有利的或有一定好处的。

部分公众(36.5%)认为水库建设对居民个人利益会有些影响,主要是坝址上下游农民对移民搬迁方面的居住、生活问题的考虑。

仅有一位公众认为水库建设会导致溪流资源破坏,造成严重影响。

具体见表10.4和表10.5。

表10.4 工程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表10.5
工程建设对当地居民个人利益的影响
10.4.3公众对项目环境问题认识
被调查公众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基本上均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关注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林业资源破坏)影响的占85%,同时,部分(10%)公众还担心水质变差、建坝固体废物堆放、大气污染等其它方面的影响。

工程所在地的农村公众大多数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较为担心,其次是固体废物问题。

公众最担心的项目环境问题见表10.6。

表10.6 公众最担心的项目环境问题
10.4.4公众对对项目环境保护建议
有30%公众对项目建设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提出了具体建议。

主要是:项目建设提高了交通便利条件,应加强库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加强库区两岸的植树造林,做好项目的绿化配套;防止水土流失等。

其它较零星的建议包括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下游水位变化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等。

10.5 调查结论
⑴大多数被调查公众对库区外洋、马坂村一带的环境质量现状较为满意,可见当地的生态环境尚未受到大的破坏。

⑵官昌水库工程建设的消息普及率较高,大多数被调查公众(97%)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⑶95%以上的公众认为官昌水库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是有利的。

但也有个别公众认为水库建设会带来的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林业资源破坏等环境问题,最终会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不利影响。

⑷大多数被调查公众,尤其是库区当地的农村公众均十分支持项目的建设。

公众对官昌水库建设的支持率高达90%,并认为选址是合适的。

但库区当地的公众也考虑到水库建设需要移民搬迁,对村民个人利益会有些影响,要求:
①考虑移民的居住、生活问题,按国家政策规定进行补偿;
②项目建设、运营期应采取环保措施。

城镇居民普遍对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水质
变化和水土流失两方面。

这表明广大公众相信党和国家的政策,同时又有较高环境保护意识。

⑸公众对项目提出的具体环保建议着重点是:加强库区的林业资源保护;加强库区两岸的植树造林,做好项目的绿化配套,防止水土流失。

公众参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参与过程就是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和社会环境影响的过程。

希望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重视公众参与调查意见。

把公众上述意见和建议纳入环保工程措施和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中,认真落实在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和运行期的运行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