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趣闻“好人政治”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历史趣闻“好人政治” 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好人政治”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导语:“好人政治”一直是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在三、四十年代,蒋介石的确在表面上为“好人政治”提供了两次实验的机会:第一次是1935
“好人政治”一直是胡适的“实验主义”的政治抱负。

在三、四十年代,蒋介石的确在表面上为“好人政治”提供了两次实验的机会:第一次是1935年的所谓“人才内阁”,蒋介石有意搜罗一些专家学者进入政府或准政府机构,如吸收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为政府高级咨询机构——国防设计委员会的秘书长,同时在此机构挂牌的有胡适、丁文江、蒋梦麟、陶孟和、周炳琳、杨振声、周鲠生等人,皆为一时俊杰。

从这时起,胡适已从体制外的批评者转变为体制内的建言者。

但胡适始终没有加入国民党,此时国民党有意拉胡适出任政府部长级职务,包括行政院长的职务,胡适均推辞,最后于抗战期间(1937-1942)出任国民党政府驻美大使,胡适自称那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其任务是为国民党争取美援并促成美国对日作战。

第二次机会就是1948年的所谓“行宪国大”。

在此之前,胡适曾致书毛泽东,重弹他的改良主义老调,劝毛泽东“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党”。

此时国民党正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内战。

但国民党在内战中节节失利,连援助国民党的美国也大感失望。

于是蒋介石想出一个召开伪国民大会的把戏。

主要为了向美国表示自己是搞民主的,蒋一度设想由胡适出任总统,自任握实权的行政院长,并遣王世杰探询胡适意见,希望胡适能够出山,其时胡适正为北京大学校长。

胡适毫不客气地写了自己的小传送了上去,作竞选总统用。

但结果证明这只是一场故作姿态的骗局。

其后,胡适一直没什么行政职位,一直到1958年4月才从美国回到台北,出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