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

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评价量规的设计与应用主讲人:寇海莲主要内容P1.什么是量规P2.如何设计量规P3.如何应用量规什么是量规?Part1百度: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54,000,000个量规,Rubric机械行业:用来判断被测件的长度是否合格的长度测量工具教育领域:一种测量工具,一种真实性的评价工具海蒂·古德瑞齐:“为一项工作或有价值的元素列出标准的评分工具,并且,它从优秀到差清楚的说明了每个评价指标的质量等级。

”量规的类型:核查表(检核表):用于检查具体行为表现是否存在,适用于表现性评价。

核查表、分值系统、分析性量规、整体性量规等评价项目评价行为评价记录实施实验方案①执行实验方案中规定的步骤;②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③处理实验数据。

行为表现做出判断量规的类型分值系统:中小学优秀教案量规核查表权重分值系统量规的类型分析性量规:将评价指标划分等级,制定等级标准,需要对评价指标的质量作出判断。

适用于形成性评价。

量规的类型整体性量规:•用言语描述表现特征的评价标准。

•把学生的表现看作一个整体,对表现做出等级判定或给出单一得分。

•适用于终结性评价。

如何设计如何应用 3.量规特点何为量规量规的特点:(1)是一种融定性、定量评价于一体的教学评价;(2)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3)有一套叙述性的清晰的评价标准。

表现性评价形成性评价(1)对学生的意义A. 提供给学生如何提高成绩的反馈。

B. 在教学前呈现,对学习起导向作用。

C. 学生可以利用量规进行自评和互评。

(2)对教师的意义A. 提高教师评价的公平性。

B. 是连接教学和评价的有效教学工具。

C. 可重复修改,评价多类型学习活动。

(3)对家长的意义A. 增强了家长作为学生学习伙伴的重要作用。

B. 古德瑞齐的评说:父母一旦明白了量规的含义,通常很喜欢量规,并且他们发现在帮助完成家庭作业时很有用。

有一位教师:“通过量规,家长可以知道他们的小孩需要做什么才会取得成功”。

如何设计量规?Part2何为量规如何设计如何应用1.量规的构成要素评价标准评价指标权重量规指标体系何为量规如何设计如何应用 2.设计量规的基本步骤明确内容确定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标准形成量规草案完成量规1.确定每个指标的评价标准2.在文献分析、调查问卷、访谈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等级3.为评价指标的每个等级制定评价标准根据认知水平、学习目标确定影响评价对象的全部评价指标,必要时设置权重。

明确内容:研究性学习确定评价对象的所有指标确定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利用以上的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建立量规1.研究问题2.信息收集3.信息分类4.信息分析5.最终学习产品1.研究问题: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己确定问题。

2.信息收集: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了出处。

3.信息分类:学生为给信息分类,自己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的结构,如数据库。

4.信息分析:学生分析了信息,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5.最终学习产品:学生有效地使用综合媒体,以多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发现,并发布到网上。

“研究性学习”评价量规的设计等级研究问题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分析最终产品4321等级研究问题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分析最终产品4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己确定问题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了出处学生为给信息分类,自己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的结构,如数据库学生分析了信息,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有效地使用综合媒体,以多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发现,并发布到网上3 2 1何为量规如何设计如何应用 3.量规设计实例等级研究问题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分析最终产品4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己确定问题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了出处学生为给信息分类,自己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的结构,如数据库学生分析了信息,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有效地使用综合媒体,以多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发现,并发布到网上3给出主题后,学生自己确定问题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师生为基于计算机的分类结构共同想办法,学生自己创建这个分类结构学生分析了信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学生有效地使用综合媒体,以多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发现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问题从有限电子和非电子渠道收集信息师生共同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的结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了信息,并得出了结论学生使用综合媒体,展示了自己的发现1教师给出问题只是从非电子渠道收集信息学生使用教师开发的基于计算机的分类结构学生复述了所收集的信息学生使用有限媒体,展示了自己的发现,如书面报告主题: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任务:实验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展探究活动,完成探究实验,并撰写探究报告。

要求:设计两个量规一个是记录学生的探究过程;一个是评定学生的探究报告。

学生探究过程检核表评价对象:学生在探究实验中的探究过程评价指标:评价项目1.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2.制定实验方案3.讨论实验方案4.实施实验方案5.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评价项目评价行为评价记录1.提出问题和做出假设①确定一个可以通过探究活动回答的问题;②说出与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③做出一种可检验的假设。

2.制定实验方案①明确实验目的;②陈述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③描述观察或测量变量的方法;④列出重要的步骤和材料器具。

3.讨论实验方案①阐述本组实验方案或指出他组实验方案的不足;②进行辩护和反思或改进。

4.实施实验方案①执行实验方案中规定的步骤;②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③处理实验数据。

5.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①阐述和交流实验结果与结论;②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③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解释结论;④说出假设是否得到支持;⑤如果实验失败,要分析失败的原因。

探究报告分析性量规评价对象:探究实验的完成情况评价指标:评价项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正确实验步骤设计合理实验结论分析和实验小结评价项目评价标准及等级描述自评师评实验目的明确3:对问题的阐述能够清楚地解释为什么做这个实验;2:明确实验目的,但表述不够清楚;1:对问题的阐述不能解释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

实验原理正确3:正确、全面介绍了酶的特性与相关反应;2:简单的介绍了酶的特性与相关反应;1:仅仅提到与酶的特性有关。

实验步骤设计合理3:详细说明实验变量的控制、对照组的设计,仪器的操作、试剂的取用、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记录等;2:简单说明实验变量的控制、对照组的设计,仪器的操作、试剂的取用、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记录等;1:没有提到变量的控制或对照组的设计,仅简略介绍了仪器的操作、试剂的取用、现象的观察、数据的记录。

实验结论分析和实验小结3:通过对平行实验的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结论,实验小结有反思性;2:通过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到结论,但没有平行实验,实验小结没有真正的反思;1:结论与实验现象和所得数据之间的关系不够密切,没有实验小结或没有反思性。

学生总评教师总评元量规:评价量规质量的工具评价指标水平分级分级描述全面性、一维性、清晰性独立性、全面性、描述性、水平分级的清晰性丰富性、分级描述界定的笼统倾向、清晰性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可以运用到教学中需要改进重新设计评价指标全面性所有重要的评价指标都已列出——重要的评价指标未列出一维性所有评价指标都是一维的少数评价指标应继续分解多个评价指标还应当继续分解清晰性所有的使用者都能理解部分使用者能理解评价指标的内涵只有少数使用者能理解评价指标的内涵元量规实例——部分原则一同一内容必须出现在不同的等级水平的上原则二评价指标要全面,且具有“约定性”原则三评价指标是不可再分的原则四评价指标的权重由学习目标的侧重点决定原则五评价等级应当是明显的、全面的和描述性的原则六评价量规的设计应该是合作完成的何为量规如何应用7.常见的量规设计误区如何设计误区1误认为评价指标解决只保留三个即可;越多,量规越好。

理由:通常一个写作草稿评价量规量规包含3-7个评价指标最合适。

误区2用可以计量的条件作为量规的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4321原始资料引用了10个或10个以上的原始资料引用了至少7个原始资料引用了至少5个原始资料引用了少于5个原始资料研究论文评价量规误区3不同等级标准的描述起点不同。

评价指标4321任务的分工及完成情况成员积极参与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参与了小组活动参与了目标的制定过程与小组活动不一致偶尔参与目标的制定过程没有参与妨碍目标的制定小组成员工作评价量规误区4把最低等级的评价标准作为评价未完成或失败的标准。

评价指标4321技巧的熟练程度不能写出代数或几何问题的步骤建模及数据分析不能用公式精确的表达问题或任务不能设计合理的模型不能解释模型与问题的联系问题解决不能计划和解决非常规的问题不愿意完成问题数学能力评价量规误区5评价标准中使用不能被外界评价者理解的术语评价指标4321内容彻底论证了方法论、数据收集方法和协议类型反思作品中充分运用了元认知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衔接至少使用了3个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需要来支持主题研究论文评价量规✓教师技术之家提供的量规生成器From:/web_tools/rubrics/general/✓通用性量规生成器✓通用性量规生成器✓通用性量规生成器✓量规之星(RubiStar)的量规生成器From:/何为量规如何应用8.量规设计工具如何设计✓量规之星(RubiStar)的量规生成器如何应用量规?Part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课前:制定量规,发放量规课上:根据核查表,完成探究过程,同时完成组内核查。

依照“探究报告分析性量规”完成实验操作。

课后:完成实验探究报告,并对探究报告分析性量规进行自评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点评:➢教学与评价相结合➢自评与师评相结合➢量规与电子档案袋相结合案例一:《电场》学习目标:1.了解电场的基本性质。

2.熟练掌握用试探电荷定义电场的大小和方向。

3.能灵活运用电荷电场的大小、方向和电场叠加原理。

案例一:《电场》教学过程:第一步:分组交流,明确任务。

第二步:感知教学材料。

第三步:1.明确学习目标。

2.展示学生网站范例。

3.讲述学生网站评价量规。

4.指导学生大致学习过程。

第四步:教师讲解重要概念、原理。

第五步:学生网站展示。

师生共同评定小组成果。

第六步:结合结题报告,评出优秀小组。

案例一:《电场》FrontPage作品类别优良中及格差得分思想和内容(25%)信息精确,时效性强54321信息来源于原始资料54321所有的信息都与主题密切相关54321……组织(25%)页面富有吸引力54321版面设计合理,逻辑性强,导航性好54321…….语言(25%)语法和习惯用法正确54321……技术(40%)链接正确有效54321……学生网站评价量规案例一:《电场》量规中存在误区: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评价内容较为单一;对学习过程的关注不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