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17)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17)

2、看全句、抓中心,缩句先找主谓宾。主干原句有歧义,恰当带上状补定。
谓语前有状形容,定语修饰主和宾。“的”“地”“得”要分清,定状补、它标明。
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常用分析单句成分的符号见课本。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白]跑一趟。(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
(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古代汉语词类的划分(20180701)
一、词类定义
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对于个体的词来说,它所属的词类也称词性。
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有两个含义,一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一指语法学,是探索并描写语法结构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语法事实本身没有分歧,但由于语法学者占有的材料,观察角度,分析方法不一致,语法学体系是有分歧的。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主要是指词的构成,变化和分类规律。句法主要是指短语和句子等语法单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
主语‖谓语
状︱中
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
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例如:
那位学生昏倒<过去>了。我们的校园打扮得<真漂亮>。
主︱谓主︱谓
中<补〉中<补>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1、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例如:
(四)、现代汉语句子结构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语: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谓语:谓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宾语,又称受词,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
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说明名词或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 >
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一、)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也叫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1、句子的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例如:
(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偏正短语又叫偏正词组,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短语;动词、名词、形容词与它们前面起修饰作用的成份组成的短语。名词前的修饰成份是定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偏正短语包括定中短语与状中短语。
中心语是偏正短语中被修饰语所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五、状语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副词、短语以及从句来担任。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七、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中心语是偏正短语中被修饰语所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
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例如:
(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
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看得清楚,看<不>清楚?
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2)谓词性宾语。
谓词性宾语是由动词不定式或动名词来充当的宾语。
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
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复句形式作宾语)
(二)、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
四、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例如:
看了<几遍>。等了<一会儿>。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例如:
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
名词性宾语是由名词充当的宾语。例如:
主语‖谓语
定︱中
(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语‖谓语
定︱中动︱宾
定︱中
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
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现在[已经]深秋了。
主语‖谓语
状︱中
有的同学[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①句子成分
(一)、句子成分也叫句子的组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二)、现代汉语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
(三)、古代汉语句子成分: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古代句子成分的位置、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词类的活用。
心里痛快〈极〉了。这几天真是烦〈透〉了。这家伙讨厌〈死〉了。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
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系统:同类事物按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例:组织系统,灌溉系统。
二、词类划分依据
古代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两个:语法功能和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