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模具项目立项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生态环境恶化、区域和企业发展不平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突出瓶颈。
遵循问题导向原则,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对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在市场、价值、生态、协调、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二、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xxx经济开发区。
地区生产总值2707.69亿元,比上年增长7.1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62亿元,增长7.91%;第二产业增加值1678.77亿元,增长11.12%第三产业增加值812.31亿元,增长6.3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3.69亿元,同比增长9.4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74.19亿元,同比增长6.17%。
国税收入354.34亿元,同比增长6.28%;地税收入亿元62.26,同比增长6.10%。
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1%。
其中,食品烟酒上涨0.94%,衣着上涨0.70%,居住上涨0.61%,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7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16%,医疗保健上涨0.73%,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82%,交通和通信上涨0.65%。
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1606.87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32.24亿元,比上年增长5.56%。
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三、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1、本期工程项目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将项目产品制造列为鼓励类项目。
本期工程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因此,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2、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
从国内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4年的35.85%,增加了1倍多,促进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
从国际看,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2000年上升至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
跃居世界第一。
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交易给项目承办单位搭建了很好的发展平台,目前,很多公司都已经不是以前传统销售方式,仅仅依靠一家供应商供货,而是充分加强网络在市场营销的应用,这就给公司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
凭着公司产品良好的性价比和稳定的质量,通过开展网上销售,完善电子
商务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
4、目前,项目承办单位建立了企业内部研发中心,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研制、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并已在材料和设备及制造工艺上取
得新的突破,项目承办单位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所生产的产品质量
指标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国际技术水平接轨;通过保持人才、技术、设备、研发能力、市场营销、生产材料供应等方面的优势,产、学、研相
结合的经营模式,无论是对项目承办单位自身还是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都
具有深远的影响。
四、项目用地规模及控制指标
项目总用地面积49764.87平方米(折合约74.61亩)。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3.03%,建筑容积率1.08,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45%,固定资产投资强度247.43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9764.8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6343.2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3746.06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2891.86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001.42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主要设备的配置应与产品的生产技术工艺及生产规模相适应,同时应具备“先进、适用、经济、环境保护、节能”的特性,能够达到节能和清洁生产的各项要求;本期工程项目所选设备必须达到目前国内外先进水平,经生产厂家使用证明运转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要求。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1台(套),设备购置费5128.84万元。
本期工程项目采用国内先进的产品技术,该技术具有资金占用少、生产效率高、资源消耗低、劳动强度小的特点,其技术特性属于技术密集型,该技术具备以下优势: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414152.94千瓦•时,折合50.90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53000.23立方米,折合4.53吨标准煤。
3、“精密模具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414152.94千瓦•时,年总用水量53000.23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5.43吨标准煤/
年。
达纲年综合节能量19.48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4.59%,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采用自动控制系统优化控制工艺参数,以便节省能源及原材料消耗;在各工段的水、电、汽入口处安装计量仪表,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各种超额用能及浪费的现象发生。
八、环境保护
工程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技术,减少污染物发生量,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本期工程项目对外环境的影响很小,可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从本期工程项目原材料、产品和污染物产生指标等方面综合而言,项目的生产工艺较成熟,排污量较小,符合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26461.6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9.76%;流动资金8000.8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24%。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融资方案。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纲年营业收入61521.00万元,总成本费用47566.57万元,税金及附加243.31万元,利润总额13954.43万元,利税总额16225.31万元,税后净利润10465.82万元,达纲年纳税总额5759.49万元;达纲年投资利润率52.73%,投资利税率61.32%,投资回报率39.55%,全部投资回收期4.03年,提供就业职位1157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项目承办单位一定要做好后勤供应和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不误前方施工。
十三、项目评价
1、项目配套条件成熟。
本期工程项目在项目建设地内组织实施,实施地周边道路四通八达,原料及产品运输方便,项目建设区域内配套建有完善的水、电、气、通讯工程设施等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