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动作详解华夏祖先用肢体动作传递“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的语言,这些动作叫礼。
传递下来的礼仪动作,承载华夏传统交手礼着祖先传给后人的话语。
这些礼仪动作,源自远古,源自人类没有语言的时代。
是“哑语”,是人皆能懂的“象形字”,是代代承传的“普通话”。
礼仪动作有十,常规礼仪动作有二。
携带双向对等、有序有位,缺一不可、两相适宜的交往原则和做人原则。
十种礼仪动作是:拱手礼、一拜礼、两拜礼、三拜礼、叩首礼、执手礼、推手礼、交手礼、揖礼、鞠躬礼。
两种常规礼仪动作是,初相见、敬父母行一拜之礼,朋友同学同事行拱手礼。
礼仪动作一览礼名动作适用范围礼义拱手礼胸前拱手,后收,前推日常礼仪恭敬,接受,礼让揖礼曲臂,抱手,躬身常规礼仪恭敬,给予,接受一拜礼臂,拢手,躬身30度初相见,敬长恭敬,接受,给予两拜礼展臂,拢手,躬身45度,两次常规大礼恭敬,接受,报答三拜礼高揖至额,躬身90度,三躬敬天地祖师国恭敬,接受,报答叩首礼踞坐至地,拜,叩首特定大礼恭敬,接受,报答执手礼双手出,长下幼上,长执幼行于长幼之间父慈子孝,师道生尊交手礼双手交叉胸前,推出,平示代孔夫子还礼推让,给予,示之鞠躬礼垂手,躬身,可深可浅通行礼仪谦恭,接受,礼让附手礼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行大礼前站姿诚意正心1、拱手礼在胸前拢手,由前向后收,呈拱手形。
向前推,不躬身。
视距离远近,可高,不能低于胸。
日常相见礼,送别礼。
2、揖礼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
略躬身或不躬身。
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同学朋友互敬。
3、一拜礼(拜礼)展臂,至胸前合,拢手。
男左手前,女右手前。
躬身(30度)。
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初相见,敬长上,行家礼。
只行一个。
常规大礼。
4、两拜礼(再拜礼)展臂,至面部前,拢手。
躬身(45度)。
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用于向长上行大礼。
一般行一个,叫“拜”。
最多行两个,叫“再拜”。
5、三拜礼(再拜额手礼)立定,挺身,庄重。
“双手附心。
”双手附在胸腹之间,男生左手在前,女生右手在前。
叠并,两肘与手成直线。
双手表示“与天地合其德”。
天德大刚健,大恒久,大信用,大起始。
地德大承载,大包容,大丰富,大付出。
两德兼备而各有显。
显德可以因时因境而变化。
“高揖。
”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推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
“行礼(拜)。
”头、颈、手臂皆不动,腰部下躬,深躬(90度)。
“兴。
”起身,双手升至额前。
“再行礼(再拜)。
”“兴。
”“额手。
”双手贴向额头,再推出。
“三行礼(三拜)。
”“兴。
”“礼成。
”双手复位,至胸腹间。
用于敬天地祖先先师,特定场合敬父母,行人生大礼。
用于集体行大礼。
大礼站着行要行三个,叫“再拜额手”,相当于古代的“再拜稽首”。
6、叩首礼古人因为席地坐在小腿和脚后跟上,叫“踞”、“正坐”,行这个大礼很方便。
古人行的最大礼是“再拜叩首礼”。
先踞坐下去,挺直身,臀部不要离开小腿,也就是不要跪起来。
先行拜礼,行两个。
拜礼的动作是,双手在额前揖起,下落,手拜至前面地面,身子随手臂前倾。
行第三个礼时,两手下行,分开,手心向上。
躬身,手背贴在侧前方地面上,额头叩至地面。
第三个礼仪动作也可以双手不分开,额头叩至手心。
这三个礼仪动作表示越来越敬。
今人可以再拜叩首,也可以只行一个叩首礼。
站着行就是“再拜额手礼”和“额手礼”。
三,表示多,再多也还是三。
只用于特定大礼,如敬天敬地敬祖先,特定场合敬先师,特定场合敬亲生父母辈祖辈,结婚那一天夫妻对拜。
不可以随便行。
随便行是亵渎礼仪,亵渎对方。
7、执手礼双手平伸并出,晚辈手心向下,长辈手心向上,长辈握住晚辈的手。
长辈可以坐着,执晚辈之手。
家庭礼仪。
结婚时夫妻礼仪。
8、交手礼仅用于生向孔夫子行拜师礼时,师代孔夫子还礼。
孔子像上,孔夫子用的是这个还礼动作。
双手在胸前交叉叠并,推出,平示。
师不能随便还这个礼。
9、鞠躬礼垂手,躬身。
鞠躬幅度可大可小,越下越敬。
颔首、躬身,长者用于还礼。
10、附手礼双手附胸腹间,上手男左女右。
行大礼前站姿,升国旗站姿。
表示诚意正心。
握手、挥手、摆手、招手、拥抱、起身、鼓掌、点头、躬身、应答、微笑、示请、示让,也是礼仪,属于“仪”、“貌”的范畴。
以上礼仪动作看似复杂,而平常只用朋友间平等对等的拱手礼和敬长的一拜礼。
对方怎么行,自己怎么还,很简单。
礼的规则是有来有往,双向对等、有序有位。
对方行礼,必须还礼。
无论地位多高,辈份多长,都要还礼,否则就是失礼和无礼。
应答、点头、躬身,都是还礼。
给天地祖先先师行礼,天地祖先先师不还礼。
因为他们一直在对我们“施礼”,我们只是在还礼,报答。
礼仪动作根据礼仪的两个基本价值规则和礼义而生而定。
以上只是基本规范。
礼仪动作可以有变化。
各地文化、风俗、习惯不同,礼仪动作也有差异。
有基本定式,又有不同,才能区别,才能适宜。
日本、韩国、其它儒教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保留有儒教文化传统,都是儒教文化的支脉。
按自己的传统行礼,这样就有别有位了,适宜了。
新礼继承古礼,礼仪动作拉开人的距离,使互敬。
同时发展变化,顺应人心,拉近人的距离,增加“执手”礼,使互爱。
通两得中合宜。
礼仪动作一改卑下之相,乾德刚毅正大,坤德典雅尊贵。
行礼人乾坤合德。
总结礼的内在规则:施报双向,平等对等,有序有位。
礼的功用是:礼生敬,敬生情,敬情生神圣。
礼生之敬,可移于工作、学习、待人,敬业、敬事、敬人、受敬,人是一流人。
人失去了礼仪、仪式,也就没有了敬,凡事皆不敬,成了二流三流人。
祖先的礼仪动作,先使人生敬。
握手只能生情,不能生敬。
升人品,提国格,非礼不能。
礼以直道为中,兼行重道,兼行恕道。
施(始)的规则:卑己尊人,行敬让之道。
报的规则:以直道相报,来而有往,投桃报李。
可以重报,投我木桃,报以琼瑶。
不可以反报,不可以轻报,不可以不报。
知礼者知理,有礼者有理,合礼就是合理。
礼自心生,礼由己发。
“克己”与“由己”相结合。
“复礼”与“为仁”相结合。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中国地理一、概况1.地理位置和范围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内海为渤海和琼州海峡,黄海、渤海全部分布在大陆架、东海大部分、南海一部分。
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
经纬度位置:4°N-53°N(分属热带和北温带),73°E-135°E(分属五个时区)。
范围:北至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西至新疆帕米尔高原;东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交汇处。
2.邻国:14个陆上邻国(陆界长2万多千米),6个隔海相望国家。
3.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民族: 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壮族(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分布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
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
5.人口: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黑龙江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
农村人口比重仍然偏大。
城市发展政策: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新型乡镇,大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
侨乡:广东、福建。
人口方面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地形1.地形的总体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3)。
①关注:阶梯交界处的水电站 ②我国沿不同经纬度的地形剖面图:沿经线作剖面:30°N 、38°N 、45°N沿纬线作剖面:90°E 、100°E 、110°E2.地形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地段,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3.主要山脉——构成地形骨架,成为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结合地形图)东西走向:北:天山—阴山; 中:昆仑山—秦岭; 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东:台湾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雄伟,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尼泊尔边境,海拔8848米其他走向: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注意:跨三级阶梯的山脉——秦岭;位于第三级阶梯的山脉:长白山、南岭、武夷山、台湾山脉。
省区界线附近的山脉:太行山(山西、河北)贺兰山(内蒙古、宁夏)武夷山(江西、福建)、南岭(湖南、广东)大巴山(四川、陕西)巫山(重庆、湖北)祁连山(甘肃、青海)流域界线:巴颜喀拉山和秦岭(黄河、长江)、南岭(珠江、长江)、冈底斯山(雅鲁藏布江、怒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