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ppt课件


婴儿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研究婴儿颜色视觉发展的方法 1、视觉偏好法 2、脑电记录法 3、用“配色法”研究儿童掌握颜色的
顺序。
婴儿视觉的发展 ——婴儿的视觉偏好
• 奇特的偏好: 婴儿偏爱鲜艳的色彩、运动中的物体、物 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物体黑白对比鲜明 处、正常人脸、同心圆等等;
• 婴儿视觉偏好的意义 婴儿对外部事件具有选择性,注意承载
婴儿的深度知觉
• 关于婴儿的深度知觉的争论: 儿童的深度知觉是天赋的,还是习得
的?实质是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的对 立;
这一争论体现了认识论上经验论和唯 理论对立。
关于婴儿深度知觉的研究
• E.J.Gibson&R.R.Walk,1960.1961)的研究倾向于证明深度知 觉生而有之;发现6-7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敏度的发展
研究婴儿视敏度的方法: 1、视觉偏好法 2、视动眼球震颤法 3、视觉诱发电位测量法
4.婴儿视觉的发展 ——颜色视觉的发展
婴儿颜色视觉发展之特点
1、新生儿无颜色感觉;黑白灰 2、2个月时,已对某些不同的波长作区分; 3、3个月时,颜色视觉的基本功能接近成人,能 区分彩色和非彩色; 4、红色特别能引起婴儿的兴奋; 5、4—8个月的婴儿喜欢暖色,不喜欢冷色;喜欢 明亮的颜色,不喜欢暗淡的颜色; 6、儿童掌握颜色的顺序:黄色、红色、绿色、蓝 色、紫色、橙色。
感觉
• 感觉是属于普通心理学的范畴,早在两千多年
前就有人将人类的感觉划分成五种基本感觉,即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 现代心理学根据刺激物性质及所作用的感官性 质,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 外部世界的刺激,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皮肤感觉等。其中视觉、听觉、嗅觉接受远距离 的刺激,又叫距离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 部的刺激(机体自身的运动与状态),如运动觉、平 衡觉、内脏感觉等。
• 新生儿能辨别甜、酸、苦、咸这四种基本 味道。能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等方式对 甜、酸、苦、咸这四种基本味道作出反应。
五、婴儿肤觉之发展
婴儿触觉的发展: • 几个月的胎儿就有明显的触觉反应; • 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性和触觉分化性都有迅速发展; • 一出生就有温觉反应; • 婴儿早期就有痛觉反应,但比较微弱和迟钝。 触觉在婴儿认识中的作用: • 3岁前,触觉在儿童认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随后
第三章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第一节 婴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 感知觉是个体发展中发生最早,成熟最早的心理过程; 研究表明,感知觉在婴儿期发展的最快,很多感知觉 在婴儿期就已达到成人水平。
• 感知觉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婴儿通过感知觉 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适应周围的环境。
• 这一过程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有选择性 的,是对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的察觉、组织、综合及 对它的解释。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觉集中的发展
(一)视觉集中的发展 (1)新生儿(0-2、3周):视觉集中活动尚未形成; 表现:两眼活动不协调; 原因:眼肌不能很好地协调运动; 注意事项:防止斜视 (2)3周的婴儿:开始出现视觉集中 (3)2个月时:视觉集中出现得最频繁; (4)4个月:视觉集中的水平接近成人,能象成人一
习 惯 化 范 式 摸 拟 曲 线
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3、身体运动和脸部表情 4、优先注视范式(视觉偏好)
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5、激发潜能 (通过电极测脑电活动) 6、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 7、设备 录像带、高速计算机等
二、婴儿视觉的发展
基本的视觉技能: 视觉集中 对光的觉察 视敏度 颜色视觉 视觉追踪运动
信息量最大的轮廓和边线。这丰富了婴儿 的早期环境。
视觉训练:
• 1、注视活动
• 2、追视活动
三、婴儿听觉的发展
• 婴儿听觉之发展特点:
1、听觉的发生:对胎儿是否有听觉众说纷纭,但新生 儿肯定具有听觉能力,具有粗略的声音定位能力; 2、新生儿还具有对声音的音高、音响和声音的长短具 有辨别能力(用习惯化范式研究); 3、对语音刺激比非语音刺激更敏感,并且对不同的语 音(如pa\ba)作出区辨,2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区别带有 不同情感色彩的语音;
• 这个感觉剥夺实验说明,来自外界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 生存是十分重要的。
感觉的特性
• 1.感觉适应 • 2.感觉对比 • 3.联觉 • 4.感觉后象
你看到几个黑点?
运动的图
如何来研究感知觉?
一、评定新生儿感知觉的几种方法
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1、反射行为 2、习惯化范式(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婴儿对形状的视觉偏好(二)
2、从出生到六个月的 婴儿都有对有图案的 圆盘注视的时间更长。
3、婴儿喜欢看清晰的 图象胜于模糊的图象; 喜欢看活动的图形; 喜欢看曲线,不喜欢 注视直线和角。
婴儿的形状知觉能力强弱的测定
• Fantz根据婴儿喜欢有图 案的模式这一特点,设 计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 测定婴儿形状知觉能力 的强弱: 用黑白相间的线条图, 每幅图线条的精细不同, 每一幅图都配以同样大 小的灰色正方形。当线 条图的线条细到婴儿无 法区分时,婴儿对线条 图和灰色图的注视时间
4、新生儿的听成人讲话时,能准确地使自 己的身体运动与讲话的声音模式同步,这 可能与遗传机制有关;
5、儿童言语听觉敏锐度随年龄而提高, 到小学时接近成人。
6、儿童听觉能力12、13岁以后一直在增 长,成年以后,听觉能力逐渐降低,主要
是高频听力的丧失。
听觉训练:
• 1、言语 • 2、音乐
• 3、追声寻源
感觉剥夺实验
• 实验开始时,这些志愿者还能安静地睡着,但稍后,他们 就开始失眠,不耐烦,急切地寻找到刺激。他们唱歌,吹 口哨,并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互相敲打,或者用戴着手 套的手去四处摸索。换句话说,志愿者变得焦躁不安,老 想活动,觉得很不舒服。
• 在实验中,志愿者每天可以得到20美元的报酬。但即使这 样,也难以让他们在实验室中坚持这种实验到2-3天以上。
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习惯化:给婴儿反复呈现一个刺激(声音或图
片),当刺激物连续呈现若干次以后,婴儿对这 种刺激物不再注意。
通常用注视时间、心率、吮吸频率作习惯化的指 标。
去习惯化:在习惯化形成之后,如果呈现一个新
的刺激,又能重新引起婴儿的注意。
习惯化范式通常用来研究儿童的感觉辨别 能力。
研究婴幼儿感知觉的具体方法
婴儿空间知觉的发展 ——婴儿形状知觉的发展
• 3个月的婴儿已具有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 • 幼小婴儿具有模式化的、有组织的视觉世
界; • 婴儿具有一定的视觉偏好(见图),偏爱
一定复杂程度的世界,信息量多的图形和 对其具有社会性意义的某些形状,不喜欢 没有图案的模式。
婴儿对形状的视觉偏好(一)
1、婴儿偏 爱观察 复杂的 模式超 过观察 简单的 模式;
• 大小知觉发展的特点: 1、至少出生6-8周的婴儿已经具有物体形状和大小知觉 的恒常性(T.G.R.Bower); 2、儿童从2岁半到3岁,判别平面图形大小的能力急剧发 展; 3、估计物体大小的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增长。2-11岁儿 童很少低估远离他们的物体;成人倾向于高估远离他们 的物体。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
• 新生儿能觉察移动的灯光。 • 检查新生儿能否觉察到光,可以用瞳孔
反射的方法。
3.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敏度的发展
婴儿视敏度发展之特点: 1、婴儿在出生头半年内视敏度很差;出生 24小时的新生儿的视敏度只有成人的13/100; 2、婴儿视力发展极其迅速,大约6至12个 月时就能达到正常成年人的视敏度的范围 之内(L.B.Cohen etc.,1978)。 3、婴儿生命的头半年是视敏度发的关键期。 4、有研究表明,7岁时视敏度发展展最快, 10岁前仍有明显发展。
触觉逐渐与视、听觉相结合,幼儿期触觉的重要性 逐渐让位于视、听觉。
触觉不足会引起学习障碍
• 住在都市大楼公寓或是小家庭的孩子,最需要注意
的是孩子的触觉和平衡感觉(前庭感觉)的教育。 现代的孩子整天关在空调房里,很少出门、吹风、
晒太阳,更少有玩沙土、水的机会。加上物质改善后, 统一化程度极高,同样的食物口味和衣服的触觉,致 使孩子的触觉学习普遍不佳。
方位知觉的发展: 3岁 能辨上下; 4岁 能辨前后; 5岁 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左右; 6岁 能完全辨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
但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方位辨别能力尚未 发展完善;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
儿童左右概念的发展: 第一阶段(5-7岁):能比较固定地以自身为中心辨 别左右方位,但仍然是自我中心的; 第二阶段(7-9岁):初步地、具体地掌握左右方 位的相对性。虽已去除了自我中心,但在辨别别人的左 右时,要依赖自身的动作和表象; 第三阶段(9-11岁):能比较灵活地、概括地掌 握左右概念。
样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以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
婴儿视觉的发展 ——视觉集中的发展
(二)视觉集中发展的特点: 1)视觉集中的时间、距离都随年龄的增长
而增长; 2)由被动感知到主动搜寻。
2.婴儿视觉的发展 ——光的觉察
• 新生儿一生下来就能觉察光亮,还能区 分不同明度的光,但敏感性远低于成人;
• 在头两个月里,婴儿对光的明度的敏感 性发展得很快;
儿童感知发展的总趋势
• 1、无意性
有意性;
• 2、冲动性
思考性;
• 3、笼统、未分化
精细、分化;
• 4、整体与部分分离
统一。
跨通道知觉
• 不少研究者(包括皮亚杰)认为,婴儿出生时各 主要感觉通道是完全不协调的,只有通过几个月 的感知运动经验,才逐渐学会把来自不同感觉通 道的信息联系起来。
• 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婴儿出生时已拥有跨感觉 通道知觉能力,至少他们拥有某种能迅速通过经 验获得这种能力的先天倾向。现有证据似乎更倾 向于后一种观点,这些证据主要涉及三方面:即 视觉-听觉、视觉-触觉和视觉-身体运动模仿 的跨通道整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