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高血压药.ppt

抗高血压药.ppt

AT2受体位于肾上腺髓质,与心血管稳定性的调节 无关。
代表药有:氯沙坦(losartan)、缬沙坦 (Valsartan)等。
AT1阻断药的特点: 1.选择性阻断AT1受体,作用强效,其代谢产物亦
有较强的阻断作用,抑制血管收缩,降低外周阻力, 使血压下降,并能逆转肥大的心肌细胞。
2.口服易吸收,其体内代谢产物维持时间长,治 疗高血压50mg/日,q.d。本药不适用于左心室收缩 功能不全及进行性肾损害的患者。
在肺部积聚有关。 3.高血钾 可见于伴有肾功能不全或服用保
钾利尿药者。 4.对胎儿发育有影响,妊娠禁忌用药。 5.其他 有血管神经性水肿,低血锌以及而
引起的皮疹、味觉及嗅觉缺损,补充锌可望克 服。偶见中性白细胞减少。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有两种亚型即AT1和AT2。AT1受 体主要分布于血管平滑肌、心肌组织,也存在于 脑、肾及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其对心血管功 能的稳定有调节作用。
抗高血压药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 主要疾病之一。 是冠心病、脑卒中、心肾功能衰竭的主要 病因。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建议,成年人在收缩压140mmHg (18.6kPa)或以上。舒张压为在90 mmHg(12.0kPa)或 以上者为高血压。
根据舒张压高度和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程度,可 分为轻、中、重度或一、二、三度高血压病。
应用及特点
1.适用于各型高血压,降压时不伴有心率加快。 是临床抗高血压一线药。
2.长期应用,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质代 谢障碍。
3.防止和逆转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增厚和心 肌增生肥大,对心脏产生保护作用。并能改善 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
不良反应
发生率较低,主要有:
1.低血压 见于开始剂量过大; 2.刺激性干咳 常见于用药后1 周,与激肽
质,如激肽、前列腺素等。
二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药
代表药:卡托普利 Captopril 依那普利Enalapril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血管系
统中是重要调节因素,亦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ACEI通过对RAAS中的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
减少Ⅱ的形成,从而发挥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作 用,可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与要求
1.掌握高血压药的分类。 2.掌握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AT1受体阻断药 的降压作用和应用。 3.熟悉可乐定、哌唑嗪和硝普钠的药理作 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4.熟悉抗高血压药的合理应用。
重点、难点
1.常用抗高血压药,如利尿药、血管 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及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AT1)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钙 拮抗剂的降压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及临 床用途。 2.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在药物代表中,选择性受体阻断药美托洛 尔、阿替洛尔的作用优于普萘洛尔,它们 在低剂量时主要作用于心脏,而对支气管 的影响小,对伴有阻塞性肺疾病的高血压 患者相对安全些。
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系统
中枢
神经节
可乐定 -甲基多巴 莫索尼定
美加明
末梢递 质释放
利血平
胍乙啶
突触后 膜受体
普萘洛尔
1哌唑嗪 1 拉贝洛尔
血管平滑肌
肼屈嗪 硝普钠 硝苯地平 米诺地尔
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脏邻球 旁器
肾素
转化酶
血管紧 血管紧
血管紧
张素原 张素Ⅰ
张素Ⅱ
小动脉收缩
3.不引起咳嗽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其他不良反应 相似ACEI。
三 -受体阻断药的特点
口服给药,慢而温和,有明显个体差异。一般宜从小量开始。
抗高血压机制:
⑴减少心排出量 心脏1受体阻断,心收缩性抑制并减慢心 率,心排出量减少而降压。
⑵ 抑制肾素分泌 肾脏肾小球旁细胞的1受体阻断,肾素 释放减少。吲哚洛尔在降压时不影响肾素活性。
醛固酮分泌→ 水钠潴留
一、常用抗高血压药
中枢降压药 神经节阻滞剂 肾上腺素能神经阻滞剂 血管舒张剂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作用于离子通道的降压药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降压药 利尿降压药
常用抗高血压药

一 .利尿药(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 )
1.抑制循环中的RAAS活性,减少ATⅡ的形成,改 善血流动力学。即为用药初期的降压机制。
2.抑制心血管局部组织RAAS的活性,减少局部组 织的ATⅡ的形成,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血管系统的作 用,从而产生降压和改善心功能作用。此与药物的 长期降压疗效有关。
3.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增加血管内皮超级化因子 (endothelium-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EDRF )及NO释放和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 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血压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多以毫米汞柱为
单位。现多以帕为单位。血压可分为:动脉压、毛细血管压和
静脉压。
血压一般为动脉压,它能促使血液克服阻力,向前流动。
---如动脉血压过低(低血压)则不能维持血液有效循环,以供 应各器官组织的需要。
---血压过高(高血压)则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荷,心脏必须加 强收缩才能完成射血任务,严重时可引起心室扩大,心输出量 减少,使循环功能发生障碍;血压过高还可导致血管破裂,严 重时要影响生命。
1.特点:临床抗高血压的一线药,可单独应用治疗轻度高血压
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
2.降压机制:用药初期机制:通过排钠排水,使细胞外液和血
容量减少而降压;长期用药机制:钠量减少,钠—钙交换,使
胞内钙含量减少 ①血管平滑肌舒张而降压;②血管平滑肌对
收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降低;③可诱导动脉壁产生扩张血管物
⑶ 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 阻断外周交感神经末梢突触前 膜的2受体,抑制正反馈而减少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⑷中枢降压作用及其他作用 能增加前列环素的合成。
广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对轻、中度高血 压有效,高血压伴有心绞痛者疗效好并能 减少发作次数,心排出量及肾素活性偏高 者及伴有脑血管病变者疗效也较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