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PT】水溶液化学原理

【PPT】水溶液化学原理


当 nB nA, A x
nA n m A nA nB nB 55.51 m 55.51
(m为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0 0 即 p pB xA pB
0 pB 令 K 则 55.51
p Km
15
Example
已知20 ℃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 kPa. 将17.1g蔗
度表示方法有:
类型
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方法 符 号 M m w x(B) 单 位 mol/L mol/kg 无单位 无单位
物质的量浓度(molarity) 质量摩尔浓度(molality) 质量分数 摩尔分数
4
2. 各种浓度之间的换算.如:p297表8-1 实验室常用酸碱溶液的浓度。
3. 各种不同纯度试剂的表示:
nonelectroiyte solution
8-3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Theory of strong electrolyte solution
3
8-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concentration and solubility of solution)
8-1-1 溶液的浓度(The concentration of solution) 1、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广义的浓度定义是溶液重的溶质相对于溶液或溶剂的相对量。 狭义的浓度定义是一定体积的溶液重溶质的“物质的量”。在历史上 由于不同的实践需要形成了名目众多的浓度表示方法,已经学过的浓
7
b. 压力 压力的变化对固体溶质和液体溶质的溶解度一般影响不大,但对气体 溶质的溶解度却有很大的影响。 表8-2 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压力的关系
压力/Pa 80.1×105 106.5×105
373K时CO2的溶解 度/mol· -3 dm 0.386 0.477
压力/Pa 25.3×105 50.7×105
溶液的几种性质与水的比较
物质 纯水 Tb / ℃ 100.00 Tf / ℃ 0.00 20℃ / (g· -3) cm 0.9982
0.5mol· -1糖水 kg
0.5mol· -1尿素水溶液 kg
100.27
100.24
-0.93
-0.94
1.0687
1.0012
12
8-2-1 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拉乌尔定律
第三篇 水溶液化学原理 第8章 水溶液
Chapter 8 Water Solution
本章教学要求
1. 进一步掌握溶液的浓度的表示方法。
2. 了解稀溶液的通性。
3. 初步了解强电解质理论。
2
本章教学内容
8-1 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Concentration and solubility of solution 8-2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Colligative properties dilute
优级纯(G.R):Guarantee Reagent (绿色) 分析纯(A.R):Analytical Reagent(红色)
化学纯(C.P):Chemical Pure(蓝色)
实验试剂(L.R): Laboratory Reagent (棕或黄色)
5
8-1-2 溶解度(solubility)
1、溶解度—— 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重形成饱和溶液 时,被溶解的溶质的量。
11
8-2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colligative properties dilute nonelectroiyte solution)
各种溶液各有其特性,但有几种性质是一般稀溶液所共有的. 这 类性质与浓度有关,或者是与溶液中的“粒子数”有关,而与溶质的 性质无关. Ostwald 称其为“依数性” . 这里非常强调溶液是“难挥 发的”,“非电解质的”和“稀的”这几个定语的.
所以气体溶解的质量也增加n倍。故亨利定律与其它气体的分压无
关. c.数学表达式: p=K x (K—— Henry’s constant)
亨利定律只适用于溶解度小,不与溶剂相互作用的气体。所以
HCl,NH3等气体都不适用。
9
Example
250 C时, 氧气的分压为1个标准压力(101325Pa)时, 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3 10-3 molL -1.空气中氧氧 的分压分 0.2个标准压力.因此, 当水与空气达到时,水 中氧气的浓度为: p k .x p2 .x1 x2 p1 0.2标压 1.23 10 3 mol.L1 x2 1标压 2.5 10 4 mol.L1。
nA m 0 Tb kp kp xA kp kp Kbm nB 1000 / M B
0 0
Kb为沸点升高常数,与溶剂的摩尔质量、沸点、气化热有关,
可由理论推算,也可由实验测定:直接测定几种浓度不同的稀溶液 的Tb ,然后用Tb对m作图,所得直线斜率即为Kb.
19
Example
13
实验:
14
(2)拉乌尔定律(Raoult’s law)
根据实验结果,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的蒸汽压等于纯溶剂的 蒸汽压乘以溶剂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即
nB p p xB , 其中xB nA nB
0 B
由于 xA xB (xA为溶质的摩尔分数) 1 所以
0 0 0 p p( xA) 或 p pB p pB xA 1 B
Tf Kf m 1.86 0.525 0.98(℃)
即此种溶液的凝固点为 0.98 ℃
18
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二 8-2-3 溶液的沸点升高(elevation of the boiling point)
当溶液的蒸汽压下降,要使其沸腾,即蒸汽压达到外界压力,就 必须使其温度继续升高 Tb,达到新的沸点,才能沸腾. 这叫稀溶液 的沸点升高. 溶液越浓,其 p 越大,Tb 越大,即Tb p,则
糖(C12H22O11)与3.00g尿素 [CO(NH2)2]分别溶于100g
水. 计算形成溶液的蒸汽压.
Solution
两种溶质的摩尔质量是M1=342 g/mol和M2=60.0 g/mol
17.1g 1000gH 2 O m1 0.500mol kg 1 则 342g mol 1 100gH 2 O 3.00g 1000gH 2 O m2 0.500mol kg 1 60.0g mol 1 100gH 2 O 两种溶液中水的摩尔分数相同: 55.5 xH 2 0 0.991 55.5 0.5 所以,两种溶液的蒸汽压均为:p=2.33 kPa×0.991=2.31 kPa
内管是镀有亚铁氰化铜 [Cu2Fe(CN)6] 的无釉磁管,它的半渗 性很好. 管的右端与带活塞的漏斗相连,用以加水,左端连结一毛 细玻璃管,管上有一水平刻度(l). 外管是一般玻璃制的,上方带 口,可以调节压力. 若外管充满糖水溶液,内管由漏斗加水至毛细 管液面到达l处. 因内管蒸气压大于外管,水由内向外渗透,液面l 就有变化,若在外管上方口处加适当压力 p,则可阻止水的渗透而 维持液面l不变,按定义所加压力 p 就是渗透压.
10
8-1-3 相似相溶原理
(the principle of similitude between solute and solvent)
“相似相溶”原理,即非极性物质可以溶解在非极性 溶剂中(例如碘溶于四氯化碳中),性物质和离子型晶 体易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主要表现在: a. 溶质分子于溶剂分子的结构越相似,相互溶解越容 易; b. 溶质分子的分子间作用力与溶剂分子间作用力越相 似,越易互溶。
已知纯苯的沸点是 80.2 ℃,取 2.67 g萘(C10H8)溶
于100g苯中,测得该溶液的沸点为 80.731 ℃,试求苯的
沸点升高常数.
Solution
萘的摩尔质量 128g mol 1, Tb 0.531K Tb K b m 0.531K K b 2.67g 1000 1 kg 1 128g mol 100
1%蔗糖溶液在不同温度的渗透压
温度 T/K 273 287 295 309
23
渗透压/atm 0.648 0.691 0.721 0.746

T
103 /( atm K 1 )
2.37 2.41 2.44 2.41
1885年,van’t Hoff 把这些数据归纳、比较,发现:
T n
V , n 为一常数,并与理想气体常数 R 值相似.
22
(4) 渗透压定律
1877年,Pfeffer 的实验结果, 在0 ℃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溶液浓度c/g· -3 dm 10.03 20.14 40.60 61.38 渗透压/atm 0.68 1.34 2.75 4.04

c
/ atm dm 3 g 1
0.068 0.067 0.068 0.066
其实,从相平衡的角度理 解溶解度更确切,即在一 定温度和压力下,固液达 到平衡时的状态. 这时把 饱和溶液里的物质浓度称 为“溶解度”。按此把溶 液分为: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
中学里介绍过把某温度 下100克水里某物质溶解 的最大克数叫溶解度.习 惯上按溶解度大小,把 溶液分为:
6
易溶 >10 可溶 1-10 微溶 0.1-1 难溶 <0.1
得 K b 2.545 K kg mol 1
20
蒸气压下降引起的直接后果之三 8-2-4 溶液的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1)渗透-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使溶液变稀的现象。
(2)渗透压-施于溶液液面阻止溶剂 透过半透膜向溶液渗透的压强。
21
(3)渗透压的测定
(lowering of the vapor pressure of the solvent——Raoult’s law) (1) 溶液蒸汽压下降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