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的放射治疗 PPT

肿瘤的放射治疗 PPT

1、癌症晚期合并贫血、消瘦、处于恶意质状态者;
2、肿瘤所在脏器有穿孔时;
3、心肝肾重要脏器功能有严重损害者;
4、有严重结核时;
5、严重的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未控制者;
6、过去曾做过放射治疗皮肤或局部组织器官受到严重 损害,不容许再行放疗者;
7、肿瘤晚期已出现广泛转移,而且该肿瘤对射线不敏 感,放疗不能改善症状者;
肿瘤放射治疗学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姜霞
第一章 概 述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段之 一。亦是综合治疗中一个重要环节,大约有75 — 85% 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放射治疗。
一、放射治疗的目的
放射治疗学属于临床学科。 放疗是一种局部治疗,是通过放射线对肿瘤的照 射、剂量的累积,而使肿瘤组织缩小、 消失,同时使 周围正常组织接受很小剂量,损伤达到最低,以延长 患者生命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手段。对晚期肿瘤患者为 了改善其症状,也可以进行姑息治疗。
形势要求放疗医生要不断地学习和掌 握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以适应放射肿瘤 学飞速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放射治疗基础知识
一、一般临床知识 放射肿瘤医师是一位临床医师,必须具有一般的 临床知识和 经验,并能处理放疗前、中、后出现的临 床问题。
二、肿瘤学知识 放射治疗主要是治疗恶性肿瘤。放疗科医生
必须具有一般的 肿瘤学知识、流行病学、病因学、 肿瘤分子生物学, 特别是要掌握临床肿瘤学、 放 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和放射损伤学,以及肿瘤放射 治疗学的知识。
2、相反,恶性淋巴瘤和小细胞肺癌, 经过几次 照射后,虽然肿瘤可能很快就消退, 然而 却没有什么治 愈的希望。
例如在临床:
亚临床病灶:剂量给到45—50Gy 控制>90%
显微镜下残存的肿瘤:剂量给到 60—65Gy
明显可见肿瘤:T1 60Gy T4 75—80Gy
(以上指在常规分割条件下的方案)
放射治疗的早期反应和晚期反应常常是不平行的, 因此,结果也会不同。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三、放射治疗过程
放射治疗过程必须有放射肿瘤医师、放射 物理师、放射技师共同参与的全过程。
临床检查及诊断→确定治疗目的→确定放射源 →制作病人装置与身体轮廓→模拟机下摄片或 CT模拟→确定靶区体积→确定肿瘤体积及剂 量→确定危机器官及剂量→制定治疗计划→确 定治疗计划→验证治疗计划→签字→第一次治 疗 摆位→摄验证片→每周摄验证片,每周核 对治疗单,每周检查病人(必要时更改计划) →治疗结束进行总结→随诊。
• (三)、局部的准备:
如体表肿瘤要保持局部清洁,控制感 染,保持引流通畅,禁止任何的化学或 物理的刺激。头颈部肿瘤照射野包括口 腔时,要事先洁齿并拔除不 健 康 的 牙 齿,待创面愈合后方可放疗。肺癌合并 肺炎时,要边抗炎边放疗。
五、放射治疗的低 姑息性放疗还可以达到止痛、止血、减轻痛苦的作用。 遇有下述情况可视为放射治疗禁忌症:
放射治愈性:指在肿瘤原发部位或区域,把肿瘤清 除掉, 反应了照射后的直接效应。
放射敏感性和放射可治愈性,没有什么明显 的相互关系。
一个肿瘤可以放射敏感, 但未能治愈 ; 反之,有些肿瘤虽然相对抗拒,但能被单纯 放疗或综合治疗而治愈。
例如: 1、乳腺癌、 前列腺癌放疗后体积缩小都很慢,
但用放疗治愈的可能性却很大。
例如: 放射损伤已较常规放疗明显减轻, 肿瘤局部控制率明显增加。
三、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中的地位
在恶性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大约有75%的恶性 肿瘤患者需要经过放射治疗进行治疗。有资料显示, 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通过手术可治愈 22%,放疗治愈18%,化疗药物治愈5%。
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趋向使用综合治疗。随 着放疗设备的不断更新, 肿瘤的放疗效果也不断地 提高。 放射治疗已逐渐被认识,从而使放疗在恶性 肿瘤的治疗中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四、放射治疗前准备工作
(一)、思想上的准备:
恶性肿瘤病人多数思想负担重对治疗信 心不足,精神萎靡不振,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医生要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他 们知道癌症是可以治愈的,增强战胜疾病 的信心,和医务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地完 成治疗计划。
• (二)、全身准备
病人全身状态的好坏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所 以在治疗前要 全面检 查。有贫血 者 要给予纠 正,有全身感染者要给予治疗,有合并症者要 给予控制。治疗过程中,让病人进高蛋白,高 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从个方面改善病人的 全身状况,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提 高 治 疗 效 果。
例如: 膀胱在接受50—60Gy照射,
早期急性反应较重(急性膀胱炎) 消退后无明显后遗症
低剂量照射全肾, 早期没什么反应, 但肾实质却可能导致进行性萎缩和肾功能丧失。
脊髓也是同样,
这些反应是不可逆的,有时可能是致命的。
晚期正常组织损伤可将不同器官按其次级 功能单位(FSUs)的排列方式划分:
8治疗前血色素低于80g/L,白细胞低于3.5*109/L没得到 纠正。
第三章 与临床放射治疗有关的
放射生物学概念
一、放射敏感性和放射可治愈性。
放射敏感性:指肿瘤或肿瘤细胞在受到射线照射后 的反应程度,也就是放射效应。 放射敏感性取决于它们 的组织来源、分化程度、 肿瘤的大体类型以及病人的一 般状况,如有无贫血、感染等。放射敏感性包括放射敏 感、中度敏感、放射抗拒。
四、放射肿瘤科与放射肿瘤医师
放射肿瘤学是一个临床学科,因此,放疗科 医生也就是临床医生。
目前对放疗科医生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仅 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比过去多得多),而且 也需要掌握扎实的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以及 医学基础。此外,更需要充实影像及计算机技术。 这是与普通内、外科医生所不同的。
在国外,把放疗医生称为肿瘤学家, 把操作机器的技师称为放疗师。
二、 放射治疗的历史
从1895年伦琴发现X线,1896年居里夫妇 发现镭, 直至今日的适形、 调强及γ刀、x刀的 治疗,放疗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在医学史上, 外科历史悠久,放疗发展最快)。
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 技术、 图象处理技术以及放射设备的不断发展 和更新, 为放射肿瘤学的发展开创了崭新的领 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