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29]《生物化学》作业标准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教育2020年春1129]《生物化学》作业标准答案

1、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供应者是:().葡萄糖.蛋白质.脂肪.ATP2、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丝氨酸.瓜氨酸.甲硫氨酸.半胱氧酸3、具有生物催化剂特征的核酶(ribozyme)其化学本质是()。

.蛋白质.脂类.RNA.糖类4、下列哪种物质脱下的氢不进入NADH呼吸链?().β-羟丁酸.异柠檬酸.脂酰辅酶A.丙酮酸5、茚三酮与脯氨酸反应时,在滤纸层析谱上呈现()色斑点。

.红.蓝紫.绿.黄6、氨升高的可能主要原因是:().肾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肥皂水(碱性)灌肠,肠道氨的吸收增多.食入蛋白质过多7、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是:().疏水键.盐键.氢键.肽键8、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最高的组织是:().肝脏.血清.脾脏.心肌9、米氏常数Km是一个可以用来度量()。

.酶促反应速度大小的常数.酶和底物亲和力大小的常数.酶的稳定性的常数.酶被底物饱和程度的常数10、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 B. 肽键的断裂.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改变.氨基酸的组成改变11、成熟红细胞仅靠糖酵解供给能量是因为:().无氧.无线粒体.无TPP.无CoA12、根据细菌和人体细胞结构的不同,可设计出抑制或杀灭细菌、而不损伤细胞的药物。

细菌和细胞在下列哪个亚细胞器上是相同的?().生物膜.细胞壁.核糖体.mRNA13、下列哪种物质不是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分?().FAD.铁硫蛋白.FMN.泛醌14、关于高能磷酸键叙述正确的是:().高能磷酸键只存在于ATP.有ATP参与的反应都是不可逆的.实际上并不存在键能特别高的高能键.所有高能键都是高能磷酸键15、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某一溶液中的含氮量为6.7%,那么该溶液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为()。

.41.9%.127.3%.67.0%.54.3%16、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是:. C. 各种蛋白质都由氨基酸组成.各种蛋白质均含有大至相同比例的肽键.各种蛋白质均能放出一定量的氨气.各种蛋白质都有基本相同的含氮比例17、由琥珀酸脱下的一对氢,经呼吸链氧化可产生:().2分子ATP和1分子水.3分子ATP和1分子水.3分子ATP.1分子ATP和1分子水18、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瓜氨酸.甘氨酸.脯氨酸.谷氨酸19、脂肪酸分解产生的乙酰CoA的去路是()。

.氧化供能.以上都是.合成脂肪酸.合成胆固醇20、丙酮酸脱下的氢在哪个环节上进入呼吸链?().复合体Ⅱ.NADH-泛醌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泛醌21、1分子丙酮酸彻底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产生几分子ATP?().8.12.15. 322、肿瘤组织局部呈现酸性(pH大约6.0)的主要原因是()。

.肿瘤细胞缺血缺氧,糖酵解增强,乳酸生成过多,导致局部呈酸性环境.以上都不是.肿瘤细胞从血液中摄取酸性物质,以便自身的生长增殖,导致局部呈酸性环境.肿瘤细胞脂肪酸合成增多,导致局部呈酸性环境23、参与呼吸链递电子的金属离子是:(). D. 锌离子.镁离子.钴离子.铁离子24、糖酵解中,下列哪个催化的反应是限速反应().己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柠檬酸脱氢酶.磷酸丙糖异构酶25、某种遗传性疾病患者在服用蚕豆或抗疟疾药后,诱发溶血性贫血其原因是:().体内GSH增高.红细胞过氧化氢减少.抗疟疾药破坏红细胞.磷酸戊糖途径障碍26、各种蛋白质含氮量平均约为:().16%.10%.15%.18%27、着色性干皮病是人类的一种遗传性皮肤病,患者皮肤经阳光照射后易发展为皮肤癌,该病的分子机理是:(). E. 在阳光下使温度敏感性转移酶类失活.DNA修复系统有缺陷.因紫外线照射诱导了有毒力的前病毒.细胞膜通透性缺陷引起迅速失水28、哪种物质是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鱼藤酮.氰化物.二硝基苯酚.一氧化碳29、关于一碳单位代谢描述错误的是:().一碳单位能游离存在.N5-CH3-FH4是直接的甲基供体.组氨酸代谢可产生亚氨甲基.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代谢辅酶30、一血清清蛋白(pI=6.85)的混合物,在哪种条件下电泳分离效果最好? (). 3.5. 6.5.8.6. 5.931、肾脏产生的氨主要来自:().胺的氧化.谷氨酰胺水解.氨基酸脱氨基.尿素水解判断题32、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有凯氏定氮法、紫外吸收法、颜色反应等。

. A.√. B.×33、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是被严密调控的,不是随机的。

. A.√. B.×34、 tRNA的二级结构是倒L型。

. A.√. B.×35、磷酸戊糖途径不是人体内产生NADPH的主要途径。

. A.√. B.×36、缺乏维生素A将导致夜盲症。

. A.√. B.×37、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激素。

. A.√. B.×38、哺乳动物的氨是以尿酸的形式排出体外。

. B.×39、糖酵解途径中所有反应都是可逆的。

. A.√. B.×40、Km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与酶的底物无关。

. A.√. B.×41、别嘌呤醇是黄嘌呤氧化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可用于治疗痛风。

. A.√. B.×42、核酸变性过程导致对580nm波长的光吸收增加。

. A.√. B.×43、核酶是指细胞核中酶的简称。

. A.√. B.×44、酮体主要是由肝脏产生并加以利用的。

. A.√. B.×45、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干重的主要成分之一。

. A.√. B.×46、蛋白质翻译后不需要重新折叠就能发挥作用。

. A.√. B.×47、蛋白质高级结构是由非共价键维系的。

. A.√. B.×48、氧化磷酸化是体内产生ATP的主要途径。

. A.√. B.×49、氨基酸脱羧酶通常也需要磷酸吡哆醛作为其辅酶。

. B.×50、DNA复制时,一条链是连续复制的,被称为前导链,另一条链是不连续复制的,被称为随从链。

. A.√. B.×51、动物产生尿素的主要器官是肾脏。

. A.√. B.×52、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的存在与否无关。

. A.√. B.×53、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 A.√. B.×54、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

. A.√. B.×55、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产生的主要细胞器。

. A.√. B.×56、核酸的变性和复性可引起DNA杂交。

. A.√. B.×57、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作用是氧化供能。

. A.√. B.×主观题58、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有哪些?温度、pH值、底物浓度、酶浓度、激活剂和抑制剂59、DNA二级结构的特征是什么?(1)两条反向平行的多聚核苷酸链沿一个假设的中心轴右旋相互盘绕而形成。

(2)磷酸和脱氧核糖单位作为不变的骨架位于外侧,作为可变成分的碱基位于内侧,链间碱基按A-T,G-C配对。

AT生成两个氢键,GC生成三个氢键.(3)螺旋直径2nm,相邻碱基平面垂直距离0.34nm,螺旋结构每隔10个碱基对重复一次,间隔为3.4nm。

(4)碱基平面与螺旋平面的纵轴接近垂直,糖环平面与纵轴接近平行。

(5)螺旋结构中围绕中心轴形成两个螺旋形的凹槽,一个凹槽较宽且深,而另一个凹槽较窄且浅,前者称之为大沟,后者称之为小沟。

60、试比较生物氧化与体外物质氧化的异同。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相同点: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和释放的能量是相同的。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的不同点: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逐步进行的,能量逐步释放并伴有ATP的生成,将部分能量储存于ATP分子中,可通过加水脱氢反应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机会,二氧化碳是通过有机酸的脱羧产生的。

生物氧化有加氧、脱氢、脱电子三种方式,体外氧化常是较剧烈的过程,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由物质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的,能量是突然释放的。

61、试述丙氨酸转变为脂肪的主要途径?丙氨酸径联合脱氨基作用转化为丙酮酸。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乙酰CoA进一步合成脂肪酸。

丙酮酸经丙酮酸羧化支路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并进一步转化为磷酸二羧丙酮,磷酸二羟丙酮还原为З-磷酸甘油。

脂肪酸经活化为脂酰CoA后,与З-磷酸甘油经转酰基作用合成脂肪。

62、阐述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差别。

糖酵解:葡萄糖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6-磷酸果糖磷酸化形成1,6-磷酸果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磷酰基转移给ADP形成ATP和丙酮酸。

糖异生:丙酮酸→草酰乙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6-磷酸果糖,果糖二磷酸酶催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

63、举例说明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其高级结构的基础。

(1)一级结构不同,则功能不同。

例如催产素和加压素。

(2)一级结构关键部分结构相同,则功能相同。

例如不同物种的细胞色素C。

(3)一级结构关键部分结构改变,则功能发生变化。

例如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64、从生化角度解释一下疾病的主要结构或代谢障碍:(1)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2)蚕豆病;(3)自毁容貌症;(4)白化病;(5)痛风血红蛋白一级结构中Glu-Val,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失,酪氨酸酶缺失,嘌呤核苷酸代谢失调65、为什么DNA复制具有极强的忠实性?(1)DNA聚合酶的高度专一性(严格遵循碱基配对原则),(2)DNA聚合酶的校对功能(错配碱基被3’-5’外切酶切除),(3)起始时以RNA作为引物,(4)出现碱基配对错误可以通过修复纠正错配碱基。

66、试述蛋白质等电点的内容。

当蛋白质溶液在某一定pH值时,使某特定蛋白质分子上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成为两性离子,在电场中既不向阳极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