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论文
一、形成因素解读
(一)毕业生眼高手低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以后,大多具有眼高手低的
缺点,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偏高,喜欢豪华的大都市,喜欢门庭显赫的
超大企业,喜欢所谓铁饭碗式的国有企业,喜欢热门行业,看重白领
职业。
而这些单位,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甚至经常裁员,这些毕业
生始料未及。
与之相反,西部地区、北部地区、偏远乡村,这些最需
要人才的地方,毕业生又是望而却步。
毕业生忽略了对自身的正确评估,他们好高骛远,急于工作,却因为操之过急而急功近利,因急功
近利而失去了很多大好的时机。
事业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没有经
过磨炼的人生往往经不住现实的一击。
因此,毕业生应该从小做起,
这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在基层,能力学习,积累经验,将来一定有大的机会来临。
(二)观念落后毕业生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大部分人热衷于白领阶
层工作,鄙薄一般性、技术性的工作,不甘心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这种思想长期影响着就业取向,一时还难以扭转。
人贵有自知之明,
如石勒是奴隶皇帝,朱元璋曾经放猪谋生。
因此,大学生要抛弃“高
学历情结”,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
二、突破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策略
(一)思想破臼除窠各行各业都能创造价值,“蓝领”与“白领”不
一定就泾渭分明,各职业形态彼此融合。
初入职场,身居普通职位在
所难免,历经磨炼,才能够脱颖而出。
所以,毕业生在求职时要有正
确的定位,心态端正。
吕坤所说的“待机若死,乘机若矢”,有相当
的参考意义。
(二)实行毕业生多证制度国际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了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比如德国,从业人员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我国,应
该效法先进国家,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强化职业技能培
训服务,帮助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增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在教学中,高职院校应及时地在教学安排中引入有关职业资格培
训的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能够获得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落实双
证书制度或多证书制度。
三、英语专业就业方向展望
现在全球一村化,英语专业学生有一定的优势。
毕业生要看到希望,
不好高骛远,一定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1.公务员。
公务员考试对英语要求并非太高,很多用人单位招聘时不
限专业,或者纵有限制,也相对宽松。
但是,如今竞争激烈,要有过
硬的业务能力、交际能力和承受能力。
公务员招考中涉及的英语专业
职位有外交、外贸、海关总署、对外友协和海事局、体育局等诸多部门。
2.教师。
性格温和,不急不躁的毕业生可以选择教育行业从事教学和
科研工作,这个行业尤其适合女学生。
教师的福利待遇较好,职业受
到社会的尊重,收入稳定,假期时间宽裕。
据统计,各大院校的英语
方面的教育精英都是英语专业的优秀毕业生。
另外,教学课改新观念
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越来越注重教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
潜力的挖掘。
所以,反应敏捷,细心认真、懂得心理学的毕业生可以
在这个行业大显身手。
现在国内的英语教学机构超过七万家,英语市
场培训总值逾两百亿,超过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千分之一。
由于竞争
激烈,英语教学机构对师资力量颇为重视,四处“挖掘”优秀教师。
只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毕业生走到哪里都备受欢迎,在任何地方都
可任意驰骋。
3.翻译人员。
有口译与笔译两种,依个人的擅长而选择。
英语翻译专
业毕业生可进入的行业较多,包括国家机关、银行、保险公司、科研、海关边检、涉外金融机构、学校、旅游、新闻出版、外资企业、高级
宾馆酒店、商务管理公司等单位,从事英语记者、教学、涉外公关、
翻译、英语编辑和研究等工作。
如果选择同声传译的工作,则对英语
专业人才的各种组合素质都有严格的要求。
这个行业有一定的难度和
挑战性,适合反应敏捷,才华横溢、口才奇佳、思维迅速的年轻人。
至于笔译,在要求质量的基础上,速度要给予保证。
翻译是一门高超
的艺术,要求翻译者不仅仅具备英汉专业知识,懂得传播知识,还要
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才。
从合格的翻译到优秀的翻译家,可谓是
征途漫漫。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接轨以后,国际化步伐加快,进一步的改革促使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骤增,所以翻译专业就业的前景
喜人。
4.业务员。
也适合女性选择,做文秘与普通的职员。
现在外企一般要
到CET6,严格者要到TEM8。
外企的特点是注重口语表达的能力,看交
际水平的高低。
这样的人才反应敏捷,思维发达,善于维护关系、创
建人脉和争取客户。
5.国际律师。
要求精通国际法,对于英语的运用要随心所欲、炉火纯青。
这样的人才寥若晨星。
由于国际律师业务范围广,故优秀的国际
律师具备多国律师职业资格,精通法律知识。
一直以来,国际律师备
受优秀英语专业者的青睐。
综上所述,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所难免,是发展中的
问题,是高职教育前进中的正常现象,是高职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必
须经历的过程。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毕业生对自己要有正
确的判断,确立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提高
社会竞争力和适应性,才能真正解决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政府、校方、毕业生、用人单位齐心合力,共同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打
造一条毕业坦途,让毕业生轻松就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光热,
成为栋梁之才。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