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松江二模). 双曲线22219x y a -=(0a >)的渐近线方程为320x y ±=,则a = 1(2018普陀二模). 抛物线212x y =的准线方程为2(2018虹口二模). 直线(1)10ax a y +-+=与直线420x ay +-=互相平行,则实数a = 2(2018宝山二模). 设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1,0),则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3(2018奉贤二模). 抛物线2y x =的焦点坐标是4(2018青浦二模). 已知抛物线2x ay =的准线方程是14y =-,则a = 4(2018长嘉二模).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动点(,)P x y 到定点(1,0)的距离等于P 到定直线1x =-的距离,则点P 的轨迹方程为 7(2018金山二模). 若某线性方程组对应的增广矩阵是421m m m ⎛⎫⎪⎝⎭,且此方程组有唯一一组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8(2018静安二模). 已知抛物线顶点在坐标原点,焦点在y 轴上,抛物线上一点(,4)M a -(0)a >到焦点F 的距离为5,则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8(2018崇明二模). 已知椭圆2221x y a+=(0a >)的焦点1F 、2F ,抛物线22y x =的焦点为F ,若123F F FF =,则a =8(2018杨浦二模). 若双曲线2221613x y p-=(0)p >的左焦点在抛物线22y px =的准线上,则p =9(2018浦东二模). 已知抛物线型拱桥的顶点距水面2米时,量得水面宽为8米,当水面下降1米后,水面的宽为 米10(2018虹口二模). 椭圆的长轴长等于m ,短轴长等于n ,则此椭圆的内接矩形的面积的最大值为10(2018金山二模). 平面上三条直线210x y -+=,10x -=,0x ky +=,如果这三条直线将平面化分为六个部分,则实数k 的取值组成的集合A =10(2018青浦二模). 已知直线1:0l mx y -=,2:20l x my m +--=,当m 在实数范围内变化时,1l 与2l 的交点P 恒在一个定圆上,则定圆方程是11(2018奉贤二模). 角α的始边是x 轴正半轴,顶点是曲线2225x y +=的中心,角的终边与曲线2225x y +=的交点A 的横坐标是3-,角2α的终边与曲线2225x y +=的交点是B ,则过B 点的曲线2225x y +=的切线方程是 (用一般式表示)α11(2018金山二模). 已知双曲线22:198x y C -=,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过点2F 作一直线与双曲线C 的右半支交于P 、Q 两点,使得190F PQ ∠=︒,则1F PQ ∆的内切圆的半径r =11(2018青浦二模). 已知曲线:C y =:2l y =,若对于点(0,)A m ,存在C 上的点P 和l 上的点Q ,使得0AP AQ +=,则m 取值范围是12(2018普陀二模). 点1F 、2F 分别是椭圆22:12x C y +=的左、右焦点,点N 为椭圆C 的上顶点,若动点M 满足:212||2MN MF MF =⋅,则12|2|MF MF +的最大值为12(2018青浦二模). 已知22sin 1cos 1a a M a a θθ-+=-+(,a θ∈R ,0a ≠),则M 的取值范围是12(2018长嘉二模). 若实数x 、y 满足114422x y x y +++=+,则22x y S =+的取值范围是 14(2018奉贤二模). 设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6,2,3)d =,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1,3,0)n =-,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B. 平行C. 直线l 在平面α内D. 直线l 在平面α内或平行 14(2018青浦二模). 椭圆的参数方程为5cos 3sin x y θθ=⎧⎨=⎩(θ为参数),则它的两个焦点坐标是( )A. (4,0)±B. (0,4)±C. (5,0)±D. (0,3)± 15(2018虹口二模). 直线:10l kx y k -++=与圆228x y +=交于A 、B 两点,且||AB =,过点A 、B 分别作l 的垂线与y 轴交于点M 、N ,则||MN 等于( )A. B. 4 C. D. 8 15(2018杨浦二模). 已知22110a b +≠,22220a b +≠,则“11220a b a b =”是“直线1111:0l a x b y c ++=与2222:0l a x b y c ++=平行”的( )条件A. 充分非必要B. 必要非充分C. 充要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16(2018崇明二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1212(,)max{||,||}d A B x x y y =--为两点11(,)A x y 、22(,)B x y 的“切比雪夫距离”,又设点P 及l 上任意一点Q ,称(,)d P Q 的最小值为点P 到直线l 的“切比雪夫距离”,记作(,)d P l ,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 对任意三点A 、B 、C ,都有(,)(,)(,)d C A d C B d A B +≥; ② 已知点(3,1)P 和直线:210l x y --=,则4(,)3d P l =;③ 定点1(,0)F c -、2(,0)F c ,动点(,)P x y 满足12|(,)(,)|2d P F d P F a -=(220c a >>), 则点P 的轨迹与直线y k =(k 为常数)有且仅有2个公共点;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18(2018静安二模). 已知椭圆Γ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在x 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两焦点分别为1F 和2F ,椭圆Γ上一点到1F 和2F 的距离之和为12. 圆22:24210()k A x y kx y k ++--=∈R 的圆心为k A .(1)求△12k A F F 的面积;(2)若椭圆上所有点都在一个圆内,则称圆包围这个椭圆. 问:是否存在实数k 使得圆k A 包围椭圆Γ?请说明理由.18(2018崇明二模). 已知点1F 、2F 依次为双曲线2222:1x y C a b-=(,0a b >)的左右焦点,12||6F F =,1(0,)B b -,2(0,)B b .(1)若a =,以(3,4)d =-为方向向量的直线l 经过1B ,求2F 到l 的距离; (2)若双曲线C 上存在点P ,使得122PB PB ⋅=-,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19(2018黄浦二模). 已知动点(,)M x y 到点(2,0)F 的距离为1d ,动点(,)M x y 到直线3x =的距离为2d,且12d d = (1)求动点(,)M x y 的轨迹C 的方程;(2)过点F 作直线:(2)(0)l y k x k =-≠交曲线C 于P 、Q 两点,若△OPQ的面积OPQ S ∆=(O 是坐标系原点),求直线l 的方程.19(2018金山二模). 已知椭圆22:143x y Γ+=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且斜率为k 的直线与椭圆Γ交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点A 在x 轴上方),点A 关于坐标原点的对称点为P ,直线PA 、PB 分别交直线:4l x =于M 、N 两点,记M 、N 两点的纵坐标分别为M y 、N y . (1)求直线PB 的斜率(用k 表示);(2)求点M 、N 的纵坐标M y 、N y (用1x 、1y 表示),并判断M N y y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 是,请说明理由.19(2018青浦二模). 已知椭圆2222:1x y C a b+=(0a b >>)的一个顶点坐标为(2,0)A ,且长轴长是短轴长的两倍. (1)求椭圆C 的方程;(2)过点(1,0)D 且斜率存在的直线交椭圆于G 、H ,G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G ',求证:直线G H '恒过定点(4,0).19(2018浦东二模). 已知双曲线22:1C x y -=.(1)求以右焦点为圆心,与双曲线C 的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2)若经过点(0,1)P -的直线与双曲线C 的右支交于不同两点M 、N ,求线段MN 的中垂线l 在y 轴上截距t 的取值范围.19(2018普陀二模). 某市为改善市民出行,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的轨道交通s 号线线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M 、N 是东西方向主干道边两个景点,P 、Q 是南北方向主干道边两个景点,四个景点距离城市中心O 均为52km ,线路AB 段上的任意一点到景点N 的距离比到景点M 的距离都多10km ,线路BC 段上的任意一点到O 的距离都相等,线路CD 段上的任意一点到景点Q 的距离比到景点P 的距离都多10km ,以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1)求轨道交通s 号线线路示意图所在曲线的方程; (2)规划中的线路AB 段上需建一站点G 到景点Q 的距离最近,问如何设置站点G 的位置?20(2018奉贤二模). 设复平面上点Z 对应的复数z x yi =+(,)x y ∈∈R R (i 为虚数单位)满足|2||2|6z z ++-=,点Z 的轨迹方程为曲线1C . 双曲线2C :221y x n-=与曲线1C 有共同焦点,倾斜角为4π的直线l 与双曲线2C 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是A 、B ,2OA OB ⋅=,O 为坐标原点.(1)求点Z 的轨迹方程1C ; (2)求直线l 的方程;(3)设△PQR 三个顶点在曲线1C 上,求证:当O 是△PQR 重心时,△PQR 的面积是定值.20(2018松江二模). 已知椭圆2222:1x y a bΓ+=(0a b >>),其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上顶点为B ,O 为坐标原点,过2F 的直线l 交椭圆Γ于P 、Q两点,1sin 3BF O ∠=.(1)若直线l 垂直于x 轴,求12||||PF PF 的值;(2)若b =,直线l 的斜率为12,则椭圆Γ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1F 、E 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如果存在,求出点E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直线1:l y =上总存在点M 满足2OP OQ OM +=,当b 的取值最小时,求直线l 的倾斜角α.20(2018虹口二模). 如果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交点,称该直线为椭圆的“切线”,已知椭圆22:12x C y +=,点(,)M m n 是椭圆C 上的任意一点,直线l 过点M 且是椭圆C 的“切线”. (1)证明:过椭圆C 上的点(,)M m n 的“切线”方程是12mxny +=;(2)设A 、B 是椭圆C 长轴上的两个端点,点(,)M m n 不在坐标轴上,直线MA 、MB 分别交y 轴于点P 、Q ,过M 的椭圆C 的“切线” l 交y 轴于点D ,证明:点D 是线段PQ 的中点;(3)点(,)M m n 不在x 轴上,记椭圆C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F 和2F ,判断过M 的椭圆C 的“切线” l 与直线1MF 、2MF 所成夹角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20(2018宝山二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2212723x y +=的右焦点为双曲线2222:1x y C a b-=(0a >,0b >)的右顶点,直线210x y ++=与C 的一条渐近线平行.(1)求C 的方程;(2)如图,1F 、2F 为C 的左右焦点,动点00(,)P x y (01y ≥)在C 的右支上,且12F PF ∠ 的平分线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0)M m (55m -<<)、N ,试比较m 与2的大 小,并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设过点1F 、N 的直线l 与C 交于D 、E 两点,求2F DE ∆的面积最大值.20(2018杨浦二模). 已知椭圆222:9x y m Ω+=(0)m >,直线l 不过原点O 且不平行于坐标轴,l 与Ω有两个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M .(1)若3m =,点K 在椭圆Ω上,1F 、2F 分别为椭圆的两个焦点,求12KF KF ⋅的范围; (2)证明:直线OM 的斜率与l 的斜率的乘积为定值; (3)若l 过点(,)3mm ,射线OM 与Ω交于点P ,四边形OAPB 能否为平行四边形? 若能,求此时l 的斜率;若不能,说明理由.20(2018长嘉二模). 已知椭圆2222:1x y a bΓ+=(0a b >>)的焦距为23,点(0,2)P 关于直线y x =-的 对称点在椭圆Γ上. (1)求椭圆Γ的方程;(2)如图,过点P 的直线l 与椭圆Γ交于两个不同的点C 、D (点C 在点D 的上方),试求COD ∆面积的最大值;(3)若直线m 经过点(1,0)M ,且与椭圆Γ交于两个不同的点A 、B ,是否存在直线00:l x x =(其中02x >),使得A 、B 到直线0l 的距离A d 、B d 满足||||A B d MA d MB =恒成立? 若存在,求出0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2018青浦二模). 如图,A 、B 是椭圆22:12x C y +=长轴的两个端点,M 、N 是椭圆上与A 、B 均不重合的相异两点,设直线AM 、BN 、AN 的斜率分别是1k 、2k 、3k . (1)求23k k ⋅的值; (2)若直线MN过点(2,求证:1316k k ⋅=-; (3)设直线MN 与x 轴的交点为(,0)t (t 为常数且0t ≠),试探究直线AM 与直线BN 的交点Q 是否落在某条定直线上?若是,请求出该定直线的方程;若不是,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