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呈现《少年闰土》——教师技能大赛参赛文章之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第一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4、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PPT课件,有关鲁迅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引出闰土1、以介绍朋友引入,展示“月下看瓜刺猹”图,范读第一自然段。
2、初次见面,这个小伙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想认识吗?(出示配乐画面,教师画外音,范读)(幻灯1:月下看瓜刺猹)师诵读: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初次和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印象?生:我觉得他非常勇敢。
生:我觉得他非常机智。
师: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
(板书课题:少年闰土)师:我们一起读读吧!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2、这四个部分,哪个部分给你印象最深?1. 师: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学生自读课文)生:课文先写了看瓜刺猹的闰土。
师:也就是回忆。
(板书:回忆)接着写了什么?生:接着写了作者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
(板书:相识)师:那就是文中的“我”和闰土的第一次见面。
就叫初次相识。
然后又写了什么?生:然后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这几件事。
师:也就是写了我和闰土相处的过程。
(板书:相处)最后又写了什么?生:离别(板书:离别)2、师:课文正是按这四个部分写的。
你觉得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生:相处师:哦,相处。
为什么呢?(幻灯2:看瓜刺猹)生:我最感兴趣的是相处这部分中写的看瓜刺猹那部分。
我觉得这里体现出闰土很勇敢。
师:对,你说的真好,还有不同的吗?生:我最喜欢相处这部分中写的雪地捕鸟。
(幻灯3:雪地捕鸟)师:其他同学呢?你们的感受和他们一样吗?生:我很喜欢相处这部分中写的看跳鱼儿的事。
因为我只知道鱼在水里面游来游去,却不知道鱼还会跳。
我觉得这件事非常的希奇,我非常感兴趣。
(幻灯4:看跳鱼儿)师:因为奇怪,所以喜欢。
还有没有?(幻灯5:海边拾贝)生:我喜欢拾贝这件事,因为这件事可以看出他见识多广和生活的丰富。
三、直扑重点,了解闰土1、明确哪部分写得最详细,让学生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自由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看读出了哪些有意思的事。
师:恩,这么几件事,同学们都觉得非常有意思,非常好玩。
那么,这四部分当中,哪部分在文中写得最详细呢?生:相处。
师:我们先来学这一部分。
朋友之间呀,总有说不完的话,下面请同学们把闰土和“我”的对话找出来,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看看你们从闰土的对话当中读出哪些有意思的事。
好,开始读吧!2、指名交流并读出对话,其间注意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师:你们读出了哪些有意思的事?生:我先读出了雪地捕鸟这件事。
师:你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这不能,需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师:觉得怎么样?我还要鼓励一下这个女孩,五个生字她都读准确了。
但是每读完一句话都一个尾音扬上去了,没关系,等会儿通过我们的学习,一定会读得更好。
生:我读出了海边拾贝这件事。
现在太冷,你们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师:这是海边拾贝的,还有哪些有意思的事,好,那个男同学。
生:我看见的是管西瓜的事。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吗?”“不是。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有胡叉呢。
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它的皮毛是没一般的滑……”师:很不错,这一段很不容易找出来。
我还要表扬这个同学,有一个字呀,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总是会读错,他读对了,知道是哪个字吗?“倒向你――”。
生:奔来了。
师:原来咱们学过一个词叫――嫦娥奔月。
对朝一个方向跑过去就念bèn,再读一下。
生:奔师:还有吗?生:我要读的是看跳鱼。
我们沙地里……3、以“和朋友闰土一块去干某件事”切入,激发学生体验及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读课文把有意思的事找得都非常准确!这些有意思的事你们经历过吗,听过吗。
像这样没有经历过的,没有听过的事就叫做――生:希奇事。
(板书:希其事)师:这些希奇事,如果要你和闰土去干的话,你最想做什么事?生:刺猹的事。
生:我想跟闰土去看跳鱼。
师:为什么?生:我觉得平时看到的鱼是没有脚的,可是闰土看跳鱼的这件事非常的好玩,希奇,所以我想去看。
师:没事,等会儿满足你的好奇心。
还有想去干什么的?生:我想去海边拾贝,因为海边的贝壳特别多,我想捡几个回去做纪念。
师:哟,没想到男孩子也爱美呢。
生:我喜欢捕鸟这件事,因为捕鸟要有经验,有技巧,我想跟他学。
师:好,等会儿,我们会成功的。
好,你们都说了最想跟闰土去干哪些事,你们知道我最想跟闰土去干什么事吗?生:我觉得你最想和闰土去看瓜刺猹。
4、研读“看瓜刺猹”,看看哪些地方希奇,让你感到有意思,勾画有关句子,写上批注。
指名交流。
师:对,我们两个心有灵犀呀!你猜得真准。
下面请同学们把看瓜刺猹的对话中你觉得有意思的语句画出来,并写出你的体会,好吗?开始吧。
(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师:看瓜刺猹的对话中哪里最有意思呀?生:我是从这里感觉到的。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读完这句话,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想,到了那里就可以大饱一顿了。
师:随便吃瓜非常少见,非常希奇是吗?你能读读这句话吗?把这种希奇的感觉读出来。
生:走路的人师:这样吧,我是少爷,你就是闰土,你回答我的问题。
管贼吗?生:不是,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
师:好,还有谁读出哪里非常有意思?生:我觉得得看瓜刺猹这部分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
猹在咬瓜了。
猹是什么动物,我不知道,是不是有点像刺猬?有点像老鼠,我也不知道,可是我在想,这种动物偷瓜的样子一定很好玩。
一定特别逗人。
师:猹是什么东西我真的不知道,鲁迅先生说,猹是他生造出来的。
听你一讲,还真有意思。
还有没有?生:我从闰土具体捕猹很有意思。
我读到后面这一部分觉得猹好像和闰土玩捉迷藏一样。
5、师采用语言、动作引学生入境:师:你们有这种感受吗?那咱们就一块来体会体会她刚才说的这个捉迷藏的感觉。
同学们,我们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们看哪,看见了什么?(幻灯6:看瓜刺猹)生:我看到了,在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好似一幅画一样,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师:多美的月夜呀,你们再看,又看见了什么?生:我看见了一个英勇的少年手拿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师:还看见了什么呢?生:我看到了沙地上铺满了碧绿的师:这么美的月夜,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一个少年正在刺猹,猹来了,他怎么办?生:项带银圈,手握钢叉,尽力地刺去。
师:你时时还不忘闰土的外貌呢。
尽力刺过去以后,猹呢?生:猹很伶俐,从胯下窜了。
6、生齐读“看瓜刺猹”,师指导读出闰土的机智勇敢和“我”的好奇、担心。
师:同学们看到了如此的情景是多么得有意思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体会一下那份有意思。
(幻灯7:看瓜刺猹的对话)生:我们去管西瓜去,师:好奇呀!生:管贼吗?师:十分好奇!生:管贼吗?我这里响了。
师:如果声音这么大,猹可得给吓跑了呀!猹是特别警觉的动物。
“月亮地下――”生: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它不咬人吗?师:担心哪,孩子――生:它不咬人吗?师:非常担心――生:它不咬人吗?我师:快刺啊,快刺啊生:它却转了身……。
师:它向你怎么来?生:奔师:这个奔,说明它非常的――生:快。
师:对呀,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7、出示课文对话插图,观察闰土怎样说,“我”怎样听,同桌练读。
推荐同桌读。
男、女生(小组)分角色读。
师:闰土和文中的“我”这两个好朋友,在说看瓜刺猹的时候又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把两个小伙伴请到现场。
你们看谁是闰土?(幻灯8:闰土与我聊天)生:我觉得那个戴黑帽子的是闰土,戴红帽子的是作者。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生:我觉得那个闰土一直在那儿指划,在文中也是这样说的。
师:闰土是怎么样的说?作者又是怎么样的听呢?生:闰土滔滔不绝又有滋有味地说,而作者鲁迅先生是津津有味,津津乐道地听。
师:这里我要说一下,这里的我呢,还不能说是作者,他有鲁迅的影子,但是,我们还把他看成我。
还有吗?生:我认为闰土是滔滔不绝地说,而我是坐在一旁,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地听。
师:哟,你这个身临其境用得特别的好,但是把它放在后边是不是更好呢?我听得入迷了,仿佛――生:仿佛身临其境。
师:对了,这样说话才是正确的。
生:我觉得闰土是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说。
我是全神贯注地听。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呀?生:我从他讲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看跳鱼、海边拾贝这四件事看出来的。
师:看了图吗。
图上他是怎么样?生:他是比划着,然后给作者讲的。
师:有动作有表情,你们就这样练一练,把看瓜刺猹的对话练好。
好像让我们看到了那深蓝的天空,一轮金黄的圆月,和那勇敢的少年。
同桌开始练吧。
师:我看你们刚才真的像闰土那样绘声绘色地说,有的同学也像我一样聚精会神地听。
请你推荐一位同学读。
生:我推荐孟杉杉。
师:你是作闰土还是做少爷?生:我想做少爷。
师:我看你这身形模样还真像个少爷,那你的同桌就是闰土。
还别说,还是一个女闰土呢!可以看着屏幕。
闰土绘声绘色地开始说了――(学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好,还真像模像样,咱们就像他们那样,也来练练这段对话。
(学生分组分角色对话)师:多么迷人的月夜呀,多么勇敢的少年,听着闰土的话,我的心呀,早已飞到那一望无际的西瓜地里,虽然我并没有亲眼所见,但闰土看瓜刺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当中。
(配乐,学生读。
) (幻灯9:看瓜刺猹对话)8、师引读“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