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3.3 其它岩类储层及盖层

第三章 3.3 其它岩类储层及盖层


四、断层封闭性研究的层段区别
储层段内应研 究断层的侧向 封闭性,盖层 段内应研究断
层的垂向封闭
性。
储层段与盖层段内油气运移方向示意图
3. 时间上断层封闭的差异性
活动期时断层垂向开启,静止期时一般垂向封闭
模型装载完毕后,开 始注人氨气,打开排 气阀
氨 气 沿 底部 石 英砂 层 平行推进
关闭排气阀,向上同 时抽提各胶皮至要求 部位
氨气在压力差作用下迅 速沿断裂空腔向上运移
氨 气 顺 着断 裂 临近 砂 体发生侧向运移
最后,氨气充注到克 拉2构造圈闭中
上压实层
压力


压 分布
封闭
岩 层 段 欠压实层
下压实层
毛细管力
欠压实泥岩封闭能力示意图 (郝石生,1995)
能力分 布
4.盖层研究方法 1)盖层宏观分布 利用地震、测井、钻井资料确定盖层 的分布范围,横向连续性,确定区域与局 部盖层及其岩性。
2)盖层微观封闭能力 (1)排替压力研究 ①盖岩样品测试; ②建立排替压力与声波 时差关系,根据声波时差随 深度的变化关系建立排替压 力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并根 据各井盖层埋深研究出盖层 排替压力平面分布规律。
2 cos Pd r
Pа——最大连通孔隙毛管压力(排替压力) R——最大连通孔隙半径 σ——气(油)水界面张力 σ——三相界面接触角
物性封闭的实质——高排替压力逸制游 离烃通过盖层的散失。 排替压力的大小取决 于盖层岩石的粒度和压实程度。 只有当气藏(油藏)剩余压力大于盖层 排替压力时,盖层最大连通孔隙流体被排替, 油气开始逸散,当压力降到盖层排替压力时, 逸失停止,直到下次油气藏压力积蓄到高于 盖层排替压力。
(3)建立声波时差与深度之间关系,研究 盖层的压力封闭能力。
3)盖层封闭有效性研究 通过恢复盖层封闭性演化史、源岩 排烃史,研究二者匹配关系,只有在源 岩排烃以前,或早期阶段形成的盖层, 才具较高的有效性,在排烃之后形成的 盖层,不具有效性,尽管有时此类盖层 封闭能力很强,但不封闭油气,如青山 口组对侏罗系气源气的封闭。
2. 烃浓度封闭(低扩散系数) 实质:高烃浓度盖层抑制油气的扩散逸失。 在浓度差的作用下流体扩散是一种普遍现象,尤其 轻烃(甲烷)最重要,取决于岩石的致密程度和烃 浓度差;烃类通过盖层的扩散量可由下式表示
Q——扩散量 H——盖层厚度 C0——初始浓度 C1——盖层上部浓度 S——扩散面积 T——扩散时间 D——扩散系数
第五节 盖层的类型及其封盖机制
一、 盖层的概念及类型 二、盖层的封闭机理 三、影响盖层有效性的因素
一、 盖层的概念及类型(Cap rock)
概念:指位于储集层上方,能阻 止油气向上逸散的非渗透岩层。 细粒、致密、孔渗性差。
1.按岩性分类
① 膏盐类盖层
最佳盖层。石膏、硬石膏和岩盐 ② 泥质岩类盖层 最常见盖层。分布最广、数量最多 ③ 碳酸盐岩类盖层 泥灰岩、致密灰岩 ,较差
石油密度与盖层厚度的关系
石油溶解气组分与盖层的厚度关系
3、连续性 盖层的大范围连续稳定分布对于 油气聚集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有利 的含气区至少要有一个区域性盖层。 面积只有大于油气藏分布范围才能形 成有效封闭。盖层面积越大,越有利 于形成大油气田。
4、成岩程度
成岩早期:泥质岩孔隙大、渗透 率高,排替压力低,封闭能力弱;随 成岩程度增加,封闭能力增强;成岩 作用晚期岩石变脆,易产生裂缝,使 封闭能力变差。
3 根据盖层与油气藏的位置关系: ①直接盖层:指紧邻储层之上的封闭岩 层。可以是局部性盖层,也可以是区域性盖 层。 ②上覆盖层:指储集岩上覆直接盖层之 上的所有非渗透性岩层。 一般是指区域性盖层,对区域性的油气聚集 和保存起重要作用。
二、盖层的封闭机理
1. 物性封闭
排替压力:岩石中非润湿相流体被润湿相统 体排替所需要的最低压力,即是岩石中最大连通 孔隙的毛管压力,大小可由下式表示:
D Q C0 C1 S t H
D取抉于岩石性 质,成岩程度。岩性 越细,越致密,D越 小。
扩散系数与岩石参透率K一样,是表征岩石 本身抑制扩散能力的参数,与扩散流体性质有 关系, 岩石扩散系数越小,盖层封闭能力越强, 反之越弱;也与盖层中烃浓度有关.
模式Ⅰ
含气 浓度ຫໍສະໝຸດ 模式Ⅱ含气 浓度大厚度盖层封闭能力强的主要原因: (1)盖层厚度大,说明沉积环境稳定,沉 积物的均质性好。可减少或堵截较大孔隙在垂 向上的连通性,增强封闭能力。 (2)盖层厚度大,可在横向上保持岩性的 相对稳定。即使发生断裂破坏,也不易被断裂 错开,保持其分布的稳定性。 (3)泥质岩盖层厚度越大,形成欠压实的 可能性越大,有利于形成超压封闭。
模式Ⅲ
含气 浓度
盖层 气层 深度
盖层 气层 深度
盖层 气层 深度
气藏 盖层 为非 生烃 岩
气藏 盖层 为生 烃岩 , 已进 入生 烃门 限, 但 不存 在欠 压实 超压
气藏 盖层 为生 烃岩 , 已进 入生 烃门 限, 且存 在欠 压实 超压
3.超压封闭 较高的盖层 孔隙流体超压, 抑制水溶烃和 游离烃逸失。
排替压力/MPa
0 0 5 10 15 20 25
1000
2000
埋深/m
3000 4000 5000
库车坳陷英买9井盖岩排 替压力随埋深变化关系图
(2)扩散系数及烃浓度研究 ①实测; ②建立实测扩散系数与声波时差关系,通 过声波时差求取扩散系数。 ③建立烃浓度与深度之间关系曲线,研究 各深度处烃浓度封闭能力;
第六节 生储盖组合
概念:地层剖面中紧密相邻的包括生油 层、储集 层、盖层的一套有规律的组合类型。 按时代分:古生新储、新生古储、自生自储自盖
按组合方式分: 正常式,从上到下依次为盖层,储层,生层。 侧变式,生储同层,侧向变化。 顶生式,生盖同层。
第六节 断层封闭机理
对置盘地层或断层带与目的层之间存在排替压力差
一、断层侧向封闭机理 1.目的盘储层与对置盘非渗透层相对接; 2.断裂充填物比储层有更高的排替压力。 二、断层垂向封闭机理 1.断层面紧闭; 2.断裂充填物比储层有更高的排替压力。
三、断层封闭的差异性
1. 断层封闭能力的差异性
莲花油藏剖面图
2. 空间上断层封闭的差异性
断层侧向封闭性评价的Allen图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