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2) 渗透率(permeability)
达西定律: QK P1 P2S
P1
L
L
S
P2
当单相液体呈层状流通过孔隙性介质时,在单位时 间内通过岩石截面积的流量与岩样两端的压力差和 截面积成正比,而与液体通过岩石的长度和液体的
粘度成反比。
Q L
K P1 P2S
渗透率的单位是 m 2
油气藏构成的地质要素
页岩 盖层
水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reservoir and caprock)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一、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
1、储集层和盖层的概念
储集层:能够储存流体, 并且能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孔隙性决定着岩层储存油气的能力 渗透性控制岩层内油气流动的能力
石003井,3517.25m, J1b13 ,中粗砂岩,粒间孔发育, 长石溶孔,石英加大, φ:12.05%,K:6.00md,×50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盆参2井,4440.31m,J1s,粗中砂岩,粒间孔发育,石英、 长石自形加大,φ:15.82%,K:134.0md,×50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溶孔粉-细晶鲕粒白云岩,具残余泥-微晶结构, 以发育粒内溶孔为主,次为粒间溶孔。普光2井,39
(22/75),5×10,(-),井深5164.99m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溶孔粉-细晶鲕粒白云岩,具残余泥-微晶结构, 以发育粒内溶孔为主,次为粒间溶孔。普光2井,37
(50/71),5×10,(-),井深5125.10m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②相对渗透率为零时,流体的饱和度不为零: 束缚水饱和度与临界含油饱和度
级别 1 2 3 4 5
砂岩孔隙度评价 砂岩孔隙度(%)
>20 15-20 10-15 5-10
0-5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评价 很好
好 中等
差 无价值
3、渗透性 (1) 渗透性 渗透性是指在一定的压力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 的能力 。
岩石渗透性与非参透性是相对的:
渗透性岩石:砾岩、砂岩、多孔石灰岩、白云岩 非透性岩石:泥岩、盐岩、石膏
拐8井,3215.62m, J1b ,中砂岩,长石溶蚀残晶, 自生高岭石伴生,岩屑粒内溶孔, φ:16.90%, K:2.82md,×50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永1井,5882m,J2x,长石溶蚀残余 10X20,单偏光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22/30a-1井 4665.8m
22/30a-1井 4657.2m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①超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0.5mm,
裂缝宽度>0.25mm,流体可在其中自由流动
②毛细管孔隙:孔隙:0.5-0.0002mm,
裂缝:0.25-0.0001mm,具有毛细管力 的影响,流体不能自由流动
③微毛细管孔隙:孔隙直径<0.0002mm,
裂缝<0.0001mm, 通常压力下流体不 能在其中流动
为绝对渗透率。
储集层渗透率分级
级别
渗透率 (10-3μm2)
评价
油层
气层
1
>1000
极好
2
1000-500好Fra bibliotek常规3
500-100
中等
储层
4
100-10
较差
5
10-1
差-可能 低渗透储层
6
1-0.1
不渗透
7
<0.1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致密储层
相渗透率(phase permeability) 有效渗透率(effective permeability)
储集物性
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
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的岩层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2、孔隙性 (1) 孔隙 广义孔隙: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 包括狭义的孔隙、裂缝、洞穴 狭义孔隙:沉积物中颗粒间、颗粒内和 充填物内的空隙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石003井,3517.25m, J1b13 ,中粗砂岩,粒间孔发育,长石 溶孔,石英加大,砂岩干净,φ:12.05%,K:6.00md,×50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石西2井,3207.96m,J1s21,中粗砂岩,粒间孔发育,石 英自形加大,φ:15.51%,K:53.60md,×50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石007井,3505.22m, J1b13 ,含砾粗砂岩,粒间 孔发育, φ:14.33%,K:41.38md,×50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溶孔粉-细晶鲕粒白云岩,粒间和粒内溶孔均较发育, 孔内普遍充填有沥青。普光2井,36(66/88), 5×10,(第-五次)课第,三章井储盖深层 5121.03m
溶孔粉-细晶鲕粒白云岩,具残余泥-微晶结构, 粒间和粒内溶孔非常发育。普光2井,41(8/67),
5×10,(-),井深5182.92m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2) 孔隙度(porosity) 孔隙度是衡量岩石孔隙发育程度的一个参数 总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的体积之和
(孔隙总体积)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P=[(ΣVp)/Vr]×100%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有效孔隙度:岩样中互相连通的,流体能够 通过的孔隙体积之和与岩样体积的比值
Pe=[(ΣVe)/Vr]×100%
当粘度为1(10-3Pa.s)的液体,在1(105Pa)压差下,通过截面积为1cm2,
长度为1cm的岩样时,若此时的流量正好是1cm3/s,则该岩样的渗透率即
为1 m 2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绝对渗透率(absolute permeability):
当岩石中只有单相流体存在,并且流体与岩石不发生
任何的物理和化学反应,此时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
碎裂化溶孔不等晶白云岩,普光第2五井次,课3第4(三章32储/9盖1层),5×10,(-),井深5098.40m
溶孔粗晶白云岩,非常典型的晶间孔, 普光2井,30(36/55),5×10, (-),第井五次课深第三5章0储6盖9层.40m
溶孔粗晶白云岩,非常典型的晶间孔,普光2井, 30(29/55),5×10,(-),井深5068.70m
当多相流体并存时,岩石对其中某一相 流体的渗透率,称为岩石对该相流体的 相渗透率,也称为有效渗透率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相对渗透率(relative permeability):
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相对渗透率无单位
第五次课第三章储盖层
相对渗透率特征:
①相对渗透率的 大小与流体饱和 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