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重要意义
1、降温增湿效益--调节环境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大树底下好乘凉"在炎热的夏季绿化状况好的绿地中的气温比没有绿化地区的气温要低 3-5度如我们测定居住区绿地与非绿地气温差异为4.8度。
绿地能降低环境的温度是因为绿地中园林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掉部分太阳辐射带来的热能(约20-50%)更主要的是绿地中的园林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植物吸收辐射的35-75%其余5-40% 透过叶片)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热能降低环境的温度同时释放大量的水分增加环境空气的湿度(18-25%)对于夏季高温干燥的北京地区绿地的这种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1公顷的绿地在夏季(典型的天气条件下)可以从环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 189台空调机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
北京市建成区的绿地每年通过蒸腾作用释放4.39亿吨水分吸收107,396亿焦耳的热量。
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了人居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严寒的冬季绿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结果与炎热的夏季正相反即在冬季绿地的温度要比没有绿化地面高出 1℃左右。
这是由于绿地中的树冠反射了部分地面辐射减少了绿地内部热量的散失而绿地又可以降低风速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的缘故。
2、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效益--调节环境空气的碳氧平衡
城市绿地中的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营养的同时向环境中释放氧气维持城市空气的碳氧平衡。
北京城近郊建成市区的绿地每天可以吸收 3.3万的二氧化碳释放2.3万吨氧气全年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424万吨释放氧气295万吨。
对于维持清新的空气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要吸进750克的氧气呼出1000克的二氧化碳而一棵胸径20公分的绒毛白蜡每天可以吸收4.8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3.5千克的氧气可以满足大约5个成年人全天呼吸的需要。
早晨随着太阳的出升绿地中园林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于是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降低到中午左右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最低点夜晚植物光合作用停止并且也开始进行呼吸作用而由于城市人的活动、车辆等的运转都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开始升高。
所以在绿地中锻炼从环境空气的清新程度上来说是在上午10点至下午2点最好而在清晨并不是最好的时间。
3、滞尘效益--大自然的滤尘器
北京是风沙危害比较严重的城市。
空气中的粉尘不仅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而且粉尘颗粒中还粘附有有毒物质、至病菌等对人的健康有严重的危害。
绿地中的园林植物具有粗糙的叶片和小
枝这些叶片和小枝具有巨大的表面积一般要比植物的占地面积大二三十倍许多植物的也表面还有绒毛或黏液能吸附和滞留大量的粉尘颗粒降低空气的含尘量。
当遇到降雨的时候吸附在叶片上的粉尘被雨水冲刷掉从而是植物重新恢复滞尘能力。
北京市建成市区的绿地每年可以滞尘30516吨(平均每公顷1.518吨)如果把这些粉尘集中起来可以在一个足球场堆积3米多高运送这些这些粉尘则至少要6000卡车。
绿地滞尘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绿地充分覆盖地面有效地杜绝二次扬尘。
据测定北京空气中的粉尘只有20%来自城市的外部而大约80%来自城市内部的二次扬尘建立良好的绿地做到黄土不露天是降低北京粉尘污染的重要措施。
4、吸收有毒气体的效益
北京市每年要燃烧2800万吨的煤产生大约 1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3399.4亿立方米的工业废气24.7万吨的二氧化硫。
这些有毒气体都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园林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并且做到彻底的无害处理。
1 公顷绿地每年吸收二氧化硫171千克吸收氯气 34千克。
北京市建成市区的绿地每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2737吨吸收氯气544吨。
对于维持洁净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5、园林绿地的减菌效益
许多园林植物可以释放出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如丁香酚、松脂、核桃醌等所以绿地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明显低于非绿地。
因此绿地的这种减菌效益对于维持洁净卫生的城市空气具有积极的意义。
经过测定在北京的几家大型医院中其医院绿地中空气的含菌量均低于门诊区的细菌含量说明绿地具有明显的减少空气中细菌含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