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问题和明确地提出问题。
第二阶段,分析所提出问题的特点与条件。
第三阶段,提出假设,考虑解答方法。
第四阶段,检验假设。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
他不喜欢塞浦路斯的凡间女子,决定永不结婚。
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少女像,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中,皮格马利翁把全部的精力、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恋都赋予了这座雕像。
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为她起名加拉泰亚,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
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
“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着执着的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
词源
皮格马利翁心理学
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对心理学领域的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和雅格布森提出。
他们在原神话的基础上,进行了一项有趣的研究。
他们先找到了一个学校,然后从校方手中得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
在经过抽样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其实,这是从学生的名单中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
有趣的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
研究者认为,这就是由于教师期望的影响。
由于教师认为这个学生是天才,因而寄予他更大的期望,在上课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传达“你很优秀”的信息,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因而产生一种激励作用,学习时加倍努力,因而取得了好成绩。
这种现象说明教师的期待不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方法也不同,儿童受到的影响也不同。
借用希腊神话中出现的主人公的名字,罗森塔尔把它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
皮格马利翁解释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
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
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
这种称为积极期望的态度是赢家的态度。
事前就期待你一定会赢,而且坚守这种看法,因此,只要你充满自信的期待。
即使你期待时所把持的资料是不正确的,你仍然会得到你所期望的结果。
在我们生活中,父母亲对我们的期望,老板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对别人的期望,特别是对儿女、对配偶、对同事、部属的期望,以及我们对自己的期望,都是对我们生活是否愉快是有重大影响的期望,假如你对自己有极高且积极的期望,每天早上对自己说:“我相信今天一定会有一些很棒的事情发生”。
这个练习就会改变你的整个态度,使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了自信与期望。
皮格马利翁真理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皮格马利翁经济影响
皮格马利翁含义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应用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
在企业管理方面,一些精明的管理者也十分注重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来激发员工的斗志,从而创造出惊人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