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件作业指导书
一、半成品胶条制备
1、热炼前检查原胶片外观是否存在喷霜、杂物、水、焦烧自硫等缺陷,合格后方可使用。
如原胶片存在喷霜、焦烧自
硫的,按30%重量比掺用到正常料,大的自硫胶豆要用刀挑出来;存在杂物、水的处理完后方可使用。
2、炼胶机开车前检查接料盘是否存在自硫胶、杂物等,清除干净方可开车。
正式生产前先检查安全刹车是否正常工作,
确保无误后再正常生产。
炼胶时不得带手套作业,避免胶粘住手套后将手带入辊筒。
填料、割料时特别注意不要将手贴近辊筒,避免手被胶料卷入辊筒。
3、热炼通常使用低温薄通工艺(薄通:把原胶片在辊距为较小辊距下竖直通过辊缝,不包辊薄通落盘,然后把胶料扭
转90度竖直加入,重复薄通)和高温包辊软化。
薄通3~4次,氟橡胶因不易混炼,可酌情增加薄通次数。
薄通完后胶料落到盘中,将辊距调节到出片大小,胶片开始包辊,勤割刀捣胶。
待胶料软化后出片,要求胶片表面光滑,无杂物、自硫胶。
如胶片表面带气泡,应将气泡扎破放气,避免存气。
4、未用完的胶料、使用中发现存在问题无法正常使用的胶料应压成胶片下片,避免胶冷却后硬成一团无法处理,过厚
胶团加入辊筒时可能因胶过厚过硬撑裂辊筒,损坏设备。
5、未用完胶片等回车料按低于30%重量比掺用到正常料中。
6、整个生产过程中胶料、胶片不得落地。
二、停放时间。
1、原胶片应及时使用,不能及时使用时存放应注意避免吸潮,特别夏季空气比较潮湿,因对成品生产造成气泡等缺陷。
胶料存放过程中存在喷霜的应及时掺用处理。
2、半成品胶片停放时间最少4小时,以消除胶片内应力,最多72小时。
超出72小时的应检查能否正常使用。
三、硫化工艺要求
硫化工艺,就是硫化温度、硫化时间、硫化压力三个要素。
硫化压力通常高好,看设备能力和制品要求程度。
硫化时间和硫化温度两者相对应,通常不精确要求时硫化温度每提高10摄氏度,硫化时间缩小一半;反之亦然。
1、硫化机正式生产前将模具用低压夹住预热2~4小时,待模具完全热透后再用于生产。
用量程超过200℃的温度计测
量硫化机上下热板温度,校正数字式温度控制仪,温度以温度计为准。
设定温度为165度,上下公差5度。
2、为保证温度,硫化机附近不得开窗透风,避免温度不均造成欠硫。
3、硫化机上锅时应使用低压顶紧模具,带定好后再转用高压,以利于多余胶料溢出,排除气泡。
4、如产品出锅后带气泡,可通过闪锅工艺减轻气泡。
(闪锅:硫化过程中将高压打到低压1~2分钟后重新打到高压。
)
5、三元乙丙胶及普通胶料硫化工艺条件。
硫化温度170~180℃。
硫化时间:4~6分钟。
根据胶料配方不同、季节因素(通常分夏冬两季)、密封件厚度不同调节。
通常不短于4分钟,可根据出锅产品适当延长硫化时间。
6、氟橡胶硫化工艺。
(1)一段硫化。
使用平板硫化机,此段硫化目的在于将氟橡胶定出型来,只要定型没问题,硫化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
硫化温度160~170度,硫化时间5~7分钟。
(2)二段硫化。
使用恒温箱硫化。
a、升温。
升温目的在于排出硫化过程中析出的低分子气体物质。
升温速度应适当控制,过快会造成产品气
泡、裂缝或变形。
升温采取逐步升温:常温开始升温,1小时后达到100度;再过一小时达到150度;
再过1小时达到200度。
如需更高硫化温度,可再加1小时升到设定硫化温度。
b、恒温。
恒温时间通常被称为二段硫化时间。
硫化温度200度,硫化时间16小时.
四、成品检查修剪。
修剪时注意不要将修剪过多,造成啃边。
2009-3-15。